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生在解应用题过程中错误、原因和对策

浅议小学生在解应用题过程中错误、原因和对策

ID:6222918

大小:2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1-07

浅议小学生在解应用题过程中错误、原因和对策_第1页
浅议小学生在解应用题过程中错误、原因和对策_第2页
浅议小学生在解应用题过程中错误、原因和对策_第3页
浅议小学生在解应用题过程中错误、原因和对策_第4页
浅议小学生在解应用题过程中错误、原因和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议小学生在解应用题过程中错误、原因和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议小学生在解应用题过程中错误、原因和对策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应用题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既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由于小学生年龄小,理解力较差,缺乏实际生活经验,因而解题的能力也不强,而应用题解题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上中学的后继课程—数、理、化的学习。因此,研究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现状,探讨目前应用题教学中的一些问题,找出这些问题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对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有一定的教育意义。一、小学生在解数学应用题过程中常出现的错误(一)混淆单位名称学生在初学应用题时,往往认为应用题中最后的一个“字”或两个“字”是单位名称,而不考虑实际

2、情况拿来就用,就造成了错误。例如:妈妈买来12个苹果,吃了8个,还剩多少个苹果?解:12-8=4(个)答:还剩4个苹果。常见错误:12-8=4(苹果)答:还剩4个苹果。(二)未理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5就一般而言,应用题大都是以“顺叙”的方式呈现的,对于“倒叙”方式呈现的应用题,学生不能很好的理出数量关系。例如:鸭有36只,比鸡多2只,鸡有多少只?(鸭比鸡多2只,鸭有36只,鸡有多少只?)解:36-2=34(只)答:鸡有34只。(三)对多余条件认识不清学生在解应用题的过程中受到多余条件的干扰。有些应用题,出现多余条件,增加了学生解题的困难,干扰了解题思路,导致错误求解。例如:修一条

3、600米的公路,由甲工程队修建,需要20天,由乙工程队修建,需要30天。两队合修需要多少天?错误列式:600÷[1/(20+30)]正确列式:600÷(1/20+1/30)(四)数学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现在有许多应用题是从生活实际出发命题的。如:油漆大礼堂的柱子需要多少千克油漆;制作落水管要用多少铁皮等。要解答这类问题就一定要了解所求物体的形状,需要学生仔细观察身边的事物,找出它们的特点。二、小学生在解数学应用题过程中出现错误的原因分析5对于造成一步或两步计算应用题困难的原因,国内早有研究。研究者认为,解一步应用题困难的原因主要是学生对应用题的结构、类型以及对应用题中时间、空间的叙

4、述不能正确理解;解两步应用题困难的原因主要是没有学好一步应用题和没有掌握好分析应用题的方法。但综合小学学生在解数学应用题出现错误的原因,现归纳以下几个方面:(一)混淆数量单位名称与事物名称基本概念并未真正形成或熟练程度不够,所以容易错误地判断题的类型,混淆题中的数量单位名称和事物的名称,这一问题主要表现在中下等生身上。(二)对题中的数量关系混淆(1)不是在对题目的实质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列式运算,而是用单一的联系代替运算分析、孤立地以题目中一些表面的个别的外部因素为依据进行解答。(2)不善于从整体上把握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因此不能正确识别题的类型当代认知心理学家西蒙(H.A.s

5、imon)认为,解决应用题的过程是“模式识别”的过程。例如,当学生识别出眼前的应用题是“相遇问题”,就能调用有关相遇问题的解题方法来解决眼前的题。(三)难以识别非典型的复杂应用题例1:师傅完成某件工作需6天时间,而徒弟则需要8天才能完成,若师徒二人同时干,需多少天才能完成?5例2:妈妈上街买布,她选中了两种布,如果买第一种布,她的钱只够买6米,而买第2种布则可以买8米,现在她决定同时买两种布,问两种布各可以买多少米?这两个题是“同型的题”,为什么解第2个题困难得多呢?这是因为第一个题“典型得多”,一看便知是“工程问题”。但是,一些优生能顺利地解决例2,他们的思维方法是:如果总体

6、不知道,又要对总体按一定比例进行划分,那么设它为”1”。很显然,在他们的头脑里,已经将“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的应用题解题模式上升成为一种抽象的思维模式。并且,这种模式已经条件化了,表述为“如果……那么……”,或“当……的时候,就……”。(四)生活经验不足由于现在的小学生非常缺乏生活实践,所以当数学中的一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时,他们往往只考虑到数学知识,而忽略了实际情况,造成了错误。三、解决小学生在解数学应用题过程中出现错误的策略(一)加强小学数学应用题的基础知识教学教师应该把握应用题教学大纲的要求,用一种学生最容易接受的方法将应用题知识传授给学生。同时,教师应该重视知识

7、的形成过程,如帮助学生学习如何区分数量关系名称和事物名称。(二)教师应当注重基本数量关系的分析,帮助学生寻找解题的突破口5应用题是有情节、有具体内容和问题的,所以首先要加强学生“说”的培养,理解题意。(三)启发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以理清题中的多余条件这样可以逃出已有的思维模式,让学生更好的理解题目的意思。(四)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应用题教学的目的就是通过教学能使学生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实际问题。总之,在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应用题的题型特点,教给学生解决应用题的方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