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沙障治沙造林技术探究

生物沙障治沙造林技术探究

ID:6243834

大小:2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1-07

生物沙障治沙造林技术探究_第1页
生物沙障治沙造林技术探究_第2页
生物沙障治沙造林技术探究_第3页
生物沙障治沙造林技术探究_第4页
生物沙障治沙造林技术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生物沙障治沙造林技术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生物沙障治沙造林技术探究  摘要:克什克腾旗沙化土地面积622617万m2,占全旗土地总面积的30.1%,为改变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的趋势,对流动沙丘采用生物沙障复合式造林技术,使其尽快恢复植被,起到固定沙丘的目的。生物沙障复合式造林技术适用于流动和半固定沙地的治理,试验区风蚀现象减弱、沙丘移动明显减缓,土地沙化得到控制,植被恢复迅速,生态恶化出现逆转,取得了一定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关键词:生物沙障复合式造林技术;固定沙地;效益中图分类号:S793.9文献标识码:A1克什克腾旗概况克什克腾旗位于N42°2

2、3′~44°15′,E116°21′~118°26′之间,总面积20673km2。属于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冬季漫长,夏季短促。年平均气温-2~5℃,无霜期60~120d,年降水量250~590mm,年蒸发量为1500~1900mm。植被由西向东依次为高原草原区、中部中山山地森林区、东部熔岩台地农作物区、西北及沿西拉沐伦河沿岸为广大沙地和流动、半固定沙丘。由于植被从西到东有明显的差异,所以形成的土壤类型也有一定的差异,主要有栗钙土、黑钙土、沙壤土和风沙土。2克什克腾旗沙地现状6克什克腾旗位于浑善达克沙地东

3、缘,全旗沙化土地面积622617万m2,占全旗土地总面积的30.1%,占全市沙化土地面积的32.5%,居全市各旗县区沙化土地面积之首。其中流动沙地9111万m2、半固定沙地86509万m2、固定沙地526669万m2、沙化耕地327万m2。由于气候的连年干旱加之人为不合理利用因素,致使该地区荒漠化日趋严重,植被稀疏低矮,农作物产量低而不稳,牧场草种低劣,产草量低,载畜量日趋降低;生态环境的恶化导致区域经济发展滞后,群众致富举步维艰,影响全旗环境、经济、社会协调、持续、稳定地发展。3项目实施目的全旗土地沙化程度指数

4、17.72,比全市平均水平10.00高出了7.72,居全市第2位。为改变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的趋势,本着治理、保护与利用并重,坚持“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统一规划、统一管护、分户经营”的原则,“带、网、片、乔、灌、草”相结合,对流动沙丘采用生物沙障复合式造林技术使其尽快恢复植被,起到固定沙丘的目的。克什克腾旗林业局抽调相关专业技术人员,通过几年试验研究,增加了乔灌混交、针阔混交的比例。为生物沙障复合造林营建的科学性、先进性、新颖性打下坚实的基础,充分发挥了生物沙障复合造林多功能防护林体系的作用。4技术措施64.1规划措

5、施在生物沙障复合造林技术研究中,结合项目区实际情况,恢复、治理与利用相结合,在流动沙地设置沙障采取4m×4m规格的网格,半固定沙地采用4m×6m或4m×8m规格的网格,垂直于主害风方向的带间距为4m。沙障树种为沙地榆、柠条、黄柳等,网眼内栽植云杉、樟子松、油松、柞树等适应沙地的乔木树种和山杏、沙棘、枸杞等经济树种,栽植株行距为2m×4m或4m×4m,造林选用Ⅰ级实生苗或容器苗。4.2种苗措施在充分利用优良乡土树种资源的基础上,加大新树种的引进、驯化和造林力度,以保证人工群落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在种苗使用上,坚持从

6、源头抓起,重点抓好种苗生产与工程项目区用苗的有效衔接;不断加大针叶树容器苗的使用强度,为项目区提供充足的良种壮苗。4.3造林措施大力调整林业结构,深化造林机制改革。在林种、树种结构调整上,大力营造针阔混交和乔灌混交林。在栽植过程中,应用座水返渗节水造林、覆膜造林和容器苗造林等先进林业适用技术。5效益分析5.1生态效益6通过工程建设,项目区内森林覆被率、植被盖度和生物量明显增加。据调查,项目区内林草覆盖率由原来的9%提高到25%;植物种类明显增加,原来的退化代表植物沙米、沙篷、百里香等被禾本科、菊科、豆科植物所代替

7、。植物种群由低劣类型向高层类型演替。在项目区内,野生动物进一步繁育,如野鸡、沙鸡、鹌鹑等数量明显增加。同时,工程建设有效控制了风蚀沙化的速度,使流动沙丘得到快速固定,生态效益非常显著。5.2经济效益5.2.1牧草增产价值估算生物沙障复合造林体系建成后,可保护牧场800.4万m2。近几年,由于封育,使牧草得到了修养生息之机,每平方米年产干草可达0.142kg,是对照区的5倍,每平方米年增加干草量为0.114kg,干草单价为0.5元/kg。年牧草增加价值为45.6万元。总增产干草量=总面积×每平方米增产;总增产干草量

8、=800.4万m2×0.114kg/m2=91.2万kg;总增加价值=总增产干草量×干草单价;总增加价值=91.2万kg×0.5元/kg=45.6万元。5.2.2木材价值估算复合造林乔木林40a达到工艺成熟,通过产材计算,木材总价值可达到772.7万元。6每立方米产木材=每立方米株数×蓄积=0.063×0.0743=0.00468m3;总产木材=总平方米数×每平方米产木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