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金匮要略痉湿暍病3PPT课件.ppt

最新金匮要略痉湿暍病3PPT课件.ppt

ID:62190911

大小:1.22 MB

页数:137页

时间:2021-04-20

最新金匮要略痉湿暍病3PPT课件.ppt_第1页
最新金匮要略痉湿暍病3PPT课件.ppt_第2页
最新金匮要略痉湿暍病3PPT课件.ppt_第3页
最新金匮要略痉湿暍病3PPT课件.ppt_第4页
最新金匮要略痉湿暍病3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最新金匮要略痉湿暍病3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金匮要略痉湿暍病3一、概述:三病概念1、痉病是以人体津液虚少,外感风寒而出现四肢痉挛抽搐的一种疾病,类似于现代医学的感冒高热惊厥的疾病。2、湿病以脾虚之人,外感湿邪而出现四肢肌肉关节疼痛的一种疾病,类似于西医风湿性关节炎的一类疾病。3、暍病是以人体阴阳气血不足,外感暑热而出现全身恶寒发热、身体疼痛等似外感寒邪的一种疾病。三病合篇的依据及其意义:三病病因相同,均由外感;最初症状均有恶寒发热。治疗思想均为扶正驱邪。因此同篇便于症状鉴别。三病病位相近,三病均具有伤寒与杂病的过度性质。三病病因体质属性不相同,因此疾病的最终结果不同,

2、具体治疗方法不同。证型区别:原文太阳病,发热无汗,反恶寒者、名曰刚痉。(1)太阳病,发热汗出,而不恶寒,名曰柔痉。(2)原文分析1.提示痉病的原因与外感风寒、正气不足,津液虚少有关,因为风热邪气外感阴虚有热之人,外热伤津,热入里炽盛,津液更伤,津液虚少,不能濡养经脉,经脉痉挛;或因为风寒邪气外感阴虚有热之人,郁闭体表,里热炽盛,津液更伤,津液虚少,不能濡养经脉,经脉痉挛。2.痉病津液虚少的原因,与发汗太多、风病下之、疮家腐血、血虚有关。病因病机及治则:病因:邪气原因:外感风寒;体质(正气):津液亏虚,阴虚内热病机:原本体质津

3、液亏虚,阴虚内热之人1、外感风邪,风性开泄,更伤津液,经脉失养,拘急抽搐。2、外感寒邪,寒邪束闭体表,内热不得外泄,更伤津液,经脉失养,拘急抽搐。痉病以津液不足,筋脉失养,外感风寒为病理基础。因此治疗原则:生津解表。症状表现:原文7、8、9。病者身热足寒,颈项强急,恶寒,时头热,面赤目赤,独头动摇,卒口噤,背反张者,痉病也。若发其汗者,寒湿相得,其表益虚,即恶寒甚。发其汗已,其脉如蛇。(7)暴腹胀大者,为欲解,脉如故。反伏弦者,痉。(8)夫痉脉,按之紧如弦,直上下行。(9)原文分析:伤寒外感,表现为恶寒发热的症状全身一致;而

4、痉病则表现为身热足寒,时头热,面赤目赤;并且有抽搐现象:颈项强急,独头动摇,卒口噤,背反张者。再者,痉病发汗后,易于感受寒湿,症状见恶寒甚。发其汗已,其脉如蛇。说明属于虚证。发汗表不解,徒伤津液。脉象无变化(紧弦),但腹部胀大,说明内部脏腑痉挛改善;若脉象伏弦,则里阳未复,痉仍不解辨证论治:柔痉太阳病,发热汗出,而不恶寒,名曰柔痉。(2)太阳病,其证备,身体强几几然,脉反沉迟,此为痉,栝蒌桂枝汤主之。(11)栝萎桂枝汤方:栝萎根二两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右六味,以水九升,煮取三升

5、,分温三服,取微汗。汗不出,食顷,啜热粥发之。原文分析:1、柔痉症状及脉象:发热,不恶寒,说明外感风热阳邪,肌表开泄;体质阴虚有热,因此病理以阴伤,经脉失养为主。故柔痉的抽搐状态是虚缓,“几几然”,脉沉主里虚,迟主营中寒。2、痉病治法:生津解表,养阴清热。3、方剂:栝萎桂枝汤方:4、方解:桂枝汤养阴和营为主方,以天花粉为清热生津的主帅,阴血充,经脉和缓,诸证解。欲作刚痉:太阳病,发热无汗,反恶寒者、名曰刚痉。(1)太阳病,无汗而小便反少,气上冲胸,口噤不得语,欲作刚痉,葛根汤主之。(12)葛根汤方:葛根四两麻黄三两(去节)桂

6、枝三两(去皮)芍药二两甘草二两(灸)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孽)右七味咀,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汤将息及禁忌。原文分析1、刚痉症状及脉象:发热无汗反恶寒,脉紧弦2、无汗是刚痉外感寒邪,郁闭体表之意义,故无汗;小便反少,提示内热,即津液未外失的状态下,津液真正缺少(与柔痉对比)。气上冲胸,提示内热向上的趋势,是决定邪从表解的治疗依据,顺其势治疗方法。3、治法:清热生津,散寒解表4、方剂:葛根汤方阳明痉病:痉为病,胸满口噤,卧不着席,脚挛急,必龂

7、齿,可与大承气汤。(13)大承气汤方:大黄四两(酒洗)厚朴半斤(炙去皮)积实五枚(炙)芒硝三合右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内大黄,煮取二升,去滓,内芒硝,更上微火一、二沸,分温再服,得下止服。原文分析1、阳明痉病以里热盛实为特征。高热、胸腹满胀,内热耗津,经脉失养。内热无向上趋势,治疗则用急下邪热,而保存阴液的方法。2、胸满口噤,卧不着席,脚挛急,必龂齿,是阳明热盛抽搐的特征。3、治法:泻热攻下,保存津液4、方剂:大承气汤方痉病与血虚抽搐鉴别:痉病由津液不足体质者,感受外邪引起。鸡爪风由血虚不能濡养经脉。婴儿四

8、六风由毒邪损害引起。产后风由血虚不能濡养加之毒邪损害引起。湿病:特征性诊断症状1、湿病以恶寒发热、或不发热、全身肌肉疼痛、关节红肿、热、疼烦、身重、脉象沉细为特征。外湿与内湿治法:1、湿为有形,风寒为无形之气。发汗外湿利小便,温通经脉,温阳除湿。2、内湿分治三焦上焦:发汗或利小便内湿中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