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1.ppt

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1.ppt

ID:62123807

大小:1.26 MB

页数:49页

时间:2021-04-17

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1.ppt_第1页
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1.ppt_第2页
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1.ppt_第3页
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1.ppt_第4页
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1.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1.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牛顿定律的应用嘉兴市第四高级中学课时安排(4+1)基本要求:1.能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2.初步掌握动力学两类基本问题求解的基本思路和步骤。3.会求解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的动力学问题。4.经历牛顿定律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选择研究对象的重要性。发展要求:会解决两个物体具有相同加速度的动力学问题。说明:1.斜面上的动力学问题只限于已知运动方向的情况。2.不要求解决加速度不同的两个物体的动力学问题。第一课时两类动力学问题受力情况运动情况已知受力情况求运动情况已知运动情况求受力情况牛顿第二定律加速度a运动学规律牛

2、顿第二定律加速度a运动学规律一.知识框架:应用已知运动求力已知力求运动步骤1.选取研究对象2.画受力或运动示意图3.规定正方向4.列方程求解5.讨论结果综合二.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的基本类型和方法:三、牛顿运动定律解题的基本思路:1、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运动分析2、由牛顿第二定律通过加速度这个联系力和运动的“桥梁”,结合运动学公式进行求解。例题1: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5kg的物体沿水平地面向左运动,物体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μ=0.4,当物体的水平速度v0=14m/s时,开始计时,同时物体开始受到一个水平向右的拉力F=15N

3、作用(g=10m/s2).求:(1)1s内物体运动的位移(2)3s内物体运动的位移Fvm题型一:已知力求运动:练习1、如图所示,质量为0.78kg的金属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与水平成37°角斜向上、大小为3.0N的拉力F作用下,以4.0m/s的速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sin37°=0.60,cos37°=0.80,g取10m/s2.(1)求金属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2)如果从某时刻起撤去拉力,则撤去拉力后金属块在桌面上还能滑行多远?Fm370例题2:质量m=2.75t的载重汽车,在F=3000N牵引力的作用下,由静止开

4、上山坡,当车前进s=100m时,速度变为v=36km/h,求该车运动时受到地面对它的阻力.(沿山坡每进1m升高0.05m,g=10m/s2)题型二:已知运动求力:练习1、如图,以水平力F推物体A,使A由静止起沿斜面匀加速上滑。A的质量为m=2kg,斜面的倾角θ=37°,A与斜面间动摩擦因素μ=0.25,A在2s内上滑的距离为4m,求水平推力F(g=10m/s2,sin37°=0.60)aF如图A.,质量m=1kg的物体沿倾角=37的固定粗糙斜面由静止开始向下运动,风对物体的作用力沿水平方向向右,其大小与风速v成正比,比例

5、系数用k表示,物体加速度a与风速v的关系如图B.所示。求:(1)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2)比例系数k。(06上海)质量为10kg的物体在F=200N的水平推力作用下,从粗糙斜面的底端由静止开始沿斜面运动,斜面固定不动,与水平地面的夹角θ=37O.力F作用2秒钟后撤去,物体在斜面上继续上滑了1.25秒钟后,速度减为零.求: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和物体的总位移S。(已知sin37o=0.6,cos37O=0.8,g=10m/s2)实战题:、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一物块,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力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

6、系和物块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取重力加速度g=10m/s2.试利用两图线求:(1)物块在运动过程中受到滑动摩擦力大小;(2)物块在3~6s的加速度大小;(3)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026t/sF/N9364036t/sv/(ms-1)936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题的一般步骤小结:1、审题、明确题意,清楚物理过程;2、选择研究对象,可以是一个物体,也可以是几个物体组成的物体组;3、运用隔离法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画出受力的示意图;4、建立坐标系,一般情况下可选择物体的初速度方向或加速度方向为正方向。5、根据牛顿定律、

7、运动学公式、题目给定的条件列方程;6、解方程,对结果进行分析、检验或讨论。、如图所示,物体从光滑斜面上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经过B点后进入水平面(设经过B点前后速度大小不变),最后停在C点。每隔0.2秒钟通过速度传感器测量物体的瞬时速度,下表给出了部分测量数据。(重力加速度g=10m/s2)t(s)0.00.20.4…1.21.4…v(m/s)0.01.02.0…1.10.7…ABCα求:(1)斜面的倾角;(2)物体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3)t=0.6s时的瞬时速度v。第二课时连接体专题整体法:在连接体问题中,如果

8、不要求知道各个运动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并且各个物体具有大小和方向都相同的加速度,就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整体(当成一个质点),两物体之间的力为内力,不需要考虑,分析受到的外力和运动情况,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或其他未知量)一、连接体问题:隔离法:如果需知道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就需要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