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第十三章--滑动轴承.课件PPT.ppt

最新第十三章--滑动轴承.课件PPT.ppt

ID:62174768

大小:3.79 MB

页数:84页

时间:2021-04-20

最新第十三章--滑动轴承.课件PPT.ppt_第1页
最新第十三章--滑动轴承.课件PPT.ppt_第2页
最新第十三章--滑动轴承.课件PPT.ppt_第3页
最新第十三章--滑动轴承.课件PPT.ppt_第4页
最新第十三章--滑动轴承.课件PPT.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最新第十三章--滑动轴承.课件PPT.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十三章--滑动轴承.滑动轴承的特点及应用优点:结构简单,制造、装拆方便;具有良好的耐冲击性和吸振性能,运转平稳,旋转精度高;寿命长,可做成剖分式。缺点:维护复杂;对润滑条件要求高;边界润滑轴承的摩擦损耗较大。应用:1、高速、高精度、重载、要求剖分结构的场合。(大型发电机主轴、仪表、雷达)。2、低速、有冲击和恶劣环境的机器中。(如水泥搅拌机,破碎机)。滑动轴承返回13.1摩擦、磨损及润滑基本知识在正压力作用下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受切向外力的影响而发生相对滑动,或有相对滑动的趋势时,在接触表面上就会产生抵抗滑动的阻力,这一自然现象称作摩擦,这时所产生的阻力叫作摩擦力

2、。摩擦是一种不可逆过程,其结果会有能量损失和摩擦表面物质的丧失或转移,即磨损。为了控制摩擦、磨损,提高机械效率,减少能量损失,降低材料消耗,保证机器工作的可靠性,采取的有效手段为——润滑。摩擦的分类1、内摩擦:发生在物质内部,阻碍分子间相对运动的摩擦。2、外摩擦:当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发生相对滑动或有相对滑动的趋势时,在接触表面上产生的阻碍相对滑动的摩擦。根据摩擦表面间存在润滑剂的情况,摩擦又分为:干摩擦;边界摩擦;液体摩擦;混合摩擦。1、干摩擦定义及特点:干摩擦是指表面间无任何润滑剂或保护膜的纯金属接触时的摩擦。此时,摩擦系数最大,f>0.3,伴随有大量的摩擦功

3、损耗和严重的磨损,在滑动轴承中表现为强烈的升温,甚至把轴瓦烧毁。所以在滑动轴承中不允许出现干摩擦。2、边界摩擦定义及特点:两摩擦面间加入润滑油后,在金属表面会形成一层边界膜,它可能是物理吸附膜,也可能是化学反应膜。边界油膜很薄(厚度小于1μm),不足以将两金属表面完全分开,在相互运动时两金属表面微观的凸峰部分仍将相互接触,这种状态叫边界摩擦(边界润滑)。3、流体摩擦定义及特点两摩擦表面被流体(液体或气体)完全隔开,没有金属表面间的摩擦,只有流体之间的摩擦,这种摩擦叫流体摩擦,属于内摩擦。流体摩擦的摩擦系数很小(f=0.001~0.13),不会发生金属表面的磨损,

4、是理想的摩擦状态。但实现流体摩擦(流体润滑)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4、混合摩擦定义:两摩擦面间同时存在干摩擦、边界摩擦和流体摩擦的现象称混合摩擦状态。二、磨损磨损:运动副之间的摩擦将导致机体表面材料的逐渐丧失或转移,即形成了磨损。根据磨损导致的表面外观状态分:点蚀磨损,胶合磨损、擦伤磨损。根据磨损形成的机理分:1粘着磨损、2磨料磨损、3疲劳磨损、4腐蚀磨损。1、粘着磨损相对运动的两表面经常处于混合摩擦状态或边界摩擦状态。当载荷较大,相对运动速度较高时,边界膜可能破坏,金属直接接触,形成粘结点。继续运动时会发生材料在表面间的转移、表面刮伤以至胶合,这种现象叫粘着磨损

5、。粘着磨损与材料的硬度、相对滑动速度、工作温度及载荷大小等因素有关。2、磨料磨损定义及机理:从外部进入摩擦面间的游离硬颗粒或金属表面较硬的微峰在较软材料的表面上犁刨出很多沟纹,使金属表面材料脱落,脱落下来的部分金属粉末又成为新的游离颗粒,这样的微切削过程就叫磨料磨损。影响磨损的因素:材料的硬度和磨粒的尺寸与硬度。(一般情况下,材料的硬度越高,耐磨性越好;金属的磨损量随磨粒平均尺寸的增加而增大,随磨粒硬度的增高而加大。)3、疲劳磨损在接触应力多次重复作用下,就会在零件工作表面或表面下一定深度处形成疲劳裂纹,随着应力循环次数的增加,裂纹逐步扩展进而表面金属脱落,致使

6、表面上出现许多凹坑,这种现象叫疲劳磨损,又称“点蚀”。点蚀使零件不能正常工作而失效,这是重复应力作用下高副接触零件常见的失效形式之一。4、腐蚀磨损摩擦副受到空气中的酸或润滑油、燃油中残存的少量无机酸(如硫酸)及水份的化学作用或电化学作用,在相对运动中造成表面材料的损失叫做腐蚀磨损。三、润滑剂润滑剂的作用:在相对运动的表面间加入润滑剂,可以降低摩擦,减少磨损,提高效率,延长机体寿命,同时还有冷却、防腐、密封等作用。润滑剂的分类:气体、液体(润滑油)、半固体(润滑脂)、固体。1、润滑油润滑油的分类:1、有机油。(通常是动植物油)2、矿物油。(主要是石油产品)3、化学

7、合成油。润滑油的主要理化性能指标1、粘度粘度是润滑油最重要的物理性能指标,也是选择润滑油的主要依据。它表示流体抵抗变形的能力,它表征油层间内摩擦阻力的大小。根据牛顿的粘性流体摩擦定律,在流体中任意点处的剪应力均与其剪切率(或速度梯度)成正比:动力粘度是油层中任一点的速度;是该点的速度梯度;是比例系数,即液体的动力粘度,简称粘度。单位是N•s/m²(即Pa•s)“帕秒”动力粘度的定义相距1m,面积各为1平方米的两层平行液体间,产生1m/s的相对移动速度时,所需施加的力为1N,则这种液体的动力粘度为1Pas。粘度的分类动力粘度、运动粘度、条件粘度。运动粘度用液体的动

8、力粘度η与同温度下该液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