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居民对肝癌危险因素认知情况调查

社区居民对肝癌危险因素认知情况调查

ID:6214222

大小:2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1-06

社区居民对肝癌危险因素认知情况调查_第1页
社区居民对肝癌危险因素认知情况调查_第2页
社区居民对肝癌危险因素认知情况调查_第3页
社区居民对肝癌危险因素认知情况调查_第4页
社区居民对肝癌危险因素认知情况调查_第5页
资源描述:

《社区居民对肝癌危险因素认知情况调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社区居民对肝癌危险因素认知情况调查  [摘要]目的了解社区居民对肝癌危险因素的认知情况,推行基于中医“治未病”理论的健康教育,促进肝癌的一级预防工作。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选取琼海和梅州地区16~85岁的社区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对两地居民肝癌危险相关因素知晓情况进行χ2检验。对不同一般资料居民知晓程度、健康行为评分进行比较。结果在所调查的肝癌危险相关6个因素中,两地居民对黄曲霉素和腌制食品这两个因素的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Keywords]Primarylivercancer;Riskfactors;Cognition原发性肝癌

2、(primarylivercancer,PLC)是当前世界范围内主要恶性肿瘤之一,被称为“癌中之王”,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在我国,肝癌病例总数占世界肝癌病例总数的55%,且预后极差,从发生症状起平均生存期仅有11周,从诊断之日起平均生存期仅有6周[1]。肝癌因其在国内的高发病率及高病死率,给医疗服务带来了极大的压力。《黄帝内经》有言,“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防患于未然显得尤为重要。另外,肝癌有着明确的致癌因素,因此,基于中医“治未病”理论,开展社区居民肝癌相关危险因素的知信行调查,从致癌因素的层面上进行肝癌预防的健康教育有着深远

3、的意义。51对象与方法1.1调查对象2012年6~8月采用横断面调查,便利抽样的方法,分别选取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地区和海南省琼海地区各300名社区居民作为调查对象,总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问卷584份,回收有效率为97.3%。1.2调查方法用经过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由经过统一培训的本课题组调研员持调查问卷以统一指导语言进行一对一的询问调查。调查内容:一般资料(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等)、肝癌危险相关因素知晓状况。问卷填写完毕后当场收回,并进行不同一般情况居民知晓程度及健康行为评分。1.3质量控制严格培训调查人员,统一调查用

4、语和询问方式。调研组成员在调查期间对每日调查工作进行监督检查,数据录入前核查所有调查表,由两名数据管理员独立进行双录入。1.4统计学方法先使用EpiData3.1设定好调查表文件,完成问卷调查后再用该软件进行数据录入构建数据库。使用SPSS519.0对数据库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以P  3.4中医“治未病”理论在肝癌健康教育中的作用从调查结果来看,知晓程度得分和健康行为得分与居民的学历、住所、月收入等有关,因此在宣传肝癌健康教育时应该顾及到这些因

5、素。而“治未病”是指运用中医干预手段,防止疾病发生、发展的防治理念,是中医学注重未雨绸缪、防微杜渐的预防医学思想的高度概括,因此成为中医预防保健的重要理论基础[14-15],适用于各个层次的人。其核心落实在“防”字上,充分体现了“预防为主”的思想。中医认为肝癌是多种致病因素胶结难解日久而成,癌毒形成过程潜伏隐匿,因此癌毒具有复杂性、隐匿性[2]。由此可见,推广普及中医“未病先防”的“治未病”理论观念,对加强社区居民健康教育有着十分深远的意义。[参考文献][1]刘允怡.肝细胞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44-51.[2]叶

6、丽红,程海波,章永红,等.原发性肝癌的中医病名病因探讨[J].时珍国医国药,2010,(10):2627-2628.[3]叶家才,崔书中,巴明臣.原发性肝癌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危险因素[J].实用医学杂志,2008,24(10):1839-1841.[4]5刘良,沈立平,符茂真.琼海市人群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和认知及行为调查[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8,18(13):1873-1875.[5]秦锐和,黄闽昌,邓建华,等.梅州市1991~2002年乙型肝炎流行特征分析[J].华南预防医学,2004,30(2):29.[6]邢宇锋,张

7、晓晖,陈英杰,等.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调查及病机探讨[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12,22(4):196-199.[7]曾佛应,钟福生,姚永升,等.以新理念引领梅州农业新发展——如何用工业理念、绿色理念引领梅州农业发展专题调研报告[J].嘉应学院学报,2008,(4):51-56.[8]王泽巍.客家饮食文化特色分析[J].福建地理,2006,(2):71-73.[9]刘荆洪.海南饮食旅游文化初探[J].海口经济学院学报,2008,7(3):49-53.[10]贾海骅,赵红霞,赵凯维,等.探讨糖尿病(消渴)中医病因病机

8、[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2,18(1):22,25.[11]DonadonV,BalbiM,CasarinP,etal.Associationbetweenhepatocellularcarcinomaand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