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路单钉棒系统治疗骶髂关节骨折脱位生物力学和临床效果探究

后路单钉棒系统治疗骶髂关节骨折脱位生物力学和临床效果探究

ID:6240422

大小:2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1-07

后路单钉棒系统治疗骶髂关节骨折脱位生物力学和临床效果探究_第1页
后路单钉棒系统治疗骶髂关节骨折脱位生物力学和临床效果探究_第2页
后路单钉棒系统治疗骶髂关节骨折脱位生物力学和临床效果探究_第3页
后路单钉棒系统治疗骶髂关节骨折脱位生物力学和临床效果探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后路单钉棒系统治疗骶髂关节骨折脱位生物力学和临床效果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后路单钉棒系统治疗骶髂关节骨折脱位生物力学和临床效果探究  [摘要]目的探讨单钉棒系统治疗骶髂关节骨折脱位的生物力学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具经甲醛溶液浸泡的成年尸体骨盆标本,其中,男性5具,女性5具,将其随机平均分为后路单钉棒固定组和骶髂螺钉固定组,进行生物力学实验,收集相关数据;选取骶髂关节骨折脱位患者5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后路单钉棒固定和骶髂螺钉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在相同的压力值下,骶髂螺钉固定组的位移明显大于后路单钉棒固定组(P0.05),具有可比性。1.1.2临床资料4选取本院2008年4月~2011年

2、4月收治的骶髂关节骨折脱位患者50例,所有患者均获得完整资料和长期随访。其中,男33例,女17例;年龄16~62岁,平均年龄(36.2±3.7)岁。分别因车祸、高空坠落、挤压伤等原因入院,根据临床症状体征,X线、CT及磁共振成像等影像学检查,诊断结果为骶髂关节骨折脱位合并腰骶结合部损伤者12例,L5横突骨折者17例,L5神经损伤者14例,极外侧椎间盘突出同时伴有钙化者3例,椎间盘突出游离型者3例,椎弓根峡部裂同时伴有极外侧椎间盘突出1例。创伤严重度评分(ISS)为20~52分,平均(26.2±0.8)分。将所有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其中,实验

3、组25例,对照组25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临床症状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1.2.1生物力学的研究1.2.1.1生物力学研究方法后路单钉棒固定组: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良好定位,明确S1椎弓根螺钉的钉入点,采用钝性锥子进行扩孔,根据扫描结果确定螺钉的直径及长度,将螺钉凝乳后,对髂骨后方内侧的软组织进行剥离,使进针点充分显露,然后采用探针沿着髂前上棘方向扩出通道,采用Schanz钉进行安装,塑形并安装连接棒,采用撑开器对骨盆的垂直、前后移位进行纠正[3-4]。骶髂螺钉固定组:取标本的髂前、后

4、上棘连线中后约1/3交点作为进针点,按照C型臂X线机的引导,采用导针缓慢通过髂骨及骶髂关节并直达S1椎体,注意不要超过S1中线。以上过程在透视下进行,密切观察导针位置,准确确认导针位置后,采用空心钻头沿导针进行钻孔,最后拧入适当长度和直径的空心松质骨螺钉[5]。1.2.2.2生物力学数据的测量4在结构、损伤、载荷及内固定位置上保持相同的前提下,将所有骨盆标本制作成实验力学模型,精度满足实验要求。将标本模拟人体站立姿势,固定于试验力学机上,双侧股骨干置于套筒内,确认固定牢固后,连接仪器。然后预加载3次,以达到消除关节间隙、骨发生松弛蠕变等时间影

5、响。实验载荷在0~1000N范围内分级进行加载,加载速度为2mm/min。测量当压力分别为200、300、400、500、600、700、800、900、1000N时标本的骶髂关节相应位移。测量结束后,通过极限载荷破坏实验,对标本的骶髂关节垂直方向位移情况、骨盆的轴向刚度情况及其极限位移、极限载荷、屈服位移、屈服载荷进行测量,由此评价后路单钉棒固定组和骶髂螺钉固定组的力学性能。1.2.2临床疗效的研究①实验组行后路单钉棒系统治疗:患者仰卧,采用常规气管插管进行全身麻醉,以患者腰背后的正中为切口,从一侧的棘突对骶棘肌及臀大肌的髂嵴附着部进行剖离

6、,使椎板和关节突关节暴露。在髂后上棘内上方髂嵴部切除宽深分别为1.54cm的骨块,形成骨槽,作为髂骨板间螺钉的植入点。于患者病变间隙的上下相邻节段放置椎弓根螺钉,同时咬除椎板及上关节突内侧的部分骨质、下关节突以及黄韧带,使硬脊膜囊和相邻节段的上下神经根以及病变节段的椎间盘充分暴露后,采用自制待导向四棱骨刀对纤维环及钙化的边缘部分进行剖开,夹除已经病变的椎间盘组织[6-7]。手术过程中使用带齿的刮匙对椎间隙上下终板下面的软骨进行刮除,在患者的椎间隙植入咬除的椎板骨粒同时进行夯实,在患者的椎体间嵌入已经修剪软骨面的关节突或放置椎间融合器,安装椎弓

7、根钉连接杆并加压固定。冲洗伤口并进行止血,放置引流管,逐层关闭切口。术后,应用抗生素进行常规治疗3~5d,引流量  1.3临床评价标准根据生物力学实验中载荷-位移、极限负荷、轴向刚度的相关数据对后路单钉棒固定组和骶髂螺钉固定组的力学性能进行评价。根据Matta等提出的影像评定标准[9],对骨折复位进行评估,优:≤4mm;良:5~10mm;可:11~20mm;差:>20mm。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4.0统计学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