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六肥达氏反应(胡荣)(精).ppt

实验六肥达氏反应(胡荣)(精).ppt

ID:62280602

大小:4.00 MB

页数:12页

时间:2021-04-25

实验六肥达氏反应(胡荣)(精).ppt_第1页
实验六肥达氏反应(胡荣)(精).ppt_第2页
实验六肥达氏反应(胡荣)(精).ppt_第3页
实验六肥达氏反应(胡荣)(精).ppt_第4页
实验六肥达氏反应(胡荣)(精).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实验六肥达氏反应(胡荣)(精).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肥达反应(试管凝集试验)主讲:胡荣实验六一、原理用已知的标准诊断菌液【伤寒杆菌:菌体(O)抗原、鞭毛(H)抗原;副伤寒甲、乙、丙鞭毛(H)抗原共5种】与受检血清作试管凝集试验,测定受检血清中有无相应抗体及其效价,以协助伤寒、副伤寒疾病的诊断。二、器材及试剂标准诊断菌液(5种抗原:10ml/瓶)、生理盐水(N.S)、待检血清(兔血清)、试管、试管架、加样枪或移液管(5mL、2mL、0.5mL每组3支)、一次性塑料滴管等。三、实验方法1.冰箱中取出诊断菌液平衡至室温。2.将待检血清作1:20、1:40、…..1:1280(

2、每管0.5ml,每个稀释倍数5管)稀释,对照管加N.S0.5ml,然后逐管加入混匀后诊断菌液2d,充分振荡混匀,标记(时间、班级、组号),35-37°C放置16-20h观察结果。(配液管:0.25ml血清+4.75mlN.S=5.0mL:1:20)3.5/6个同学一组,第二天观察结果。0.25ml血清+4.75mlN.S=5.0mL:1:20各管0.5ml余2.5ml2.5mlN.SOHABC1:205.0mL:1:40各管0.5ml1:40余2.5ml2.5mlN.S...1:801:1601:3201:6401:1

3、280四、凝集结果判断(上清液、沉淀)“++++”:强,完全凝集,液体澄清,轻摇大片凝集块。“+++”:大部分凝集,液体轻度浑浊,凝集块小。“++”:中强,部分凝集,液体半澄清,凝集块颗粒状。“+”:弱,少量凝集,液体浑浊。“-”:不凝集,液体浑浊,和对照相同。+++++++++五、效价判断能出现明显凝集(++)的血清最高稀释度。例:测定某病人“O”凝集效价结果如下:1:201:401:801:1601:3201:6401:12804+3+3+2+2++-六、结果报告待测血清抗“O”效价;抗“H”效价;抗“A”效价;抗

4、“B”效价;抗“C”效价;七、临床意义1.正常值:正常人血清中可能有低效价的抗体存在,其值高低存在地区差异,一般伤寒沙门菌“O”≥1:80,“H”≥1:160,副伤寒沙门菌“H”≥1:80,有临床意义;或者进行疾病早期、中后期两次血清效价比较,后者增高4倍/4倍以上有诊断价值。2.“O”抗体出现早、消失快、主要为IgM类;“H”抗体出现迟、可持续阳性数年,主要为IgG类,O、H凝集效价都超过正常值,意义较大。1)、“O”高“H”不高:感染早期,伤寒沙门菌“O”抗原有交叉反应,建议一周后复查。2)、“H”高“O”不高:疾

5、病晚期、预防接种、非特异性回忆反应。3.伤寒、副伤寒甲、乙有部分共同的O抗原,如O抗体效价增高,只能推断为伤寒类疾病,不能区别伤寒或副伤寒。4.阴性反应:未感染,感染轻,应用有效抗菌药物,接受皮质激素治疗者,患者过于衰弱等。七、注意事项1.应在光亮处先观察管底凝集状态,后轻摇判定结果。2.使用前摇匀菌液,菌液有摇不散的凝集块时不能使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