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旅游流教学讲义ppt课件.ppt

最新旅游流教学讲义ppt课件.ppt

ID:62141028

大小:910.00 KB

页数:46页

时间:2021-04-19

最新旅游流教学讲义ppt课件.ppt_第1页
最新旅游流教学讲义ppt课件.ppt_第2页
最新旅游流教学讲义ppt课件.ppt_第3页
最新旅游流教学讲义ppt课件.ppt_第4页
最新旅游流教学讲义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最新旅游流教学讲义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旅游流二、国内外相关研究Pearce运用旅游流(tourismflows)概念广泛而且深入地分析了世界范围内旅游者运动的空间移动模式,认为旅游流不是随机的,而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的,并受到旅游客源国与旅游接待国之间空间距离、当前或过去的国际交往、一个国家对另一个国家的吸引力、旅游目的地国家或地区的旅行成本、旅游客源国的民族特征、旅游目的地国在客源国居民心中的形象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Matley进一步提出造成国际旅游活动分布明显不同的主要原因是旅游资源分布的不平衡、旅游活动的差异性、季节的变化、气候、国际和国内政治因素、货币兑换率的变化

2、、旅游服务价格的涨落等。国内研究:早期主要体现为旅游地理学研究范畴中的“旅游客流”研究。旅游客流是指旅游者从始发地至目的地所产生的客流,又称旅游者潮流或旅游者流。后来有人提出旅游流不是单纯的旅游客流,它是一个包容着旅游信息流、旅游物流、旅游资金流、文化流在内的综合体系。旅游季节性产生的原因(一)旅游季节性产生的原因(二)旅游流时空特征的定量模型1、季节性强度指数旅游流时间分布集中性由旅游季节性引起的,可以用季节性强度指数来定量分析,其计算公式是:R为旅游流的时间分布强度指数Xi为各月游客量占全年的比重R值接近于0,需求时间分布均匀,

3、即四季变化不大,R值越大,时间变动越大。2、高峰指数旅游流时间的变化还可以用高峰指数来度量,表示某一时期相对于其他时期利用旅游设施的趋势。其计算公式为:V1为最繁忙时期内的游客数Vn为在第N个时期内的游客数n为参照时段(1=最繁忙时期)Pn为高峰指数Pn等于0,游客量在所有时期都相同Pn越大,游客就会集中在某一时期3.客源地的地理集中性指数G为客源地的地理集中指数Xi为第n个客源地的游客数量T为旅游地接待游客总量N为客源地总数游客来源越少越集中,G值越接近100。G值越小,则客源地越多越分散。四、旅游流的形成旅游流是一种历史现象,是

4、市场经济的产物。旅游流是在近、现代社会中人类获得全面发展并从生产劳动中解放出来之后发生的一种大众现象。交通方面时间方面支付能力方面产品方面(专业化的产品与服务提供、组织)四、旅游流的形成2.旅游流形成的推力——旅游者需求的内在近似性。旅游流作为一种大众性的行为,产生于作为旅游者的人的需要的内在近似性;基于旅游者心理状态与其所需景观状态间关系的旅游流规律:(1)现代文明与古代文明间的差异导致现代人对访古溯宗的偏好;(2)自然景观与人为环境间的对应关系随时间变化,从而带动人的心理出现逆反现象;(3)人类聚居群体在空间上的差异分布造成了地

5、理局部封闭性,并产生了区域间的相对神秘性,从而引发旅游行为。3.旅游流形成的拉力——旅游供给的区域集中性。旅游吸引物系统空间分布上的区域集中性,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旅游者旅游活动的时间和空间结构,从而导致旅游者的流动呈现明显的汇聚现象。五、旅游流的运动模式(1)国家层面供给需求国家A国家B国家C(发展中国家)内部满足的需求(国内旅游)国家A所产生的由国家B和C满足的需求(国际旅游)国家B所产生的由国家A和C满足的需求(国际旅游)过渡区过渡区资料来源:ThurotandLundgren,转引自Pearce(1989)Touristdev

6、elopmentp3(2)城市层面(典型的旅游流空间分层模式)中心城市型旅游目的地周边小城市型旅游目的地周边乡村型旅游目的地遥远野生动植物栖息地——借助航空交通到达自然公园—借助地面交通到达自然环境旅游目的地Lundgren(1982)旅游流空间分层模式,包括四种模式:大城市间的对流模式,即大城市间互为客源地和目的地。高度集中的大城市目的地具有出游/入游双重功能,具有很好的国际交通网络体系支撑,相互产生大规模旅游流。周边小城市辐射模式,即大城市目的地与其周边次一级目的地(小城市)之间的关系,由大城市到小城市目的地的旅游流量大,反之小

7、。因此,小城市目的地因人口规模小、中心功能弱,倾向表现为旅游流净流入。城郊乡村辐射模式,旅游流可由小城市也可由大城市直接辐射。城郊乡村旅游地节点功能弱,依赖广阔的自然地理环境形成的旅游景观,吸引游客流入。因其人口稀疏,表现为较大量的旅游流净流入。边远地区辐射模式,边远地区目的地为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等,交通不便,人烟稀少,旅游服务也要靠外部输入。客源地模式五模式一模式二模式四模式三注:模式一是单一目的地旅游;模式二是线型旅游;模式三是基营式旅游;模式四是环型旅游;模式五是链式旅游资料来源:杨新军、牛栋、吴必虎(2000)(3)旅游行

8、为空间模式类型旅游行为空间模式:单目的地:旅游者的大部分旅游活动集中在一个目的地;线状游:旅游者沿一条线路上的多个目的地旅游,目的地存在主次之分;基地式:旅游者在访问主要目的地的同时,也访问其他几个目的地,但是以主要目的地为活动基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