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5g吡嗪酰胺片工艺改进

0.25g吡嗪酰胺片工艺改进

ID:6241609

大小:2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1-07

0.25g吡嗪酰胺片工艺改进_第1页
0.25g吡嗪酰胺片工艺改进_第2页
0.25g吡嗪酰胺片工艺改进_第3页
0.25g吡嗪酰胺片工艺改进_第4页
0.25g吡嗪酰胺片工艺改进_第5页
资源描述:

《0.25g吡嗪酰胺片工艺改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0.25g吡嗪酰胺片工艺改进  摘要:该品只对结核杆菌有杀灭作用,对其他细菌无抗菌活性。其抗结核杆菌作用的强弱与环境的pH密切有关,吡嗪酰胺pH5~5.5时抗菌活性最强;pH7时抗菌作用明显减弱。动物实验证实:该品能进入细胞内,与异烟肼合用,有明显协同作用,对处于酸性环境中的细胞外结核菌同样有效。该品仅在pH偏酸时有抗菌活性。0.25g吡嗪酰胺片在生产过程中,工艺处方的稳定性比较差,脆碎度和溶出度值不稳定,生产成本高,给生产带来很大困难。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对此品种的工艺处方进行改进和摸索,设计试验处方3个,通过对新老处方进行稳定性试

2、验考察对比,确定最佳生产处方。目的是既保证产品质量稳定可靠,又能降低生产成本。关键词:吡嗪酰胺、脆碎度、含量、溶出度、成本经过对辅料[1]筛选,确定不同处方组成,设计处方3个(老处方1个作为对比处方)。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2005年版二部附录XIXC原料药与药物制剂稳定性指导原则”药物制剂加速试验方法”,进行瓶包装加速试验。考察不同处方的脆碎度、含量、溶出度变化趋势,结合辅料成本情况确定最佳生产工艺处方。1试验处方与操作方法51.10.25g吡嗪酰胺片试验处方(以1000片计算)见表1。1.2方法1.2.1称量按试验处方量

3、称取物料,备用。1.2.2粘合剂制备按照粘合剂配置标准操作规程进行。1.2.3干混将处方量物料投入湿法混合颗粒机中,开搅拌Ⅰ速、制粒Ⅱ速混合180s。1.2.4制粒称取粘合剂加入湿法混合颗粒机中,开搅拌Ⅰ速、搅拌100s后开制粒Ⅱ速至250s,停机观察后出料。1.2.5干燥将湿颗粒投入到沸腾干燥机料仓中,进风温度设置为50℃,先开风机进风1min,待物料被吹起后,开加热开关,搅拌,干燥约10min后停机,抖袋,继续干燥8min,抖袋,停机。1.2.6筛分取出干颗粒用16目振荡筛过筛。1.2.7整粒将大于16目的颗粒用湿法整粒机整粒,

4、整粒筛网目数为10目,转数为500转/min。1.2.8批混将制得的颗粒及外加物料投入到三维运动混合机当中,开机转数为600转/min,混合10min出料,取样送检。1.2.9压片根据中间体含量设定片重,检测片重差异、崩解时限、脆碎度等指标。2加速试验方法52.1加速试验包装形式瓶包装。2.2瓶包装放入温度为(40±2)℃,湿度为75%±5%的加速试验箱中。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版二部附录XIXC原料药与药物制剂稳定性指导原则”试验中药物制剂加速试验的方法”,在0个月、1个月、3个月和6个月分别进行取样检验。3加速试验数据

5、统计与经济效益评价3.1加速试验外观、脆碎度、溶出度、含量考察数据3.1.1加速试验检验数据见表2。3.1.2加速试验检验数据分析见表3。3.1.3加速试验脆碎度、溶出度、含量变化趋势对比图见图1~图3。3.1.4讨论与分析3.1.4.1稳定性考察共提供4个处方,其中老处方1个,新设计试验处方3个。从0月到6个月的稳定性考察数据中可以看到:含量和外观上均未见异常变化,溶出度值均符合国家药典标准,脆碎度数值在可控范围内。3.1.4.2分析稳定性考察数据变化情况可以看出5脆碎度:处方一脆碎度平均数值最低,RSD值偏低;老处方脆碎度数值最

6、高。溶出度:处方一溶出度平均数值最高,RSD值最低;老处方溶出度数值最低。含量:四个处方含量变化无明显差异,均在98%以上,含量变化比较稳定,处方一RSD值最低。3.1.4.3从加速试验稳定性考察情况来看,处方一各项指标相对稳定。3.2经济效益评价3.2.1四个处方每万片辅料成本对比见表4。3.2.2讨论与分析3.2.2.1从以上四个处方的辅料成本对比情况来看,处方一辅料成本为每万片1.58元,在四个处方中最低,经济效益显著,老处方辅料成本最高。4结论从0.25g吡嗪酰胺片6个月加速试验数据中可以看出:加速试验过程中脆碎度、溶出、含

7、量以及外观情况均符合国家药典标准,但在质量稳定性方面存在差异。通过质量稳定性、生产工艺的可操作性和辅料成本几个方面综合考察、分析确认:处方一的组成科学、质量稳定、成本合理,能够满足产品质量及成本控制等方面的要求。建议采用处方一进行中试,并开展长期稳定性考察工作。参考文献:[1]周世明,郑云贵.预胶化淀粉在片剂生产中的应用[J].中国药学杂志,1994,29(4).[2]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M].二部.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附录176-178.5编辑/许言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