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古籍编撰活动中编辑思想

论古籍编撰活动中编辑思想

ID:6255017

大小:54.00 KB

页数:30页

时间:2018-01-08

论古籍编撰活动中编辑思想_第1页
论古籍编撰活动中编辑思想_第2页
论古籍编撰活动中编辑思想_第3页
论古籍编撰活动中编辑思想_第4页
论古籍编撰活动中编辑思想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古籍编撰活动中编辑思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论古籍编撰活动中编辑思想摘要:古籍四部编撰的内容和形式都蕴含了大量的编辑思想。经部列为四部之首,与其说是统领作用的原因,不如说是对它“经天地、纬阴阳、正纪纲、弘道德”的认定,传承经学、弘扬儒家的思想十分鲜明。无论官修史书还是私人撰史,史书编撰体裁之纪传体、编年体、纪事本末体和历代政治制度类史籍的编写方法都力求真实、客观、公正。子部类目在各古籍分类法中的位置上下动荡,或紧跟经部,或在史部之后,反映出各朝代及目录编辑者对子部书籍地位重要性认识的态度。历代文编的编辑思想集中体现在文籍之内容、文编篇章之选择和对笔记小说的充分肯定等方面。图书形制、不同载体材料以及插图等也都成为表达编辑思想的

2、重要方法。关键词:古籍;编撰活动;编辑思想中图分类号:G23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5242(2012)02-0143-0930思想的意义在于让人们懂得如何利用总结得出的规律来理性的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编辑思想在文籍中的运用即是它价值的实现。从某一方面来说,有公开出版物就有编辑思想,编辑思想在出版物中无处不在。只不过有的思想清晰明确,有的思想粗疏含糊,有的思想隐蔽一些,有的思想则更为张扬一点。编辑思想是编辑观念的集中体现。编辑观念则是人们对编辑工作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和社会文化活动的一般看法和基本观点。研究中国古代编辑思想要建立在对编者及所编作品研究的基础之上,既要

3、看到相同背景下共性的指导思想,也要承认编辑思想归根结底是人的思想,有丰富性和独特性。具体到每一位编辑的编辑思想,是指他对编辑工作的性质、特点、规律、作用、运作过程以及与作者、读者关系等的一般看法。编辑思想家是对客观现实的认识有独创见解并能自成体系的人。编辑思想体系是由若干关于编辑工作意识或编辑出版思想构成的一个整体。30关于中国编辑思想史的研究大多以个体为主,或讨论一本书的编辑体例,或研究某一朝代的编辑思想,或分析某一编辑家的特色等。上个世纪80年代,胡光清先生曾在《编辑之友》上发表过《中国古代编辑活动和编辑思想的一般特点》、《中国古代编辑发展历程》以及“中国古代编辑思想史论”系列

4、文章,对古代编辑思想进行过比较系统的研究,产生过比较大的影响。吴道弘先生也曾提出将编辑史与编辑思想结合研究的观点。但由于中国编辑思想博大精深,古代典籍浩如烟海,研究的空间和前景非常大。本文拟从古代文籍的内容与形式两方面分析蕴含其中的编辑思想,以期引起大家对该领域研究的关注。一、文籍内容、性质、类别是历代编辑思想展示的凝聚点自有文字以来,中国历朝历代文籍汗牛充栋,卷帙浩繁,内容丰富,包括政治、经济、民族、语言、文学、艺术、史学、哲学、法学、外事、科技、农学、医学、方志、民俗、谱牒以及宗教经典等。从一般文字记录到正式图书出版自有必然性和内在联系。从单本文籍到某类典籍,内容、体裁、类别上

5、都可反映出一定的编辑思想,即为什么会产生此类文籍,为什么会出现此类图书,为什么会采用此种编撰方法,等等。按四部分类法,经、史、子、集各类文献构成了中国历代编撰的文籍,其中蕴含着古代各族人民在生活实践中不断积累起来的宝贵经验教训及其卓越思想、文化、艺术的创造才能。四部分类之所以将“经”列为四部之首,既有着在分类法中使之起到统领作用的原因,更是因为经部图书可以“经天地、纬阴阳、正纪纲、弘道德”。而编撰经部图书,后者无疑是其重要的指导思想。30《后汉纪》与《汉纪》“立典有五志”的编辑思想不同,强调“通古今而笃名教”。在《后汉纪·自序》中说道:“丘明之作,广大悉备。史迁剖判六家,建立十书,

6、非徒记事而已,信足扶明义教,网罗治体,然未尽之。班固源流周赡,近乎通人之作;然因籍史迁,无所甄明。荀悦才智经纶,足为嘉史,所述当世,大得治功已矣。”在此,袁宏分别对《左传》、《史记》、《汉书》和《汉纪》进行了分析评论,但认为它们对于“名教之本,帝王高义,韫而未叙”,即从“笃名教”的编辑思想出发它们是有差距的,因而“今因前代遗事,略举义教所归,庶以弘敷王道”。(一)经部:传承经学、弘扬儒家的编辑思想30孔子整理的《易》、《书》、《诗》、《礼》、《乐》、《春秋》“六经”是经书出版的滥觞。在秦朝末年,《乐》虽遭亡佚,“六经”不幸成了“五经”,但并没影响该部图书在其后书籍出版中的主要地位,

7、经类书籍出版在整个封建社会里一直占据着绝对的中心位置。汉武帝刘彻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指导下,极力推崇儒家学说,儒家经典上升为社会统治思想,更推动了经书编撰与出版。随后,《礼》一分为三,《周礼》、《仪礼》、《礼记》在社会上出现。为了深入阐发《春秋》微言大义,又产生了“左氏”、“公羊”、“谷梁”三传,经书由“五经”发展成为“九经”。东汉熹平四年(公元175年),用刻石的方法向天下人公布经文范本,订误正伪,平息纷争,64块“熹平石经”公开“出版”,成为儒家经典教材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