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分一分与除法.doc

第七单元:分一分与除法.doc

ID:62170282

大小:1.52 MB

页数:28页

时间:2021-04-20

第七单元:分一分与除法.doc_第1页
第七单元:分一分与除法.doc_第2页
第七单元:分一分与除法.doc_第3页
第七单元:分一分与除法.doc_第4页
第七单元:分一分与除法.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七单元:分一分与除法.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七单元分一分与除法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学生在小学阶段第一次学习除法。理解除法意义,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表内除法),是小学阶段数的运算内容中较为基础和核心的内容之一。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初步理解了乘法的意义,会用2~5的乘法口诀口算表内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科书创设了3次分物活动,让学生通过具体操作解决生活中平均分的问题,积累分物活动经验,理解平均分的意义;在丰富体验的基础上,引入除法算式,并把它与分物的具体操作过程和结果联系起来,从而使学生获得对除法意义的初步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学习用乘法口诀求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实物操作、画图、运用口诀求商等方法,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和

2、抽象思维能力。单元教学目标:1、经历一系列的分物活动,体会平均分的意义,积累分物经验。2、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除法的意义,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能正确选择乘法口诀求商;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倍"的意义,能解决与倍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4、感受除法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与同伴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合作意识,体验成功的快乐。单元重难点:教学重点:初步理解除法的意义,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能正确选择乘法口诀求商;理解“倍"的意义。教学难点: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主要教学手段和方法:

3、(情境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清水中心小学备课模板课题分物游戏(小数目物品平均分)科目课时第一课时授课者一、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1、让学生通过“摆一摆”“分一分”、“试一试"的活动,体会在分的过程中出现的不同情况,着重理解“平均分",为学习除法打下基础.2、注重学生进行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3、经历与同学进行讨论、交流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平均分”的含义,会将物体平均分。难点:发现、经历多种分法的操作过程。三、教学准备课件四、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情景导入(5分钟)1、背诵2至5的乘法口诀。2、口算:4×8=7×3=6×

4、5=3×5=7×2=9×4=4×3=9×3=3、每斤桃子3元,4斤桃子多少元钱?4、谈话:一天,猴哥哥和猴弟弟一起到山上摘桃子,俩人合作摘了8个桃子,回来后,开始分桃子。2.板书课题过程展示(10分钟)1、分桃子。每只猴子能分到几个桃子?评价:同学们的分法都有道理,日常生活中我们分东西时常会碰到分得一样多和不一样多的事物。刚才分的这几种方法,你们认为哪种方法最公平呢?板书:同样多2、分萝卜。(1)几根萝卜?几只小兔?每只小兔分到的萝卜同样多,每只小兔分到几根?怎样分?3.分骨头。15根骨头平均分给3只狗,每只狗分到几根?老师相机指导,平均分=分的同样多.(1)认真看图。(2)讲一讲小

5、猴是怎样分桃子的?结果怎样?(1)学生动手操作.(2)汇报交流。(1)学生小组讨论。(2)汇报交流.(3)你能用画图的方式表示出来吗?(4)学生展示画图方法.交流与成长(15分钟)课堂小结(5分钟)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你有什么收获呢?作业布置:留心观察生活中的平均分现象,收集后与同学交流.五、教学评价与反思清水中心小学备课模板课题分苹果(平均分的两种情况)科目课时第二课时授课者一、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1、认识平均分的两种现实原型,进一步体会平均分的意义,能用具体操作或图示的方法进一步解决一些与平均分有关的简单问题。2、经历“分苹果"的具体情境与操作过程,进一步体会平均分的意义

6、.3、经历与同学讨论、交流的过程,感受合作与分享的愉快。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进一步体会等分的含义.难点:进一步体验平均分。三、教学准备课件.四、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情景导入(5分钟)1、口算3×5=8×2=2×7=4×3=7×2=5×6=6×5=5×1=7×5=5×2=2×7=3×1=2、想一想,做一做。(1)18个皮球,分给6个人,每人分()个。(2)15根铅笔,平均分给3名学生,每人分()根。3、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平均分的知识,今天我们一起来分苹果好吗?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过程展示(10分钟)课件出示情境图1.从图上你能知道哪些数学信息?2。分成3堆,每堆

7、一样多,可以怎样分?3。每袋装4个,需要几个袋子?4。比较.说一说,两次分苹果有什么相同的地方?(1)学生动手操作。(2)汇报。每堆都有4个苹果。(1)学生动手操作。(2)交流汇报.需要3个袋子。交流与成长(15分钟)尝试第1题你还发现了什么?试一试第2题,帮助学生弄清题意试一试第4题1。出示做操图2.还可以怎样排?课堂小结(5分钟)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你有什么收获呢?五、教学评价与反思清水中心小学备课模板课题分糖果(大数目物品平均分)科目课时第三课时授课者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