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doc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doc

ID:62138823

大小:2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2-26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doc_第1页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doc_第2页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doc_第3页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doc_第4页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和深入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已成为当前学校教育的新任务和新要求。本文通过对新安居委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的调研,谈谈如何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一、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特点当今的“健康”概念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指身体的健康了。世界卫生组织早已确定健康有三个含义:机体健康,心理(精神)健康、社会适应的能力强,针对青少年的具体情况,一般认为心理健康的青少年能客观的对待现实,适应社会,善于正确的评价自己,能客观的了解他人,

2、关心他人的需要,能保持自身人格的完整性,具有很强的自制力,遇到挫折不忧郁,不悲伤,并且能在学习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和能力,争取优秀的成绩。二、青少年常见的心理问题在调研中,我发现青少年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有以下几种:1、厌学问题很大一部分青少年在学习过程中表现为学习动力不足,丧失学习动力,严重的发展为旷课、逃学、辍学。由于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使得在学习中死记硬背的东西太多,负担过重。传统教育侧重于“多练多背”,老师一遍遍的硬罐,学生一次次强咽,久而久之,兴趣全无,于是产生了厌学心理,严重阻碍了个体的健康发展。2、沉迷网络问题现在的科学技术越来越发达了,网路带给我们

3、无限的方便,网吧遍地都是,然而一些青少年沉溺其中,荒废学业,使他们的心理饱受困扰,影响其健康成长,甚至于放任自流。网吧问题是困扰整个社会的难题,有人甚至将“网吧问题”与毒品相提并论,从某种程度上讲也不为过。3、性心理问题与早恋随着青春期的到来,青少年的身心急剧变化,性别意识觉醒,他们渴望异性之间的交流,然而应试教育的惯性使家庭和学校过于注重学生的学业,忽略学生的性成熟、性心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性感到神秘和好奇,于是异性之间就会出现传纸条、送礼物、聚会、相互称呼老婆老公,甚至发展到同居、怀孕等表达“爱”的方式,而这些都严重阻碍了青少年心理的健康发展,甚至于毁了自

4、己或他人一生的幸福。4、暴力倾向问题当今社会青少年犯罪呈上升趋势,轻的拉帮结派,称哥们讲义气,打架斗殴时有发生,重的则抢劫盗窃,杀人放火,无恶不作,严重危害了社会的安定团结,扰乱了社会的秩序。这些青少年有的因父母离异等家庭原因,也有的是因为学校教育的无力,总而言之,扭曲的心灵、不健康的心理,导致他们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三、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只有了解青少年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才能在平时的教育生活中有意识地去预防和解决,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点:1、学习压力在接受问卷调查的青少年中有68%的学生认为学习或考试压力很大,21%的学生认为说不

5、清,仅有11%的学生感到学习轻松,没有压力,可见青少年学习压力大是造成他们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2、学校教育影响 由于种种原因,在学校的教育工作中还存在一些弊端。片面追求升学率;重智育,轻德育、体育;重课内教学,轻课外教育;重尖子生,轻后进生。致使学校生活单调、乏味,许多学生对学习生活感到枯燥,心理恐慌,信心不足。另外,一些教师忽视学生身心特点,教育学生采用不当的方法,对学生体罚、心罚,损伤学生的自尊心,使不少学生产生偏激、自卑的心理。有些后进生,被教师所嫌弃,失去上进心而自暴自弃。调查中,有23%的学生认为师生关系“好”,有71%的学生认为师生关系“一般”,

6、甚至有6%的学生认为师生关系“差”,这种现象客观存在,且已不是局部、暂时的个别现象。3、家庭影响 家庭环境是青少年个性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场所,在青少年人格的形成过程中起着极其重大的作用,孩子的成长环境先天不良,缺乏父爱或母爱是导致青少年产生心理问题的第一诱因。教育方法不当也严重影响着孩子的健康成长。调查中,有56%的孩子表示遇到问题不愿意与家长交流。“溺爱型”的家庭教育往往使孩子养成好逸恶劳、贫图享受、自私自利、专横霸道的恶习;“高压型”的家庭极易造成孩子的人格自卑和逆反心理;“放任型”的家庭教育,极易造成孩子的性格孤僻、冷漠。此外,父母的不良行为也对孩子有很大的

7、影响,有的家长本身品德低劣,作风不正,对孩子的影响是可想而知的。    4、社会影响 近年来社会上的一些负面影响对青少年冲击很大。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西方社会的思想垃圾、丑恶现象乘虚而入,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想在社会上蔓延,渲染色情、暴力的书刊、音像制品充斥文化市场,封建迷信等社会丑恶现象屡禁不止等,严重侵害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另外,遍布城乡的游戏厅、台球厅等更是诱发青少年产生心理问题的温床。5、青少年自身的因素青少年时期,尤其是初中阶段,正是学生的“心理危险期”。这个时期,青少年生理上迅速发育,造成生理和心理之间的平衡及心理诸因素之间的平衡被打破,致使青少年

8、生理“早熟”与心理“晚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