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教学讲义PPT.ppt

最新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教学讲义PPT.ppt

ID:62190964

大小:1011.00 KB

页数:73页

时间:2021-04-20

最新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教学讲义PPT.ppt_第1页
最新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教学讲义PPT.ppt_第2页
最新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教学讲义PPT.ppt_第3页
最新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教学讲义PPT.ppt_第4页
最新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教学讲义PPT.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最新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教学讲义PPT.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切钠存放煤油中小刀切实验1煤油把一小块钠放在硬质玻璃管中,加热。观察现象(火焰颜色、生成物颜色)实验现象:钠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的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1、钠与氧气反应:(1)空气中缓慢氧化4Na+O22Na2O(白色)2Na+O2Na2O2(淡黄色)点燃(2)钠在空气中燃烧说明:反应条件不同,产物不同!2Na2O+O22Na2O2(淡黄色)加热现象:产生大量的白烟。2Na+Cl22NaCl点燃拓展:金属钠除了和氧气能反应外,还能和许多非金属单质发生反应,如与Cl2、S、Br2、等。结论:Na+1Na0与硫反应2Na+S=Na2S(研磨爆炸)

2、(表现还原性,被氧化)(二)与水的反应产物呈碱性反应剧烈、有气体生成气体推动小球迅速移动反应放热、钠的熔点低密度(钠)<密度(水)现象解释浮熔游响红金属钠浮在水面熔成闪亮的小球向各个方向游动发生嘶嘶的响声溶液变成红色2Na+2H2O=2NaOH+H2↑[思考]①钠为什么通常保存在煤油里?②金属钠着火如何灭火?能不能用水?③为什么不能用手拿金属钠?答:因为人的皮肤上有水分,易与Na反应生成具有强烈腐蚀性的强碱NaOH。答:金属钠着火一般用砂土盖灭,不能用水灭,因为水与钠反应生成易燃物H2火烧得更旺。答:因为钠易与水或者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而钠不与煤油反应,且钠的密度

3、大于煤油的密度,所以保存在煤油中。钠的性质实验实验现象结论实验1实验2实验3实验44Na+O2=2Na2O钠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有黄色固体生成。2Na+O2Na2O2点燃钠能在氯气中燃烧,火光四射并产生大量白烟。2Na+Cl22NaCl点燃浮、熔、游、响、红2Na+2H2O=2NaOH+H2钠与水反应光亮表面变暗钠与非金属反应(如O2、Cl2、S)根据上述反应中钠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情况,总结钠在反应中体现出的性质。思考:在金属活动性次序表中,钠排在铜的前面,那么钠能否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单质铜呢?现象:钠浮在液面,熔成小球,向各方游动,生成蓝色沉淀。化学性

4、质之三:钠与盐溶液的反应(1)2Na+2H2O=2NaOH+H2↑(2)2NaOH+CuSO4=Cu(OH)2↓+Na2SO4总式:2Na+2H2O+CuSO4=Cu(OH)2+Na2SO4+H2↑结论:钠放入盐溶液时,钠先与溶液中的水起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钠再与溶液中的溶质反应。钠的化学性质之三:钠与盐溶液的反应钠的化学性质之四:钠与盐酸溶液的反应钠与盐酸反应比与水反应剧烈。但两者的反应实质是相同的,都是把溶液中H+置换成H2,因为盐酸溶液中,HCl电离出的H+的浓度远比水所电离出的H+的浓度要大得多了,所以钠与盐酸溶液的反应是先与盐酸反应。2Na+2HCl==

5、2NaCl+H2钠的性质之五:钠与某些熔化状态下的盐的反应700~800℃4Na+TiCl4====Ti+4NaCl(钛、钽、铌、锆)金属钛广泛地应用于外科医学、军事、及其它工业,它的氧化物被称为是“世界上最白的物质”,它的镀层号称“永不磨损”…因此科学家预言:21世纪将是金属钛的世纪金属钛四、钠的用途1、制Na2O22、制Na-K合金(液体、做快中子反应堆导热剂)3、高压钠灯4、还原贵重金属(和氧气反应)(钠的导热性)(黄光射程远透雾力强)(钠具有还原性)。高压钠灯及其用途【工业上制取金属钠的方法】电解熔融氯化钠:2NaCl=2Na+Cl2电解结构性质决定决定

6、用途[本节课小结]+11281强还原剂存在(化合态)保存(煤油)将钠、镁、铝各0.3mol分别放入100ml、1mol/L的盐酸中,求标况下,生成的H2的体积各为多少升?思考:将同样大小的金属钠,分别投入到①MgCl2溶液②饱和NaCl溶液③NH4Cl溶液中,各发生什么现象?共同现象是:钠浮在水面上,熔成小球,迅速游动,并发出响声,最后钠球消失。不同现象有:①中有白色沉淀②中有晶体析出③中有刺激性气体生成匮—通“柜”,指古代藏物之器具金匮—藏放古代皇帝圣训、实录、重要档案的地方,引申为文献资料珍贵,应当审慎保存。《汉书高帝纪》“与功臣剖符作契,丹书铁契,金匮石室

7、,藏之宗庙”要略—扼要简明方论—有方有论,以方言治,以论言理。(指明其属性为临床医书)绪言一、成书沿革二、主要内容和分篇依据三、基本精神和特点四、学习方法五、金匮要略对中医学发展的影响一、成书沿革1、成书(公元205年左右,东汉末年)张仲景写成《伤寒杂病论》十六卷,其中“伤寒”十卷,“杂病”六卷。杂病部分即今之《金匮要略》。2、散佚(成书后~公元1065年,东汉至北宋)晋王叔和《脉经》葛洪《肘后备急方》隋巢元方《诸病源侯论》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王焘《外台秘要》3、整理(公元1057,北宋)王洙发现《金匮玉函要略方》林亿整理校订《金匮要略方论》版本:

8、元代《新编金匮方论》,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