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实践和探索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实践和探索

ID:6240705

大小:2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1-07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实践和探索_第1页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实践和探索_第2页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实践和探索_第3页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实践和探索_第4页
资源描述: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实践和探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实践和探索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自学能力;重点;思路;中心;提纲〔中图分类号〕G62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14)04—0077—01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教师传道授业的起步、过程和终结,学生学习成绩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自学能力。众所周知,笨鸟先飞,勤能补拙,说的就是课前自学和课后巩固的道理。笔者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几年的实践探索,既教给了学生一些学习语文的方法,又提高了语文的教学质量。下面,笔者就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训练学生的思维

2、能力,谈一谈自己的认识。一、抓住重点,理解课文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自学课文中的某个重点段落,然后集体讨论,最后教师深化指导,以“主”带“次”,理解全篇。如,在教学《詹天佑》这篇课文时,可以通过以下设计帮助学生完成自学:41.从解题入手,抓住重点。出示思考题:引导学生思考,从课题《詹天佑》中,猜测课文的主要内容,及詹天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2.编列提纲,理清层次。教师应引导学生自学课文,思考课文写了哪些事,课文开头交代了什么,是用哪些事例加以说明的。3.出示习题,指导练习。围绕下列问题引导学生自学课文重点:

3、(1)詹天佑是我国()的(),()铁路是在他的主持下修筑的。(2)当时社会环境如何?他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结果如何?(3)这篇课文的重点段落是哪一部分?这一部分说明了什么?4.自学课文,尝试讲析。教师可引导学生先按自学要求自学课文。然后分小组或同桌讨论,排疑解难,互相补充,准备作尝试性的讲解分析。最后让学生尝试分析课文重点,发挥想象,提出自己的看法。在学生评析时,教师应相机点拨,以加深拓宽,落实训练。二、抓住思路,理解课文对思路较明显的课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抓住文章思路的方法,去分析和理解课文。如,在教

4、学《渔夫的故事》一课时,笔者通过以下安排引导学生自学课文:41.审题,预测思路。(1)引导学生通过审题,猜测文章所表达的主要内容和重点。(2)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说出想通过文章知道的内容。2.感知课文,理清思路。通过练读,理清文章脉络。(1)引导学生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知道文章的写作顺序。(2)引导学生说出对“阅读练习与探究(三)”的看法。3.阅读分析,理解思路。教师激情朗读,学生自读体会,教师在教学时渗入必要的词句分析,提升学生的品味能力。三、抓住中心,理解课文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

5、课文中找出中心词或中心句,以此统揽全篇,读懂课文。如,在教学《草船借箭》一课时,可以通过以下设计帮助学生完成自学:1.初读课文,掌握课文大意。思考“草船借箭”的原因、经过及结果。2.找出中心词,统揽全篇。明确“草船借箭”这一事件的前因后果,直接让学生找出课文的中心词语——神机妙算,并理解“神机妙算”的意思。3.细读课文,抓住主线。引导学生思考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哪里,自学“借箭”一段时,启发学生找出第三天四更时的景色描写、诸葛亮与鲁肃的对话、借箭的巧妙调度等,还可以引导学生勾划出受箭时船头船尾的方向变化

6、。当堂讲解,集体评议。44.反复诵读,深挖开拓。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体味诸葛亮成竹在胸、足智多谋的气度和周瑜妒贤忌能、心胸狭窄的性格。四、抓住提纲,理解课文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列出课文的详细提纲,使学生凭借提纲深入理解课文,在学生讨论评议时相机诱导。如,在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通过以下设计帮助学生完成自学:1.初读课文,掌握课文内容。2.细读课文,编拟提纲。教师应先引导学生归纳每个自然段的提纲,后根据提纲写出段意,比较提纲和段意的区别,再交流讨论,充分评议、修改。教师从中点拨

7、,归纳学生反馈的信息,做针对性的重点讲解。3.结合提纲,学习写作方法,学会归纳小标题。好的小标题,从形式上说,既是文章的“眼睛”,又与课题有内在的联系;从内容上说,能紧紧围绕课文的中心概括出段意。语文教材中,每单元都有训练的侧重点。教学过程中,不论是精读篇目还是略读篇目,只要教师根据文章的特点,有针对性地为学生设计自学提纲,并持之以恒地坚持,就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编辑:马德佳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