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排放标准多层次设定能力研究

中国汽车排放标准多层次设定能力研究

ID:6246154

大小:2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1-07

中国汽车排放标准多层次设定能力研究_第1页
中国汽车排放标准多层次设定能力研究_第2页
中国汽车排放标准多层次设定能力研究_第3页
中国汽车排放标准多层次设定能力研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国汽车排放标准多层次设定能力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国汽车排放标准多层次设定能力研究  摘要:以影响机动车排放的主要动力零部件的企业研发能力为例,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组织的行业专家评价与数理计算结合,分析出我国汽车排放标准设定能力基础知识3个不同层次标准基础设定能力的优劣之处。关键词:汽车排放标准;设定能力;变异系数法;多层次中图分类号:C931;U4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409(2014)02-0037-05一、引言按照国际通行标准设定规律,培育中国汽车排放标准的设定能力,对于制定中国汽车排放技术研发战略有十分重要的意义。Blind认为技术标准设定是企业内部研发成果的外部延伸[1];David和Leip

2、onen认为技术标准设定也是技术研发领域的重要技术创新活动的重要部分[2,3]。技术标准设定能力是以技术领域本身的研发能力为基础4[4],以技术联盟的战略需要为手段[5]。Carl[6]、Niklas[7]则从排放技术路线揭示排放标准设定所必须的专利技术及研发方法。[JP3]上述文献从标准设定本身的发展规律或者从排放技术的发展路径论述了汽车排放标准设定路径,而将技术标准设定规律用于具体的排放标准设定能力研究的文献却不多见。[JP3]本文通以内燃机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技术标准设定能力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发动机关键零部件的研发能力分析间接地研究我国汽车排放标准的不同层次设定能力的短

3、处,尤其是与国外的差距,为我国排放技术研发战略的制定及排放标准研发标准设定能力的培育方向提供理论思考。二、技术标准基础设定能力及相应层次技术标准设定是从企业内部的技术标准研制到技术标准被市场接受的过程。Onller[8]根据技术标准的设定阶段阐述了技术标准设定在不同阶段的企业能力;Jakobs根据电信网络服务技术标准的特点提出了两层级技术使用者理念[9];Hanseth从技术标准演进过程阐述了技术标准演进的三层面模型,提出标准化活动的重心遵循由基础技术标准产生层面向中间技术标准及应用和技术标准服务层面演进的规律[10,11]。按照上述技术标准设定规律,本文将中国汽车排放标准

4、设定能力分为:①基础技术标准设定能力;②技术标准形成能力;③技术标准应用能力。(一)基础技术标准产生能力学术界已经广泛认可技术标准可分为法定标准(DeJureStandards)和事实标准(DeFacto4Standards)。事实标准通过市场过程产生;法定标准是指由政府及授权的标准化组织或国际标准化组织根据正式的程序经过计划、开发和核准最后制定或确认的技术标准[12]。Krechmer提出知识产权是技术标准设定的关键[13];王黎萤等明确指出技术标准需要企业内部研发能力作为依托[14]。从上面的论述中可以归纳出企业技术标准设定能力是以企业知识产权资源为基础的,其中可以度量

5、的两个最重要因素为:基础知识产权库(专利池);技术变革能力(技术细节、设计能力),运用企业物质资源产生技术变革的能力。(二)技术标准形成能力企业技术变革和专利制度促进了企业技术模块化分工[15],模块化产品分工要求技术分工标准化,将某些复杂系统遵从一定的规则分解成多个相互联系的半自律性子系统的过程实行[16]。这种功能化的技术规范就是技术变革的结晶——技术标准[17],以实现企业规模生产和产业链分工的有机兼容[15]。从上面的论述中可以看出:模块的技术功能可以形成标准化产品,这种模块化的技术规范形成了企业技术变革的知识细胞。这种知识细胞的集中体现为产品技术知识库。比如汽车产

6、品开发数据库。(三)应用能力:联合开发能力4技术变革的先进性和兼容性是形成技术标准至关重要的因素[18],[JP3]拥有模块化技术标准的企业通过技术市场和产品市场的交互作用,构建产品技术发展的依赖路径[19]。从上面的论述可以看出,模块化的技术功能和技术规范促成了标准化的产品,这种技术规范通过产品延伸到整个产业链中,[JP3]作为中间产品制造者通过各种类型的联盟形式有偿使用其他企业技术标准,共同开发市场需要的产品。三、研究方法由于标准设定能力基础知识设计内容属性各不相同,本文分别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评价。对于基础技术标准设定能力、技术标准形成能力采用图表对比的方法。技术标准应

7、用能力由于各个指标间差异很大,借用绩效评估的手段,采用变异系数法根据各指标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各指标提供的信息量设定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然后确定各个指标的总贡献率,通过各个指标的贡献率确定相应指标优劣。这种方法主要由以下3个步骤组成。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