湍流模型下堆叠芯片温度场研究

湍流模型下堆叠芯片温度场研究

ID:6248177

大小:2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1-07

湍流模型下堆叠芯片温度场研究_第1页
湍流模型下堆叠芯片温度场研究_第2页
湍流模型下堆叠芯片温度场研究_第3页
湍流模型下堆叠芯片温度场研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湍流模型下堆叠芯片温度场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湍流模型下堆叠芯片温度场研究  摘要:风扇散热的原理是较冷空气流过芯片或PCB板时,通过热对流方法吸收芯片发出的热,变成较热的空气流出,从而达到驱散芯片间热空气的目的。当堆叠在一起的芯片之间有空气匀速流过,且速度[v]较大时,芯片的散热方式主要是热对流,而热传导、热辐射等散热方式可以忽略不计。通过模拟匀速流动的空气在堆叠芯片中流过的情景,建立了堆叠芯片和匀速流动空气的模型,结合热力学理论,分析了空气流动时板的吸热和温度变化情况,得到了空气匀速流过时堆叠芯片间温度均匀变化的结论,为堆叠芯片的散热提供了理论依据。关键词:堆叠芯

2、片;匀速空气流动;热分析;散热;热对流中图分类号:TN710?34;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73X(2014)05?0134?030引言4现代电子产品正朝着轻、薄、短、小的趋势发展,随着电子元器件的集成度越来越高,其发热密度也越来越高,相应地电子产品的过热问题也就越来越被关注。如果在电子产品设计过程中不注重散热的设计,元件产生的热流就不能得到很好的控制,最终将给产品工作可靠性带来一定的影响,造成元器件工作不稳定甚至失效。特别是在PCB板元器件布置过程中,热分布问题尤为重要[1?3]。目前大多采用有限元

3、法分析堆叠芯片的散热问题,文献[4]采用有限元和热网络法,分析了堆叠芯片的结构材料、芯片尺寸、导热系数及传热途径等问题;文献[5]采用最小边界法处理堆叠芯片的边界条件,分析了芯片的热分布;但是,基于湍流模型的热分析还鲜有人研究。本文通过模拟匀速流动的空气在堆叠芯片中流过的情景,建立了堆叠芯片和匀速流动空气的模型,并结合热力学理论,分析了空气流动时板的吸热和温度变化情况,从而得到空气匀速流过时堆叠芯片间温度均匀变化的结论,为堆叠芯片的散热提供了理论依据。1风扇散热基本原理风扇发出较冷空气(一般为外界温度),进入堆叠芯片间隙通

4、道。由于发热芯片的温度高于外界温度,其热量将通过热传导方式传递给流动空气。流动空气吸收热量后,变成较热空气流出芯片间隙通道,发热芯片的温度因此而降低[6?8]。2堆叠芯片与湍流空气模型的建立5结论4本文通过模拟匀速流动的空气在堆叠芯片中流过的情景,建立了堆叠芯片和匀速流动空气的模型,结合热力学理论,分析了空气流动时板的吸热和温度变化情况,得到了空气匀速流过时堆叠芯片间温度均匀变化的结论,为堆叠芯片的散热提供了理论依据。参考文献[1]黄艳飞.基于热可靠性的PCB板电子元件优化布局方法研究[D].镇江:江苏大学,2006.[2

5、]王欣.热源温度场叠加法在薄壁结构热分析中的应用[J].中国空间科学技术,2006(3):64?67.[3]汪仁和,李晓军.冻结温度场的叠加计算与计算机方法[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2003,23(1):25?29.[4]张玮.芯片堆叠中散热分析方法研究[D].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5]余慧,吴昊.一种堆叠式3DIC的最小边界热分析方法[J].电子学报,2012,40(5):865?869.[6]马忠辉,孙秦,王小军,等.热防护系统多层隔热结构传热分析及性能研究[J].宇航学报,2003,24(5):543?

6、546.[7]HAENSCHW.Whyshouldwedo3Dintegration[C]//Proceedingsof2008DesignAutomationConference.Anaheim,USA:ACM/IEEE,2008:674?675.[8]BAUTISTAJ.Tera?scalecomputingand4interconnectchallenges[C]//Proceedingsof2008DesignAutomationConference.Anaheim,USA:ACM/IEEE,2008:665?66

7、7.[9]JOYNERJW,MEINDLJD.Opportunitiesforreducedpowerdissipationusingthree?dimensionalintegration[C]//Proceedingsof2002InternationalInterconnectTechnologyConference.Burlingame,USA:IEEE,2002:148?150.[10]何瑜.Flotherm在电子设备热分析的应用[J].电子质量,2008(1):128?130.[11]谢德仁.电子设备热设计[M

8、].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89.[12]马良栋,张吉礼.不同旋转轴对矩形通道内湍流与换热影响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10,50(6):48?50.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