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安全观安全学原理.ppt

第二章安全观安全学原理.ppt

ID:62356000

大小:1.49 MB

页数:48页

时间:2021-04-30

第二章安全观安全学原理.ppt_第1页
第二章安全观安全学原理.ppt_第2页
第二章安全观安全学原理.ppt_第3页
第二章安全观安全学原理.ppt_第4页
第二章安全观安全学原理.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二章安全观安全学原理.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2章安全观OutlookonSafety第1节引言安全观指在一定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围绕着如何确认和维护安全利益所形成的对安全问题的主观认识。即对安全的作用、地位、价值等的看法不同历史时代、不同职业、所受教育程度不同,安全观也不同;安全观受行为主体(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影响;安全观与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1)安全观受世界观所主导人生观、价值观与安全观等共同构成世界观的主要内涵;怎么把握安全观与人生观、价值观间的关系:科学发展观为指导;(2)安全观是人生观的基本目标:从生命的角度审视;人生目标的最基本目的就是生存,安全、舒适与健康是基本需求与要求;(3)安全观

2、是实现人生价值观的保障;人的自我价值人生的社会价值安全与人生价值(4)生命价值是安全观的核心生命的价值是人们对人的一生为自己和社会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一种肯定;而安全最主要内涵就是“以人为本”,就是保障人的生命健康,顺利的延续,从而实现人的生命价值。安全即命。因此,安全是围绕着生命价值而运动的,即生命价值是安全的核心,上升到观念范畴,也可以说,生命价值观是安全观的核心。安全观的历史演变(1)早期的安全宿命观早期:“听天由命”、“命运决定”等,对天灾人祸的无能为力;“天人合一”、“无为而治”与“以民为本”等突出以人为本的安全观;(2)安全经验论和安全知命观战国或秦汉时

3、期《周易》为代表的安全活动预知观点;欧洲工业革命时代的生产活动形成的安全生产经验;(3)系统论与安全系统观:可预知的科学安全观;对事故的预测是按事故的特点与规律提出预测模型和解析结果;(4)大安全观:包含生产、生活与生存领域的安全问题;大安全观的“大”包涵、“现代”和“全局观念”大安全也称为人类安全,是以人为核心的安全;大安全观是人们对不同时期安全问题的全新认识而产生的新安全观念;一、安全科学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的研究离不开正确哲学思想的指导,人们对安全科学领域研究所依托的哲学思想的正确性,直接影响对安全科学研究的准确性。第2节安全科学的指导思想二、安全科学

4、的哲学基础(一)安全与危险的统一性和矛盾性安全的相对性1.绝对安全状态不存在2.安全标准是相对的3.对安全的认识是不断深化的危险的绝对性危险存在于一切系统的任何时间和空间中。安全与危险的矛盾统一性1.对立性:安全度越高危险势就越小;安全度越小危险势就越大。2.统一性:互相依存,共处统一体中存在着向对方转化的趋势第2节安全科学的指导思想(二)、安全科学的联系观和系统观客观世界普遍联系的是唯物辩证法观点之一。安全科学欲反映对安全与危险造成影响的因素的内在规律性,必须全面地分析各要素,利用各个学科已取得的成果,对开放的大系统进行分析和综合,找出安全的客观规律和实现途径。分析中

5、要注意区分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内因和外因、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等,在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又要集中力量抓主要矛盾。在安全领域中,各种安全和危险要素很多,叠加在一起整体影响力会大大增加,所以为了实现系统总体功能向有利的方向发展,我们必须对各要素统筹兼顾,增加安全因子的整体功能,削弱危险因子的整体功能。决不能头痛医头、彼此隔离,那样会大大降低系统的安全功能。(三)、安全中的量变与质变哲学中的量变与质变,在安全科学中表现为流变与突变。统一性表现在三个方面:1.流变与突变的相对性。离开了流变,就无所谓突变;离开了突变,流变也无从谈起。2.流变与突变的层次性在不同物质层次上,流变和突变有

6、具体表现形式。低层次的突变,高层次可能属于流变。例如:人体某一器官的损伤,针对小区域来说,是一次突变,对整个人体而言,是综合功能的流变。3.流变与突变的相互转化4安全流变—突变的基本特征“安全流变与突变”就是事物在发展过程中安全与危险的矛盾运动过程。这一矛盾运动决定了各个阶段的安全状态。下面以一些典型例子说明“安全流变与突变”的基本特征。(1)矿山灾害(2)机械事故(3)社会变革(4)人的衰亡过程(5)安全流变—突变论(1)矿山灾害自燃火灾OA段:煤与氧气开始接触氧化AB段:氧化速度减慢,氧化程度加深BD段:氧化速度加快D点:发生自燃火灾C点:人为设置的报警点冒顶OA段

7、:刚掘出新巷道变形速度递减段AB段:稳定段BD段:围岩压力等条件变化,变形速度加快,发生冒顶煤与瓦斯突出OA段:损伤减速增加阶段AB段:损伤稳定发展阶段BC段:损伤加速段CD段:灾害发展阶段(2)机械事故OA段:初期零部件跑合磨损段AB段:恒速磨损老化段BC段:与元器件寿命相关的加速磨损老化段C点:为机器临界磨损老化量。(3)社会变革或改革纵轴表示矛盾的激化程度OA段:新秩序建立过程中矛盾逐渐缓和阶段AB段:新秩序建立后矛盾的稳定发展阶段BC段:旧的管理体制阻碍生产力发展后的矛盾加剧阶段C点:矛盾激化程度的突变点。(4)人的衰亡过程纵轴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