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化系统常见肿瘤临床病理10教学讲义ppt.ppt

最新消化系统常见肿瘤临床病理10教学讲义ppt.ppt

ID:62273711

大小:4.44 MB

页数:58页

时间:2021-04-24

最新消化系统常见肿瘤临床病理10教学讲义ppt.ppt_第1页
最新消化系统常见肿瘤临床病理10教学讲义ppt.ppt_第2页
最新消化系统常见肿瘤临床病理10教学讲义ppt.ppt_第3页
最新消化系统常见肿瘤临床病理10教学讲义ppt.ppt_第4页
最新消化系统常见肿瘤临床病理10教学讲义ppt.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最新消化系统常见肿瘤临床病理10教学讲义ppt.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消化系统常见肿瘤临床病理201310一、食管癌carcinomaofesophagus概念食管黏膜或腺体发生的恶性肿瘤。患者男多于女,40岁以上多见。高发区:太行山区、苏北、大别山、川北、潮汕地区1994年召开的第四届世界消化道学术会议提出:食管癌是世界上第六位常见恶性肿瘤。中国是世界上食管癌病死率最高的国家,占世界病死率46.6%病因及发病机理1.化学致癌物质:亚硝胺等2.饮食习惯:热、硬、粗、快、吸烟、饮酒3.环境因素:微量元素(钼)、维生素缺乏4.遗传因素:潮汕人群起源于古中原,具有遗传易感性,与河南林县类似蕈伞型:呈卵圆形扁平肿块向管腔内突出生长,中央可有浅溃疡,基底部浸润较浅,多在

2、浅肌层。溃疡型:形状不整、边缘隆起、底部凹凸 不平缩窄型:沿管壁全周浸润性生长,因癌组织内较多纤维组织增生致肠管环形狭窄,癌块较硬。镜下:鳞癌:占90% 其他:腺癌、未分化癌等。临床病理联系1.早期多无症状。 2.吞咽困难 3.胸骨后疼痛扩散与转移1.直接浸润(上中段、低分化侵袭 性更强) 2.淋巴结转移(诊断时约有60%,食 管上1/3的癌最常至颈部和上纵膈淋 巴结;食管中段和下1/3的癌常转移 至下纵膈和胃旁淋巴结) 3.血道转移二、胃肿瘤 (一)胃癌(carcinomaofstomach)概念:是胃黏膜上皮和腺上皮发生的恶性肿瘤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尤其是边远地区男性多见,在肿瘤

3、发病率及死亡率中居第一位,40-60岁好发。病因学1.亚硝基化合物二级胺和亚硝酸盐。2.生活习惯及环境因素3.遗传因素:家族聚积性、与O血型有关4.幽门螺杆菌感染、B型萎缩性胃炎、胃息肉、胃溃疡、肠化等。组织发生:1、胃腺颈部及胃小凹底的干细胞2、大肠型不完全型肠化生与癌变3、上皮内瘤变与癌变胃黏膜上皮内瘤变概念:WHO肿瘤新分类中胃黏膜上皮内瘤变包括胃黏膜上皮结构上和细胞学上两方面的异常。结构异常指上皮排列紊乱和正常细胞极性丧失;细胞学异常指细胞核不规则、深染,核浆比例增高和核分裂活性增加。分级: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低级别上皮内瘤变:轻到中度不典型增生;发展为浸润性癌的概率为

4、0%~15%;应进行随访,必要时进行内镜下黏膜切除。高级别上皮内瘤变:重度不典型增生;发展为浸润性癌的概率为25%~85%;应结合胃镜所见确定内镜下治疗或手术治疗。第二次维也纳国际会议上取得了比较一致的意见,把胃黏膜从反应性增生到浸润癌的系列变化分为反应性增生、不能确定的上皮内瘤变(即难以区分是反应性增生还是异型增生)、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和浸润癌五大类。将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性质定为非浸润性癌;将重度异型增生、原位癌、可疑浸润性癌归属于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病理变化1.早期胃癌微小癌:d<0.5cm小胃癌:0.6~1cm一点癌:活检为癌,手术标本连续切片无癌。

5、类型:隆起型(Ⅰ型)、表浅型(Ⅱa、Ⅱb、Ⅱc型)、凹陷型(Ⅲ型)2.进展期胃癌癌组织浸润达黏膜下层以下者均属进展期胃癌,又称中晚期胃癌肉眼类型:结节型溃疡型浸润型浸润进展型结节型溃疡型组织学类型:乳头状腺癌管状腺癌低分化腺癌黏液腺癌印戒细胞癌少见的有腺鳞癌、鳞癌、肝样腺癌、未分化癌等扩散1.直接蔓延2.转移淋巴道转移血道转移种植性转移黏液腺癌浸润到胃浆膜,脱落到腹腔,种植于腹壁及盆腔器官腹膜,种植到卵巢,则形成卵巢的转移性黏液腺癌,称Krukenberg瘤。肠型胃癌常倾向于血道转移至肝脏;而黏附性差的胃癌常倾向于转移至腹膜;胃窦和幽门部位的癌常易侵犯浆膜、淋巴管和十二指肠卵巢克鲁根勃瘤(二

6、)胃间叶组织肿瘤胃间质肿瘤胃淋巴瘤胃肠道间质瘤概念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stromaltumors,GIST)是消化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1983年Mazur首先提出GIST起源于胃肠道间质干细胞是一种免疫表型上表达KIT蛋白(CD117)、遗传学上存在频发性C-KIT基因突变、组织学上主要以梭形细胞和上皮样细胞呈束状交叉或弥漫性排列为特征的胃肠道间叶源性肿瘤。胃肠道间质瘤的病理发生部位:文献报道原发于胃约占50%~60%,小肠占25%~30%,直肠占5%、食管占2%,其他腹部器官(如阑尾、胆囊、胰腺和网膜等)占5%。肉眼观:肿瘤可生长在黏膜下、固有肌层、浆膜下、腹内

7、胃肠道外型。大多数肿瘤呈膨胀性生长,为境界相对清楚的孤立性圆形或椭圆形肿块,偶而呈分叶状或多发性。镜下观:梭形细胞型、上皮样细胞型、梭形和上皮样细胞混合型。其中,梭形细胞型最常见。间质瘤的良、恶性判断所有的GIST生物学行为均为恶性,但恶性程度不同。都具有远处转移的危险,术后复发转移率可高达55%~90%,3/4在术后1~2年内有局部复发,即使细微的病灶(直径<2cm)以及细胞分裂并不活跃的GIST也可能出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