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滚动轴承的公差与配合全解教学讲义ppt.ppt

最新滚动轴承的公差与配合全解教学讲义ppt.ppt

ID:62273956

大小:614.00 KB

页数:39页

时间:2021-04-24

最新滚动轴承的公差与配合全解教学讲义ppt.ppt_第1页
最新滚动轴承的公差与配合全解教学讲义ppt.ppt_第2页
最新滚动轴承的公差与配合全解教学讲义ppt.ppt_第3页
最新滚动轴承的公差与配合全解教学讲义ppt.ppt_第4页
最新滚动轴承的公差与配合全解教学讲义ppt.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最新滚动轴承的公差与配合全解教学讲义ppt.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滚动轴承的公差与配合全解第一节 滚动轴承的互换性和公差等级TBTCHDddDd外圈内圈滚动体保持架DαdDa)向心轴承b)圆锥滚子轴承c)角接触球轴承d)推力轴承图6-1滚动轴承的类型一、滚动轴承的互换性第二节滚动轴承内、外径及相配轴颈、外壳孔的公差带一、滚动轴承内、外径公差带的特点1.单一平面平均内径:在轴承内圈任一横截面内测得的内圈内径的最大与最小直径的平均值,用dmp表示。2.单一平面平均外径:在轴承外圈任一横截面内测得的外圈外径的最大与最小直径的平均值,用Dmp表示。3.单一平面平均内径偏差:单一平面平均内径与公称

2、直径(用d表示)的差,用Δdmp表示。4.单一平面平均外径偏差:单一平面平均外径与公称直径(用D表示)的差,用ΔDmp表示。图6-2滚动轴承单一平面平均内dmp、外径Dmp的公差带450D6(6x)20+-2456(6x)0d0-+公差等级06542基本尺寸/mm极限偏差/μm大于到上偏差下偏差上偏差下偏差上偏差下偏差上偏差下偏差上偏差下偏差内圈Δdmp18300-100-80-60-50-2.530500-120-100-80-60-2.5外圈ΔDmp50800-130-110-90-70-4801200-150-130

3、-100-80-5表6-2部分向心轴承Δdmp和ΔDmp的极限值滚动轴承外圈和外壳孔的配合,采用基轴制;内圈与轴颈的配合采用基孔制。内圈基准孔公差带处于以公称内径d为零线的下方,且上偏差为0。当轴承内圈与基本偏差代号为k、m、n等的轴颈配合时,形成了小过盈配合,而不是过渡配合。采用小过盈配合的目的:为了防止内圈与轴颈的配合面相对滑动,而使配合面产生磨损,影响轴承的工作性能;而过盈过大,它会使薄壁的内圈产生较大的变形,影响轴承内部的游隙的大小。轴承外圈安装在外壳孔中,通常不旋转,考虑到工作时温度升高会使轴膨胀,两端轴承中有一

4、端应该是游动轴承,可把外圈与外壳孔的配合稍松一点儿,使之能补偿轴的热膨胀伸长量,不然轴弯曲,轴承内部就有可能卡死。因此国标规定:轴承外圈的公差带位于公称尺寸D为零线的下方,它与具有基本偏差h的公差带相类似,但公差值不同。二、与滚动轴承配合的轴颈和外壳孔的常用公差带r6m5m6j6js5k5js6h5h6h8h7g6g5d内圈公差带k6n6p60+-j5图6-3与滚动轴承配合的轴颈的常用公差带M6K7M7N6N7P6P7K6J6J7JS6JS7H6H7H8G7外圈公差带0+-D图6-4与滚动轴承配合的外壳孔的常用公差带第三节

5、滚动轴承与轴颈、外壳孔配合选用一、选择滚动轴承与轴颈、外壳孔配合时应考虑的主要因素1.径向负荷的性质作用在轴承上的径向负荷,一般是由定向负荷(例如:皮带的拉力或齿轮的作用力)和旋转负荷(如:机件的离心力)合成的。按照作用方向和套圈的相对运动关系,径向负荷分为:局部负荷、循环负荷、摆动负荷。1)局部负荷——与套圈相对静止的径向负荷作用在静止套圈上的方向不变的径向负荷Fr,即是局部负荷。Fra)Frb)图6-5轴承套圈相对于负荷方向的运转状态2)循环负荷——与套圈相对旋转的径向负荷作用在旋转套圈上的方向不变的径向负荷Fc,即是

6、旋转负荷。图6-5轴承套圈相对于负荷方向的运转状态FrFcc)FrFcd)3)摆动负荷——局部负荷与较小的循环负荷的合成承受摆动负荷的套圈,其合成的径向负荷相对于套圈在有限的范围内摆动。因此只有一部分受到负荷的作用。此时,静止的套圈承受摆动负荷,而旋转套圈则仍承受循环负荷。图6-6摆动负荷ABFFcFrFFcFFF结论:(1)当套圈相对于负荷方向固定时,该套圈与轴颈或外壳孔的配合应稍松些,一般选用具有平均间隙较小的过渡配合或具有极小间隙的间隙配合。(2)当套圈相对负荷方向旋转时。该套圈与轴颈或外壳孔的配合应较紧,一般选用过

7、盈小的过盈配合或过盈概率大的过渡配合。必要时,过盈量的大小可以通过计算确定。(3)当套圈相对于负荷方向摆动时,该套圈与轴颈或外壳孔的配合的松紧程度,一般与套圈相对于负荷方向旋转时选用的配合相同,或稍松一些。2.径向负荷的大小轴承与轴颈或外壳孔配合的选择,应依据所承受载荷的性质(轻、正常、重负荷)依次越来越紧。3.径向游隙游隙过小,会使轴承中滚动体与套圈产生较大的接触应力,轴承工作时容易引起摩擦发热,降低轴承寿命。游隙过大,会使转轴产生较大径向跳动和轴向跳动,以致产生较大的振动和噪声。因此应适度选择游隙。GB/T4604—1

8、993规定,轴承的径向游隙共分五组:第2组,0组,第3、4、5组,游隙的大小依次由小到大。其中,0组为基本游隙组。0组径向游隙值适用于一般的运转条件、常规温度及常用的过盈配合,对于采用较紧配合、内外圈温差较大、需要降低摩擦力矩及深沟球轴承承受较大轴向载荷或需改善调心性能的工况,宜采取3、4、5组游隙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