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布朗民歌艺术几个特性

浅谈布朗民歌艺术几个特性

ID:6220482

大小:2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1-07

浅谈布朗民歌艺术几个特性_第1页
浅谈布朗民歌艺术几个特性_第2页
浅谈布朗民歌艺术几个特性_第3页
浅谈布朗民歌艺术几个特性_第4页
浅谈布朗民歌艺术几个特性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布朗民歌艺术几个特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布朗民歌艺术几个特性  摘要:布朗民歌在布朗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这是由布朗民歌的传承布朗文化关键途径、灵活多变的表现手法和与其它民歌相互借鉴的特性决定的,这对于挖掘、保护、利用这以民族文化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关键词:布朗族民歌特性布朗族是保山特有的少数民族,在漫漫的历史过程中,在各民族文化的碰撞与交融中,布朗族之所以能够与其它民族相对和谐相处,一个重要的原因还是布朗文化中民歌艺术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布朗民歌在布朗文化中占有很高的地位,可以这样说布朗民歌就是一部浓缩的布朗文化史。要认识布朗民歌关键是要

2、了解其独有的特性。1传承布朗文化关键途径的特性6我国的布朗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勐海、景洪和临沧地区的双江、永德、云县、耿马及思茅地区澜沧、墨江等县。保山的布朗族与佤族、德昂族同源于古代的“百濮”族群,属于这一古老的土地上原土著居民。新石器时代开始,西北的氐羌、东南的百越等原始族群迁徙进入保山,共同构成了多元民族文化的地方,布朗族就是其中一个最原始民族。保山施甸居住着的布朗族称为“濮人”,自称“乌”,他称本人,俗称“花濮蛮”。从日老(今保山)迁来勐底(今施甸),现主要居住在木老元、摆榔两个乡

3、,少数分布在昌宁县。布朗族属于有语言没有文字的民族,其历史演变、宗教信仰、道德规范、社交礼仪、重大事件等都是口口相传进行传承和沿续的,口口相传又是以民歌为主要的方式。由于受几千年封建专治的打压,布朗族被迫向山区和偏远地区迁徙,复杂的地理环境制约了落后生产方式的转变,恶劣的生活环境导致民族生产力水平低下。低下的生产力、窘迫的生活,并没有使布朗精神屈服,他们把自身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注入到歌舞艺术形式中进行宣泄,以期盼对美好精神和物质世界的向往,从而获得精神上的慰藉和期盼。布朗族属保山特有少数民族,布朗民歌是

4、布朗文化的缩影,认识布朗民歌就打开洞察布朗文化的窗户。布朗族在长期的人与自然的激烈的抗争中,在人与人之间的离和的交往中,在四季交替的冷热更迭中,非常好的运用文化中的民歌形式表达征服自然不屈不饶的精神,用优美动听的旋律来表述爱慕之情,用雄壮威武的节奏讲述重大事件的经过。在代际之间,他们通过优美的歌声把这些动人的故事和渗透在里面的价值观传承下去。2灵活多变的表现手法6布朗族民歌内容健康、形式多样,常常因地域不同而有所差异。布朗民歌在形式和唱法上,长期靠近汉族聚居地的受汉文化影响较深,基本上是用汉语唱歌,长期靠近

5、傣族聚居地的受傣文化影响深,用傣语唱歌。根据云南省著名音乐家杨伟的搜集,除用汉语唱歌外,古老的布朗民歌主要分为“跩”、“宰”、“索”、“森”四种。“跩”是说唱性歌调、节奏紧凑,句末拖音较长,多为微调式,无伴奏,一人清唱,根据内容而定,短者几分钟,长者可唱几个小时甚至几昼夜,音调虽然重复但内容却不断更新。“宰”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即叙事歌、劳动歌、舞蹈伴奏曲。“索”分节歌和歌舞两种形式。“森”曲调短小、精悍、节奏明快,主要为调式,多用于民族弹奏乐器“玎”伴奏,用于唱故事、叙家常,曲调温婉、悠扬。在相对闭塞的布朗

6、聚居地,儿歌、情歌、劳动歌、礼仪歌还沿用原始的布朗母语演唱,这是一种原汁原味的布朗民歌,表现出简洁明快、古朴自然、朴实无华等艺术特色。歌舞结合的情形往往是在多人聚会和歌声进入高潮时,众人也会翩翩起舞;在重要活动聚餐时,随着酒兴,能歌善舞的人们也不免会走出席间随歌跳舞。布朗民歌可是独唱、合唱,男女交替领唱、跟唱,形式多样不拘一格。常见的布朗民歌有6《翁央尔》、《乌联们》、《阿朗都》、《缅顾古》、《扁顾古》、《扁顾借》、《洛朗》、《菜录腊到傲》、《缅里八朗》、《乃夜歇列》、《混梅咯沙他》等。最有代表性的是《翁央

7、尔》、《乌联们》。《翁央尔》是一首爱情歌,这首歌采用同音反复的表现手法,意味着爱你的心永不变,曲调舒缓悠柔。一般都在晚上月明时,年轻人集聚在村边大树下,大家手牵手,边唱边踏歌,人数少则三五人,多则几十人不等。男女青年一般都落落大方毫不拘束。《乌联们》则实用范围较广,除用作情歌以外还可以用来表达老年人对儿时的苦难,倾诉内心的悲愁,动情之处无不使人潸然泪下。布朗民歌见天唱天,见地唱地,《缅顾古》是蚂蚁歌,《洛朗》是月亮歌,《菜录腊到傲》是萤火虫歌,《缅里八朗》是蜜蜂歌,《乃夜歇列》是反毛鸡歌。布朗民歌都与生活息

8、息相关的动植物有关,反映了布朗人与自然和谐需要的关系。3与其它民歌相互借鉴的特性在云南布朗族一般都选择在傣族地区附近集聚居,两个民族相处融洽,在历史上都没有发生过大冲突的记载,究其根本原因主要是文化的交融性。由于这两个民族交往甚密,在交往中不乏歌舞之间的表现形式,进而对相互文化的认同。这种文化的交融主要是两个不同民族都是能歌善舞的民族,歌声既是沟通相互心灵的桥梁,也是表达对世界看法的形式。6为进一步认识布朗这个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