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音乐在现代广播剧中作用

浅谈音乐在现代广播剧中作用

ID:6223744

大小:2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1-07

浅谈音乐在现代广播剧中作用_第1页
浅谈音乐在现代广播剧中作用_第2页
浅谈音乐在现代广播剧中作用_第3页
浅谈音乐在现代广播剧中作用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音乐在现代广播剧中作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音乐在现代广播剧中作用  摘要:广播剧是以声乐的艺术为特色,隶属广播领域,但也因声音的传播而局限。广播剧的三要素:语言、音乐、音响,在没有受到电视竞争的年代是以语言为主,音乐、音响为辅,当电视的兴起,这种语言模式的广播剧逐渐的淡出人们的生活,开始衰落,知道1996年,广播剧被纳为“五个一工程”的评选范围,广播剧才开始逐渐的复苏。经过衰落的广播剧,开始吸取电视剧、电影和舞台剧的特点、手法,音乐、音响的地位得到大幅度的改善,特别是音乐。关键词:音乐现代广播剧作用4广播剧是以声乐的艺术为特色,隶属广播领域

2、,但也因声音的传播而局限。广播剧的三要素:语言、音乐、音响,在没有受到电视竞争的年代是以语言为主,音乐、音响为辅,当电视的兴起,这种语言模式的广播剧逐渐的淡出人们的生活,开始衰落,知道1996年,广播剧被纳为“五个一工程”的评选范围,广播剧才开始逐渐的复苏。经过衰落的广播剧,开始吸取电视剧、电影和舞台剧的特点、手法,音乐、音响的地位得到大幅度的改善,特别是音乐,由开始只是用于配乐增强可听性,发展到能够将创作音乐和配选音乐二者相结合,留给听众广阔的想象空间和提升剧作欣赏性,在广播剧的不断创新和超越发展,音

3、乐在广播剧越来越关键,越来越重要,已经能够撑起半个天空,是广播剧强大发展的坚实后盾。1.音乐强化了广播剧的可听性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广播的收听习惯也随着发展而改变,在早期具有完整故事性的长篇连播,因其既具有戏剧冲突又故事性强,受到人们的欢迎。人们物质生活不断的提高,注意力转移到对精神生活的要求,随着对精神层面要求的提高,人们希望过去的媒体能够随着发展而改变能够符合人们的新要求,所以,广播也在随之改变,出现了特定类型的广播形成广播的特色,抓住特定的目标听众的广播播出频率。广播剧不能够在像往常一样没有改变

4、,固然,人们对音乐的热爱,使广播剧的立剧之本—饱满的故事性,在对其制作的同时,融入音乐和音响元素,获得观众的关注和喜爱,增强了广播剧的可听性。相对于独立成篇章的电影、电视剧音乐,广播剧的音乐创作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不断地超越和创新,不断地汲取和借鉴,使得广播剧重新焕发生机,在广播市场上占据了一定的份额。2.音乐延伸了广播剧的想象空间4快节奏的生活,使人们没有多余的时间收听现代广播,听觉疲劳使受众的忠实度下降,单纯以语言为主的节目会被淘汰出市场。在这种情况下,广播剧若想保住目前在广播市场的地位,就必须扬长

5、避短,有足够的兼容性,找到能符合自身发展的道路。作为广播文艺范畴的一分子,广播剧的特征定位是听觉的艺术,同时它又具有戏剧的特性,所以有人称广播剧是“听觉戏剧”。而人们的听觉产生的想象空间是巨大的,因此广播剧在创作和制作上,都应该为听者留下精神再创作的空间。同样是音乐比例的加大,人们沿着音乐旋律铺就的不同轨迹,伸延着纯属个人的思想空间,在广播艺术构造的意境中畅游,这是广播剧中的音乐魅力之所在。3.音乐提升了广播剧的欣赏性现代广播受众有相当大一部分希望广播文艺节目具有欣赏性,音乐的特质恰恰符合了听众的这部分

6、需求。音乐本身所具有的欣赏性,对广播节目品位的提高贡献颇大。在广播剧中占据日益重要地位的音乐,同样为广播剧在欣赏性上赢得了高分。通常人们会说,电影的观赏性是票房的保障。视觉是人们能够最直接接受的形式,在具备影像手段的艺术门类中,五光十色的世界、光怪陆离的刺激,是视觉感官的盛宴。这种分辨色彩产生的欣赏性是广播剧所不具备的,我们所说的广播剧的欣赏性,是音乐所带来的空间式想象产生的美感。4根据剧情,广播剧中的音乐也有了铺垫至高潮的宏大,诙谐风趣的个性,表现环境的散板,顺从剧情的节奏。虽然不具备电影音乐的完整性

7、和配合影像画面造成的强烈视觉冲击,但于单一的听觉来说,已经能够构成完整的画面,形成对听觉的冲击,激发受众在剧情勾画出的独特空间中的欣赏欲望。广播剧的音乐,从单纯的配乐到如今的创作音乐和选配音乐相结合的发展过程,印证着广播剧超越和创新的历程,音乐不但在广播剧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还将有更加充足的发展空间。音乐已经成为一双有力的翅膀,带动着广播剧在声音的天空里翱翔。参考文献:[1]王芝芙.简谈立体声广播剧《减去十岁》的改编和导演[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87(02)[2]王诗畅.浅谈广播剧导演如何慎重

8、解析剧本[J].新闻传播.2009(09)[3]刘歆衎.从文学理论对思想/表达二分法的重构——以戏剧文学作品为例[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09(02)[4]王雪梅.走过去前面是个天——全国第三届“蜀秀杯”广播剧评选随想[J].现代传播.1993(04)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