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基础会计课件第一章总论教学讲义PPT课件.ppt

最新基础会计课件第一章总论教学讲义PPT课件.ppt

ID:62266249

大小:1.16 MB

页数:98页

时间:2021-04-24

最新基础会计课件第一章总论教学讲义PPT课件.ppt_第1页
最新基础会计课件第一章总论教学讲义PPT课件.ppt_第2页
最新基础会计课件第一章总论教学讲义PPT课件.ppt_第3页
最新基础会计课件第一章总论教学讲义PPT课件.ppt_第4页
最新基础会计课件第一章总论教学讲义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最新基础会计课件第一章总论教学讲义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基础会计课件第一章总论第一章总论第二章会计科目与账户第三章复式记账第四章主要经济业务核算第五章会计凭证第六章会计账簿第七章财产清查第八章财务会计报告第九章账务处理程序第十章会计工作组织《基础会计》目录学习目标本章阐述了会计的基本理论问题。要求懂得会计的概念、职能、基本前提以及会计的对象。了解会计核算的方法和会计质量要求。第一章总论(二)会计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古代会计近代会计现代会计现代会计又称为预测、决策会计,其标志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以来在成本会计的基础上形成管理会计的内容和体系古代会计主要表现为官厅会计,会计从业人员多为各级官厅、衙门服务近代会计又称为企业会计,其标志是

2、十四、十五世纪复式记账体系的形成(1)古代会计阶段(1494年以前)(从会计产生~复式簿记方法的产生)产生了“结绳记事”、“刻竹作书”等记录和计算方法。这是会计的萌芽。会计的发展中国:会计名词出现(西周时就有“司会”一词账簿(唐朝)四柱清册结账法(宋朝)龙门账(明清时期)西方:复式记账结绳记事垒石计数会计产生的萌芽“会计”一词的含义“会计”一词最早出自《周礼》清代学者焦循在《孟子正义》一书中解释:“零星算之为计,总合算之为会”。即:会计既要进行个别核算,又要把个别核算加以集合,进行系统、综合、全面的核算。“四柱清册”四柱是指:旧管、新收、开除、实在,其含义分别相当于期初余额、

3、本期收入、本期支出、期末余额。四柱之间的平衡关系:旧管+新收=开除+实在期初余额+本期收入=本期支出+期末余额。“龙门账明清两代以货币为会计记录的统一量度,并设计了“龙门账”。它把全部经济业务划分为进、缴、存、该四大类,“进”指收入,“缴”指支出,“存”指资产,“该”指负债。关系为:进-缴=存-该。(2)近代会计阶段(从15世纪中叶期复式簿记产生~20世纪50年代)●标志:1494年,意大利数学家卢卡.帕乔利的《算术、几何、比及比例概要》的出版。意义:使复式簿记广为传播,会计实现了由单式簿记向复式簿记的转变,会计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3)现代会计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

4、标志:管理会计出现,使会计分解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分工:○管理会计:对内○财务会计:对外●背景:○管理理论的突破○计算机的产生○两权分离二、会计的概念包括四层含义1.体现了会计本质:一种管理活动2.体现了会计对象:企业、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资金活动)3.体现了会计的基本特点: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4.体现了会计的职能:核算和监督会计的涵义可理解为: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采用一系列核算、分析、检查和监督的专门方法,对企业、事业、行政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综合地核算和监督,借以提高经济效益的管理活动。三、会计的基本职能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中所具有的功能监督

5、职能核算职能会计的基本职能核算职能提供会计信息记录计量特点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过去发生的经济事项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报告输出确认输入转换会计监督职能特点货 币 监 督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两大基本职能的关系相互联系,相辅相成。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基础。只有会计核算没有会计监督,就难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四会计的对象一、会计对象指会计工作所要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具体来说,会计对象的静态形式是资金,动态形式是资金运动。资金运动:资金的投入、资金的运用、资金的退出。其具体运动过程是:供应过程生产过程销售过程(一)工业企业会计的对象(1)资金投入 (2)资

6、金周转 (3)资金退出 (二)商品流通企业会计的对象(三)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对象一、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核算基本前提又称会计假设,对会计核算所处的范围、内容、基本程序与方法所作的合理设定。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包括:货币计量会计分期持续经营会计主体(1)(2)(3)(4)第二节会计核算基本前提(一)会计主体1、定义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特定单位或组织2、要点(1)实质上是规定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2)不同于法律主体,会计主体可以是独立法人,也可以是非法人;(3)可分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公司企业等会计主体。(二)持续经营1、定义:是指某一会计主体在可预见

7、的未来,能够根据正常的经营方针和既定的经营目标持续经营下去,而不会面临破产清算的情况。2、要点:持续经营概念是许多常见的会计处理的基础,其界定了一个会计主体的时间范围。持续经营概念并不排除企业破产的可能性。(三)会计分期1、定义:又称为会计期间,是指将一个会计主体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若干个连续的、长短相等的会计期间,以便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会计报告。2、要点:(1)利于确定会计核算程序和方法,是权责发生制原则的基础;(2)我国会计期间按公历年度(每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划分。(四)货币计量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