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八下语文古文复习.doc

苏教版八下语文古文复习.doc

ID:62495639

大小:33.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2-27

苏教版八下语文古文复习.doc_第1页
苏教版八下语文古文复习.doc_第2页
苏教版八下语文古文复习.doc_第3页
苏教版八下语文古文复习.doc_第4页
苏教版八下语文古文复习.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苏教版八下语文古文复习.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八(下)古文复习练习  复习目标:  1、疏理积累常用文言词汇、句式  2、正确理解、翻译语句  3、理解课文内容注:欲知答案,可全选文字后,选择字体为黑色,答案立现。复习内容:  马说韩愈  一、通假字  1、才美不外见:“见”通“现”,表现。2、食之不能尽其材:通“才”,才能。  3、其真无马耶:“邪”通“耶”,表示疑4、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通“饲”,喂养。  二、词语活用:  ①祗辱于奴隶人之手:辱,辱没。②一食或尽粟一石:尽,吃尽。  ③策之不以其道:策,鞭打,驱使。③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千里,行千里。  ④食之不能尽其材:尽,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尽

2、,竭尽。  三、一词多义:  ①虽有千里之能助词,译为的马之千里者不译,定语后置的标志,;  策之不以其道代词,它,代千里马鸣之而不能通其意不译,补充音节,。  ②食不饱吃食马者通“饲”,喂,  ③执策而临之名词,鞭子策之不以其道动词,鞭打,。  ④不以千里称也用策之不以其道按照  ⑤安求其能千里也能够虽有千里之能能力  ⑤策之不以其道它的,代词其真无马耶表反问语气,难道  其真不知马也!表推测语气,恐怕  四.翻译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五、课文内容理解  1、.本文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论述的是识别和

3、发现人才的问题。作者将人才比做“千里马”,将慧眼识才者比作“伯乐”,将愚妄浅薄的统治者比做“食马者”,阐述了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原因,对不能知人善任的昏庸统治阶级进行了嘲讽和鞭挞,巧妙地发挥了针砭时弊的作用。  2、表示作者观点的句子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文中揭示千里马悲惨命运的句子是“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的句子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3.文中“呜呼”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请你结合文本加以分析。(2分)  蕴含着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懑;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痛恨。  4、千里马只有靠伯乐的慧眼才能被发现吗?谈谈你的

4、看法。  一方面要有千里马的才能,还要善于抓住机遇,也离不开伯乐的赏识  5、如果想成为“千里马”,你认为最需要的主观和客观条件各是什么?请结合文本与现实生活谈谈看法。(4分)  主观条件:把握机遇,自强不息;客观条件:适合成长的环境,识才爱才用才的伯乐。  6.如果你是一匹“千里马”,而尚未被“伯乐”发现,你该怎么做?(2分)  答:示例一:我要毛遂自荐,主动展示自己的才能。示例二:我要努力完美自己,做得更好。示例三:要做到心态平和,相信是金子总会发光。    陋室铭  一、古今异义  无丝竹之乱耳丝竹:古义为“管弦乐器”,文中指奏乐的声音  无案牍之劳形古义为“身体”

5、;今义为“形状、样子”  二、活用词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名:名作动词,闻名,出名。  苔痕上阶绿上:名词作动词,长上。  无案犊之劳形劳: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劳累。  三、句子翻译  孔子云:何陋之有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四、一词多义  1、斯是陋室是吾剑之所从坠  2、何陋之有无丝竹之乱耳  五、课文内容理解  1.用原文语句回答问题。  ①表现室主人交往之雅的语句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②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惟吾德馨  2.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描写陋室的?  陋室的环境、陋室中的人和陋室的

6、生活三个方面  3.下面对选文内容和写法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D)(3分)  A.本文托物言志,以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对高洁情操的追求。’  B.选文在描写“陋室”时,重点突出了“陋室”环境之清幽宁静和室内主人生活情趣之高雅。  C.文中的“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表明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鄙弃。  D.作者在结尾处引用孔子的话,意在表明只要环境清幽宁静,生活闲适,“陋室”就不陋。  4.选出理解不正确的一项(C)  A.“龙”和“仙”是比喻道德高尚的人。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渲染了居室恬静的气氛。  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表现了作者对知识分子的歌

7、颂,对无学问之人的鄙薄。  D.“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反映了室主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弃。  5.文中说“斯是陋室”,而结尾却说“何陋之有”,到底这屋子陋还是不陋呢?  从建筑和室内布置看是简陋的,但由于屋主人品德高尚,所以这小屋就不显得简陋了  6.请你引述典型例子,谈谈你对“唯吾德馨”一句的理解和感悟。(2分)      7.“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对于作者这种交友方式,你有什么看法?(4分)  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示例①:这种交友方式可取,我们就是要与那些有知识有学问的人交往,这样才能不断进步。示例②:这种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