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心理学章节复习笔记.doc

教育学心理学章节复习笔记.doc

ID:62439541

大小:52.00 KB

页数:36页

时间:2020-02-27

教育学心理学章节复习笔记.doc_第1页
教育学心理学章节复习笔记.doc_第2页
教育学心理学章节复习笔记.doc_第3页
教育学心理学章节复习笔记.doc_第4页
教育学心理学章节复习笔记.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育学心理学章节复习笔记.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重点提示  统观近几年全国各省的教师资格认证教育心理学考试,本章的考查重点是:  (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2)教育心理学在实际教学中的作用。  (3)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考纲链接  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广义。教育心理学是指研究教育实践中各种心理与行为规律的科学。它既包括学校教育心理学,也包括家庭和社会教育心理学。  (2)狭义。教育心理学专指学校教育心理学,即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教育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2、  3.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1)学习与教学的要素(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等)。(2)学习与教学的过程(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  4.教育心理学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1)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一方面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另一方面有助于教师对教育现象形成新的科学认识。  (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一方面为实际教学提供一般性的原则或技术;另一方面有助于使教师的工作符合自身的教学心理及学习者的学习心理,从而优化教学工作。  (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利用教育心理学原理,教师不仅可以正确地分析、了解学生,而

3、且可以预测学生将要发生的行为或发展的方向,采取相应的干预或预防措施,达到预期的效果。  (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教育心理学不仅为实际教育活动提供一般性的理论指导,也为教师参与教学研究提供可参照的丰富例证。  5.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1)观察法:也称自然观察法,它是在教育过程中直接观察并记录个体某种心理活动的表现或行为变化,从而对学生心理进行了解。  (2)实验法:在控制的条件下,以引起被试的某些心理现象的变化,来研究此种变量的变化对其他变量影响的方法。主要有自然实验法和实验室实验法。  (3)调查法:以被调查者所了解或关心的问题为范围,预先拟定

4、问题,让被调查者自由表达其态度或意见的一种方法。  (4)个案研究法:收集单个被试的资料以分析其心理特征的方法。  (5)教育经验总结法:指教育工作者对平时自己工作经验作出的总结。  6.教育心理学在西方的发展历程:  (1)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一专著奠定了科学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基础,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名称和体系从此确立。(2)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末)。(3)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末)。(4)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  7.布鲁纳总结教育心理学十几年来的成果表现在以

5、下四个方面:主动性研究,反思性研究,合作性研究,社会文化研究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重点提示  统观近几年全国各省的教师资格认证教育心理学考试,本章的考查重点是:  (1)心理发展及学生心理发展基本特征。  (2)认知发展的阶段论;认知发展与教学的关系。  (3)中学生的人格的发展;自我意识的发展。  (4)学生的认知差异及其教育含义。  (5)学生的性格差异及其教育含义。  考纲链接  1.心理发展的含义: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整个死亡的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2.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发展的定向性与顺序性;发展的不

6、平衡;发展的个体差异性。3.个体心理发展的阶段划分:(1)乳儿期(0~1岁);(2)婴儿期(1~3岁)相当于先学前期;(3)幼儿期(3~6、7岁)相当于学龄前期;(4)童年期(6、7岁~11、12岁)相当于学龄初期;(5)少年期(11、12~14、15岁)相当于学龄中期;(6)青年期(14、15~25岁)相当于学龄晚期;(7)成年期(25~65岁);(8)老年期(65岁以后)。  4.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1)少年期心理发展的特点:少年期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整个少年期充满着独立性与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的矛盾。在这一时期,抽象逻辑思维已占主导地位。(2

7、)青年初期心理发展的特点:这是个体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性上向成人接近的时期。智力接近成熟、抽象逻辑思维向“理论型”转化,开始出现辩证思维,与人生观相联系的情感占主要地位,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有了深刻的发展,形成理智的自我意识,但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仍面临分裂危机。意志上有时也会出现与生活脱节的幻想。  5.中学生心理发展的教育含义:(1)关于学习准备。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2)关于关键期。关键期是一个时期。在此期问,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