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本科生导师制施行探究

高校本科生导师制施行探究

ID:6236330

大小:30.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1-07

高校本科生导师制施行探究_第1页
高校本科生导师制施行探究_第2页
高校本科生导师制施行探究_第3页
高校本科生导师制施行探究_第4页
高校本科生导师制施行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校本科生导师制施行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高校本科生导师制施行探究  摘要: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推行本科生导师制已有多年,但尚未提升到制度层面来建设。为了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在高校中深入施行本科生导师制,从职责划分、职能选择、指导方式以及实施细则等方面进行了归纳分析,提出了建议,希冀能促进本科生导师制的发展。关键词:本科生导师制;人才培养;施行作者简介:何芳(1981-),女,湖北荆门人,海军工程大学电气工程学院,讲师;嵇斗(1975-),男,江苏连云港人,海军工程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副教授。(湖北武汉430033)基金项目:本文系海军工程大学教育科研项目(项目编号:NUE2013229)的研究成果。中图分类号:G649.21文献标识码:

2、A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2-0013-028导师制是指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要求,以个别指导的方式进行教育的一种制度。[1]本科生导师制(以下简称“本导制”)是源于牛津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20世纪30年代被牛津留学者带入中国,由浙江大学率先开始施行,其后随着战争及政治因素,本导制暂时被迫中断,高校普遍推行辅导员制度。20世纪90年代,本科教育开始施行学分制与选课制,需要教师参与指导选题、选修工作,本导制重新得以运行。虽然高校在人才培养上推行本导制已有多年,但尚未提升到制度层面来建设,带有一定的随意性,[2]面临着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讨论,本文研究希冀能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一

3、、本导制的职责划分高校本导制是在借鉴国外经验,结合高校实情的基础上施行的,各个高校本导制的职责特点、职能定位以及具体实践方案等方面都有不同,归纳起来总体可以分为两种实践类型:一种是以学术引导为主,典型代表是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以通识教育理念为指引,侧重专业指导、学术引导;另一种是以学业辅导为主,属于辅助性的学生管理体系,在辅导员之外,指导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许多高校都采取此类型。而英美大学的导师职责划分则更为细致,主要有咨询导师、教学导师和研究导师三类。咨询导师主要是依托于住宿学院,为学生提供学业、生活等全方位的指导;教学导师侧重于进行小班化、互动性、启发性的指导,促进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专业能力的

4、发展;研究导师通常以师生双方的兴趣为基础,将学生纳入到科研活动中,在导师的指导下充分利用一流大学优越的研究资源。[3]8参照国外的细化职责,将本科教育按本科生的生长周期来进行培养,从实践对象及周期的角度,本科导师可以细化为四类导师职责:全程本导、低年级本导、高年级本导、英才本导。[3]全程本导制的导师指导贯穿大学四年,本科生从入学起就接受导师从思想、学业、生活各方面给予的全面指导;低年级本导制主要是为推进和完善学分制而施行的,主要工作是帮助低年级学生选课和选专业;高年级本导制从高年级开始,结合学生的兴趣和导师的研究方向,支持鼓励学生参与课题研究、讲座和研讨会,为专业素质培养打下基础;英才本导制

5、是按照一定的选拔标准,在优秀学生中施行的导师制,并非所有学生都享有导师指导,英才本导制主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及优势进行重点培养,有必要时指导其进行跨专业、跨学科的学习,为以后专业发展进行指导规划。二、本导制的职能选择8现阶段高校并存着两种育人制度,即20世纪90年代重新开始的本导制和已有的辅导员制。这两种育人制度的并轨,使高校的本导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突现了许多问题,主要是本导制的职能定位不明确,导致与已有的辅导员制度职责相互重叠。高校辅导员制度(部分学院也设立班主任)的职责主要是为学生的教育管理服务,侧重于事务性工作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体包括:学生班集体、团支部建设;学生党员发展、教育、考核

6、;评定先进学生、发放各类奖助学金;就业指导教育;学生突发事件处理;学生基本状态控制等等(军队院校由学员队队长、教导员来承担此职能)。学生的学习主要交由授课教师来承担,基本上学生管理和教学工作是两条平行线。部分高校引入本导制,更大程度上是想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以弥补学生管理和教学工作这两条线之间的脱节。事实上,学生管理与教学本身就是两种性质不同的工作,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应该依靠本导制在明确的职能指导下教育方式和指导频率的突破。8目前,严格参照导师职责类型施行导师制的高校不多,大部分高校对导师职责没有进行明确的规定,导师也没有具体的操作模式可以现套,很多导师不知道导什么、从哪里导,往往学习、生活

7、、思想一把抓,指导面过于宽泛,导师的专业性、学术性优势没有体现,导师制施行效果不明显。尤其是施行以学业辅导为主的高校导师制,很多职责偏向了教学辅助性工作,与辅导员的职能出现了重叠或勾连,导致本科生导师和辅导员的合力作用在高校人才培养中未能很好的形成,未能充分发挥各自的人才培养优势。因此,本导制在施行过程中要考虑到可操作性,学生并不需要导师为他们提供生活或教学事务上的指导,他们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专业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