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细胞生物电现象教学讲义ppt.ppt

最新细胞生物电现象教学讲义ppt.ppt

ID:62177475

大小:300.00 KB

页数:29页

时间:2021-04-20

最新细胞生物电现象教学讲义ppt.ppt_第1页
最新细胞生物电现象教学讲义ppt.ppt_第2页
最新细胞生物电现象教学讲义ppt.ppt_第3页
最新细胞生物电现象教学讲义ppt.ppt_第4页
最新细胞生物电现象教学讲义ppt.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最新细胞生物电现象教学讲义ppt.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细胞生物电现象1.2.动作电位:定义:细胞在适当刺激作用下,细胞膜产生的可扩布性兴奋。现象:细胞膜内电位升高,并发生反极化,再恢复到静息状态。幅度:90—130mV,(有细胞种类差异。组成:峰电位—去极化、反极化、复极化。后电位—负后电位(极化状态低于静息水平),正后电位(极化状态高于静息水平)动作电位产生机制:(1)静息电位是基础;(2)锋电位产生:细胞膜Na+电导增加,Na+内流---去极化、反极化;K+外流---复极化。实质:Na+平衡电位。特点:Na+、K+电导增加具有电压依赖性---N

2、a+、K+不同步开放。阈电位---Na+通道大量开放时的膜电位。3.细胞的兴奋和兴奋性3.1.兴奋和兴奋性概念3.2.细胞兴奋的条件刺激强度,刺激作用时间,刺激强度对时间的变化率。3.3.兴奋后兴奋性的变化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骨骼肌的收缩神经----肌肉接点的兴奋传递;肌细胞膜兴奋----兴奋沿T小管传导----终池释放Ca+;Ca+去抑制---肌动蛋白分子上的肌球蛋白分子结合点暴露;肌丝滑行---肌细胞收缩。神经----肌肉接点的兴奋传递过程:突触前膜兴奋,透性改变,Ca+进入细胞

3、→神经递质释放(乙酰胆碱)→递质与突触后膜结合,突触后膜透性改变Na+内流→突触后膜电位变化----终板电位→锋电位。结核病的预防与控制结核病(Tuberculosis)是由结核分支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累及全身各个器官,引起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结核性腹膜炎和肠结核等,但以肺结核为常见。一、病原学结核病的病原菌为结核分枝杆菌,通常又称结核杆菌,分为人型、牛型、非洲型和鼠型4类,对人有致病性的主要是人型。结核的免疫属于传染免疫,又称有菌免疫。即只有当细菌在体内存活时才有免疫力

4、。二、临床表现(一)临床表现咳嗽、咳痰≥2周,或咯血为肺结核可疑症状。(二)体征早期肺部体征不明显,当病变为大叶性干酪性肺炎时,局部叩诊浊音,听诊可闻及管状呼吸音,有空洞并感染或合并支气管扩张时,可闻及干或湿性啰音。(三)实验室检查1.涂片检测2.胸部影像学检查(三)我国结核流行概况我国解放前结核病死亡率高达200~300/10万,居各种疾病死亡原因之首。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卫生状况改善儿童普遍接种卡介苗结核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下降结核病仍然是目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三大传染性疾病之一。尤其是随着HIV

5、/AIDS流行趋势日益严峻及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株的不断增多,导致结核发病率和死亡率回升。据WHO报道,每年约有1000万新病例发生,至少300万人死于该病。四、结核病的流行病学传染源:并非所有的结核病人都是传染源,仅痰涂片阳性的肺结核病人才是主要传染源。传播途径:主要通过排菌病人咳嗽传染,传染程度受排菌量、咳嗽症状和接触密切程度有关。易感者:未受过感染的人,即OT(-),大多数是儿童。易患者:指人群中某些易患结核病的人,如矽肺病人、糖尿病人、胃切除者、正在用皮质激素治疗或抗癌药物治疗者,这些人过去

6、曾感染过结核,结核菌素试验反应阳性,因罹患上述某一种病而使免疫力明显降低,使体内潜伏的结核杆菌又重新繁殖复燃而发病。五、免疫预防(一)卡介苗简介1882年德国科赫发现结核病的病原菌是结核杆菌-----1896年正式命名为结核分枝杆菌。1891年,Koch氏现象的发现提示可以用人工免疫的方法来促使机体对结核病产生免疫力。1907年卡美特介云中国1978年纳入儿童计划免疫卡介苗巴斯德理论培养、减毒(二)免疫程序及补种原则免疫程序:卡介苗接种的主要对象是新生婴幼儿。卡介苗接种被称为“出生第一针”,所以

7、在产院、产科出生的新生儿一出生就应接种。补种原则:未接种卡介苗的3月龄以下儿童可直接补种,3月龄~3岁儿童对结核菌素(PPD)试验阴性者可补种,4岁以上儿童(含4岁)不予补种。已接种卡介苗的儿童,即使卡痕未形成也不再予以补种。结核菌素试验结核菌素试验是应用结核杆菌素来测定机体对结核杆菌是否有过敏反应的一种皮肤试验,亦即判定患者是否受过结核杆菌感染的一种方法。常用的结核杆菌素有两种,一种为旧结核菌素(Old-tuberculin,OT),它含有甘油和其他杂质,可引起非特异性反应。使用较多的纯蛋白衍

8、生物的结核菌素(PPD)亦由结核杆菌培养液制成,因杂质少,无非特异性反应。试验方法是皮内注射法,以PPD5个单位注射于左前臂内侧皮内,使局部形成皮丘,48~72小时观察反应。红肿硬结者超过5mm为阳性,≥15mm为强阳性。1、阳性:表示机体感染过结核杆菌或接种过BCG,但强阳性者可能有活动性结核,应进一步确诊。2、阴性:提示没有结核菌感染。但仍要排除下列情况:①结核菌感染后需4~8周变态反应才能充分建立;所以在变态反应前期,结核菌素试验可为阴性。②应用糖皮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者、营养不良以及麻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