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管理对社区居民认知冠心病相关因素影响

健康管理对社区居民认知冠心病相关因素影响

ID:10811718

大小:28.50 KB

页数:0页

时间:2018-07-08

健康管理对社区居民认知冠心病相关因素影响_第页
预览图正在加载中,预计需要20秒,请耐心等待
资源描述:

《健康管理对社区居民认知冠心病相关因素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健康管理对社区居民认知冠心病相关因素影响国内外学者一致认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社区综合干预应从多因素、多方位进行。通过饮食调节、行为控制、运动锻炼、心理干预等方式来控制病情的发生和发展。由于冠心病危险因素间存在的内在联系,单因素的干预已被证实为低水平、低效果。为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采取有效的危险因素干预及健康教育,对患者进行控高血压治疗、对血脂高者进行调脂治疗、糖耐量异常干预,使患者改变不良生活方式,以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预防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存和生活质量。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选择上海某街道辖区内年龄大于40周岁本市户籍

2、,且实际居住本社区半年以上的居民。采用多阶段抽样的方法,从全部13个居委中按照单纯随机抽样的原则抽取6个居委作为调查居委。再用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从中随机抽取3个居委作为干预组,剩余3个居委作为对照组,每个居委随机抽取200户居民,每户抽取1名出生日期与首次调查时间相近且符合条件的居民作为调查对象,共抽取1200人作为调查样本。71.2 方法在干预活动开始前,通过自制的《社区冠心病相关因素调查问卷》对调查对象进行冠心病、高血压等疾病患病率、冠心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的基线调查。2008年2月―2009年7月对干预组实施为期18个月的综合干预,干

3、预完成后,再对同一人群进行干预效果的追踪调查,通过对干预组和对照组相关内容的比较,了解干预措施的效果。干预措施:①自2008年开始在每个干预组居委开展每季度1次健康讲座,动员干预组居民前往听讲。内容包括冠心病预防、冠心病用药方法、中医药膳等。举办健康讲座12次。②自2008年2月起.每季度向干预居民发放冠心病相关宣传资料1份,共发放冠心病宣传资料12份。③与干预居民签订家庭服务协议,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生进行每季度1次的随访,定期对调查对象健康问题进行干预、评估,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对患者的生活方式提出合理的指导建议,并能使之接受的良好

4、的生活方式。社区健康辅导:在社区卫生服务站点由心血管疾病专家及社区责任护士,利用健康咨询服务平台及时对冠心病患者及社区居民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在接受咨询过程中,发现患者有不正确的健康行为及时给予健康指导及合理的可接受的建议。1.3 统计分析采用Epidata3.2软件录入数据,使用SPSS711.5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2 结果2.1 人口学特征共有1169名被调查者完成了全部研究过程,其中实验组599人(51.2%),对照组570人(48.8%),其中实验组男性257人(42.9%)。女性342人(57.1%);对照组男性232人(40.7%

5、),女性338人(59.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583,P=0.445)。实验组平均年龄(55.03±7.02)岁,对照组平均年龄(56.60±7.26)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69,P<0.001)。实验组BMI指数为23.85,对照组BMI指数为23.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78,P=0.328)。调查对象的文化程度和家庭经济状况见表1。2.2 冠心病、高血压流行情况社区冠心病、高血压患病率见表2。2.3 冠心病相关知识72.3.1 冠心病危险因素认知情况干预前后,实验纽的冠心病相关知识增长明显,对照组的相关

6、知识未见增长,两组前后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基线调查时,实验组对冠心病流行情况的回答正确率为67.8%,对照组回答正确率为55.7%,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494,P<0.001);终期调查时,实验组回答正确率上升为73.9%,对照组回答正确率下降为4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1.989,P<0.001)。2.3.2对冠心病自我管理方法的认知干预前后,实验组对冠心病患者正确的服药方法回答正确率增长显著;对照组的回答正确率变化不大,见表4。基线调查时,实验组对冠心病患者正确服药方法的回答正确率为18.9%,对照组

7、回答正确率为36.8%,两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7.206,P<0.001),对照组的回答正确率远远高于实验组;终期调查时,实验组回答正确率上升为46.2%,对照组回答正确率为3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333,P=0.012),实验组的回答正确率超过了对照组。2.4 饮食习惯72.4.1 食用新鲜蔬菜、水果情况干预前后,实验组食用新鲜蔬菜、水果的情况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对照组没有发生变化,见表5。基线调查时,实验组经常食用新鲜蔬菜水果的为76.6%,较少食用占14.1%,很少食用占9.4%;对照组经常食用新鲜蔬菜水果的

8、为78.8%,较少食用占12.4%,很少食用占8.8%,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921,P=0.631)。终期调查时,实验组经常食用新鲜蔬菜水果的为78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