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化学药剂对苹果枝干轮纹病的铲除效果田间试验初报.doc

不同化学药剂对苹果枝干轮纹病的铲除效果田间试验初报.doc

ID:62169276

大小:76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1-04-20

不同化学药剂对苹果枝干轮纹病的铲除效果田间试验初报.doc_第1页
不同化学药剂对苹果枝干轮纹病的铲除效果田间试验初报.doc_第2页
不同化学药剂对苹果枝干轮纹病的铲除效果田间试验初报.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不同化学药剂对苹果枝干轮纹病的铲除效果田间试验初报.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文章转自:全国苹果病虫害防控协作网不同化学药剂对苹果枝干轮纹病的铲除效果田间试验初报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沈倩胡同乐曹克强为了测试不同药剂对苹果枝干轮纹病的铲除效果,笔者于2013年开展了田间试验。试验地点为河北省保定市温仁村,试验园土壤肥力中等,树龄13年,主栽品种为红富士,行距5m,株距3m,苹果枝干轮纹病发生严重.一、试验设计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四次重复,共设8个处理,供试化学药剂7种(表2—3),药剂的推荐浓度作为使用浓度,同一种药剂在同一株树的主干上进行轻刮病瘤和不刮病瘤的处理;常规管理作为对照。用手压背负式喷雾器均匀喷洒,喷头

2、孔径1.2mm,用药量3。5L/株,全树均匀着药。二、施药方法苹果枝干轮纹病的铲除效果田间试验在2013年6月29日~10月25日进行,每次用药均采用雨前喷药,A、B、C(表2-3)三个处理每隔6~15天施药1次,分别于6月29日、7月11日、7月17日、7月29日、8月6日、8月12日、8月22日、9月3日、9月16日、9月30日施药,施药10次;常规管理每隔15~27天施药1次,分别于7月2日喷施氟硅唑、7月17日喷施苯醚甲环唑、8月12日喷施代森锰锌、9月3日喷施戊唑醇、9月30日喷施代森锰锌,施药5次。三、调查方法1.统计轮纹病菌分离比例分别于第3次施药后1

3、2天(7月29日)、第10次施药25后(10月25日)从对应的苹果树主干上取病瘤,每个处理取40个(4次重复)中等大小的病瘤,在PDA培养基上进行分离培养,以单个病瘤作为计数单位,自培养后的第4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天开始观察,统计轮纹病菌分离比率(能够分离出轮纹病菌的病瘤占总分离病瘤的百分比).2.观察主干病斑的脱落情况在苹果树的主干上划定区域,全程对此区域进行观察、拍照,记录苹果树主干病斑的脱落情况。四、结果与分析从各处理病瘤分离培养结果(表2-4)可以看出,在第3次施药后(7月29日),在轻刮病瘤的条件下:树安康、苯醚甲环唑表现了良好的杀菌效力,比多菌灵防效

4、好;在不刮病瘤的条件下:3种药剂的防治效果差异显著,防效最好的是树安康,其次是多菌灵、苯醚甲环唑。多菌灵、苯醚甲环唑在病瘤轻刮和不刮的条件下,防治效果差异显著,病瘤轻刮的防效更好。树安康的防治效果则没有差异,在病瘤轻刮和不刮的条件下较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并且从总体来看优于多菌灵和苯醚甲环唑,说明树安康在不刮病瘤的条件下依然具有较强的杀菌能力。第10次施药后(10月25日),在病瘤轻刮和不刮的条件下,树安康、多菌灵、苯醚甲环唑的防治效果均没有显著差异,说明3种化学药剂在多次(使用10次)喷施后,均能有效的铲除枝干轮纹病菌。通过对比化学药剂的使用次数和处理方式,建议在田

5、间防治枝干轮纹病时,应雨前喷药,多次喷施;使用多菌灵、苯醚甲环唑时,需轻刮病瘤,使用树安康时,无需轻刮病瘤.对比苹果树主干喷药前(图2—A1、图2-B1、图2-C1、图2—CK1)和结束喷药后25天(图2—A2、图2B2、图2-C2、图2—CK2)的照片,主干未轻刮病瘤的部位(图2—C1)在喷施树安康后,翘起病斑脱落(图2-C2),且脱落效果明显;多菌灵(图2-A1)、苯醚甲环唑(图2—B1)和常规管理(图2—CK1)处理的主干表面在喷药后(图2-A2、图2—B2、图2—CK2)则没有明显的变化.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