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普通心理学教学讲义PPT.ppt

最新普通心理学教学讲义PPT.ppt

ID:62270266

大小:412.50 KB

页数:59页

时间:2021-04-24

最新普通心理学教学讲义PPT.ppt_第1页
最新普通心理学教学讲义PPT.ppt_第2页
最新普通心理学教学讲义PPT.ppt_第3页
最新普通心理学教学讲义PPT.ppt_第4页
最新普通心理学教学讲义PPT.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最新普通心理学教学讲义PPT.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普通心理学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一、个体心理心理过程:认知(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情绪和动机,意志心理特性: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性格、气质),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价值观、人生观等)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性,研究个性形成、发展和变化的规律性,研究心理活动过程和个性心理两者之间相互关系的规律性的科学。二、个体心理现象和行为:心理支配行为,又通过行为表现出来。三、个体意识与无意识四、个体心理与社会心理效度:一个测验有效地测量了所需要的心理品质。常模:选某一群体代表性样本进

2、行测试得出的代表性分数分布。三、实验法四、调查法:以问问题的方式要求被调查者就这些问题回答其想法或做法,以此来分析、推测其心理倾向的研究方法。1、问卷法:采用事先设计好的问题表由被试自行填写用来搜集资料,分析和推测其心理特点及有关心理状态的研究方法。优点:可以向许多人同时搜集同类问题的资料,较节省人力物力。缺点:问卷回收率可能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被调查者有时可能不认真合作而使问卷的真实性受到影响。2、谈话法:研究者根据预先拟好的问题向被调查者提出,以一问一答的方式进行调查。优点:研究者可以直接向被调查者解释会谈的目的,提高他们回答问题的程

3、度;可用不同的方式考察被试回答问题的真实程度;可以根据情况提出临时应变的问题,可能获得额外有价值的资料。缺点:在一定时间内只能访谈数量有限的对象;研究者的言语或行为可能对被调查者有暗示作用。五、个案法六、投射法:主试运用模棱两可的刺激(墨渍、图片等),让被试在不受限制的情况下自由地表现他的反应,使其不知不觉地表露他的人格特点。第四节主要的心理学流派一、构造主义心理学二、机能主义心理学三、行为主义心理学四、格式塔心理学五、精神分析1、心理结构1、心理结构意识:人以感觉、知觉、记忆和思维等心理活动过程为基础的系统整体对自己身心状态与外界环境的

4、变化的觉知。它具有觉知性、能动性和社会历史制约性。前意识:当时不能意识到但通过有意识的努力就能够自我觉察到的那部分心理活动。它担负着“检查员”任务,不准无意识的本能和欲望进入意识中。无意识(潜意识):内容不能直接由本人的努力可以觉察到的那部分心理活动,它是被压抑材料的收藏处。2、人格结构本我:相应于无意识层面,代表先天的本能和欲望,遵循快乐原则自我:对应于意识系统,要把本我内在欲望和现实世界进行调和,遵循现实原则超我:执行社会道德规范,监督自我在现实中的活动,包括良心和自我理想,遵循道德原则六、人本主义心理学七、认知心理学第二章大学生常见

5、的心理困扰哪些学生容易出现心理困扰把考大学作为人生的目标而极力追求专业不理想对自己要求很严格的学生没有特长、爱好的学生溺爱中成长起来的学生一、不能适应新环境1、缺乏生活锻炼以及生活自理能力2、不能适应学习条件和学习方法的变化(1)大多数人在学习成绩上的优势将会削弱或者消失(2)学习方法不当(3)缺乏学习上的自我管理能力3、生活习惯、行为方式的变化4、语言隔阂二、不能建立和谐友好的人际关系1、人际交往由个人的好恶而定2、仍然以自己的标准要求别人3、缺乏人际沟通的勇气人际交往的技巧平等相处真诚待人重视第一印象归属感是交往的凝聚剂肯定对方是交往

6、的润滑剂具有一定的同理能力重视非语言的运用三、面对重要的丧失1、恋爱关系的丧失(1)大学生恋爱关系的特点:注重情感沟通;获得自我价值和自尊;从众心理(2)失恋的影响:自信心下降,失败感,社交方面的困难等等2、荣誉的丧失(1)没有获得奖学金(2)得到处分(3)是非观念不明确四、冲突与选择(一)冲突的类型(二)专业学习方面的冲突培养专业兴趣,适度调节学习动机强度(三)职业选择方面的冲突职业生涯规划的整体框架——择好业职业规划是什么?——一个人主动地、自觉地对其一生中所承担的责任及其发展历程的预期和计划。外部环境分析职业生涯设计自我认知分析职业

7、评估修正影响影响制定反馈调整职业目标定位五、不能树立独立的自我(一)自我:也称自我概念,是自己对所有属于自己身心状况的认识,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与外部环境的关系等等。它包括“主我”与“客我”两个部分。“主我”,是对自己活动的觉察者,往往代表社会的要求,在头脑中塑造一个“理想我”;“客我”,即被觉察到的自己的身心活动,是“现实我”的形象。(二)大学生自我特点的分析(三)自我概念的心理成分1、自我认识:是主观的我对客观的我的身心特征的认知与评价。2、自我体验:是主观的我对客观的我怀有的一种情绪体验。3、自我

8、控制:是主观的我对客观的我的行为与思想言语的控制。(四)自我概念形成的途径1、通过活动结果来评价自己2、通过自我反思来评价自己3、通过和自己条件相类似的人的比较来评价自己4、镜中自我理论:由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