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能力与安徽制造业的发展

核心能力与安徽制造业的发展

ID:6262001

大小:234.0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8-01-08

核心能力与安徽制造业的发展_第1页
核心能力与安徽制造业的发展_第2页
核心能力与安徽制造业的发展_第3页
核心能力与安徽制造业的发展_第4页
核心能力与安徽制造业的发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核心能力与安徽制造业的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核心能力与安徽制造业的发展潘林作者简介:潘林(1960.2-),男,安徽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农业经济、经济统计。论文摘要自90年代普拉哈拉德和哈默提出核心能力理论以来,掀起了核心能力研究热潮,至今方兴未艾。尽管我们可以从经济学或管理学的抽象理论上来研究核心能力的定义、特征、因素以及各种因素之间的内在关系,获得对于核心能力的理论理解和解释,但是核心能力毕竟首先是一个现实和具体的经济现象。只有在一定的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中,核心能力才会真实地表现出来,才会有现实意义。本文试图从核心能力的理论、应用和实践的结合上,探讨如何发展安徽的制造业。关键词核心能力,制造业,发展一、理解

2、核心能力㈠核心能力理论的提出20世纪80年代,波特的产业结构分析理论开创了研究企业竞争的先河,在其代表作《竞争战略》、《竞争优势》中,把传统的产业组织理论框架(市场结构——行为——绩效)与企业战略问题研究相结合,确立了“产业与竞争分析——一般竞争战略——获取和维持竞争优势”的企业管理基本框架。参阅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1997。但波特的理论似乎过于强调企业竞争的外部环境——产业结构和市场力量,而忽略了企业的特质,仍将企业作为一个“黑箱”20处理。这常常诱使企业进入一些利润较高但缺乏营运经验或者与主业不相关的产业,导致企业战略的盲目多元化。更为致命

3、的是,Rumelt(1991)指出,产业内的利润差异比产业间的利润差异还要大。R.P.Rumelt(1991),HowMuchDoesInduseryMatter?,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Vol12(3),PP167—185.也就是说,波特的理论不能解释:为什么同样处于有吸引力的产业,有的企业赢利而有的企业却亏损甚至破产呢?也许正是在这一背景下,1990年美国密歇根大学商学院教授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和伦敦商学院教授哈默(G.Hamel)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企业核心能力》(Thecorecompetenceoftheco

4、rporation)一文,提出企业战略上的成功来源于它们在发展过程中的核心能力。这标志着核心能力(又译,核心竞争力)理论的正式提出。文章发表以来,有关核心能力的研究已经成为企业管理学、经济学的一个研究热点。一项文献分析表明,在20世纪90年代,普拉哈拉德与哈默的“企业核心能力”分别被收录于SCI、SSCI&HCI中的533篇文献所引证。具体参阅张炜:“核心竞争力辩析”,《经济管理》2002(2).。引证该文献论文大多发表在被SSCI列为核心管理期刊上。陈劲、王毅、许庆瑞:“国外核心能力述评”,《科研管理》1999年第5期。在我国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曾被《世界经理人文摘》杂志评为在过

5、去10年中对中国有巨大影响的10大管理实践之首。㈡核心能力的定义和特征虽然世界各国诸多专家学者都对核心能力的定义、特征、范围和作用等作了诸多研究,取得了瞩目的成果。但仍难以达成一致,或给出统一定义。普拉哈拉德与哈默把“核心能力”定义为“是组织中的集体学习,尤其是如何协调多种多样的生产技术以及把众多的技术流一体化”。他们在进一步描述核心能力时用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树型”20理论。他们将企业比作一棵大树,企业的最终产品是果实,最终服务是树叶,树枝是结合产品与服务的战略业务单位,树干是核心产品,而为整棵树提供养分,维系生命,稳固树身的根部就是核心能力。而麦肯锡管理顾问公司提出:“核心能

6、力是某一组织内部一系列的技能和知识的结合,它具有使组织的一项或多项业务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的能力”。我国学者陈劲、王毅和许庆瑞三位通过把繁杂的定义和范围加以分析归类,总结出国外有关核心能力的主要观点,并将其归结为八大类——整合观、网络观、协调观、组合观、知识载体观、元件构架观、平台观和技术能力观等。各种观点侧重点不同,各有千秋。金碚:《竞争力经济学》,第435页,广东经济出版社,2003年5月。虽然对核心能力的概念的理解各种各样,但对核心能力的特征的理解却大同小异。企业核心能力的特征,实质上是企业能力理论的一般逻辑推理,它表明核心能力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核心能力至少具有以下几

7、个方面的特征:一是用户价值性。核心能力首先必须特别有助于实现用户所看重的价值,并且它还能使企业比对手更好更快地实现用户看重的价值。惟有能始终把用户需求放在第一位的企业才能获取核心能力。二是独特性。企业任何一种单一的能力都有可能被对手模仿或复制,但企业核心能力是在一定文化基础上企业各种能力整合的结果,往往难以直接比较和直接计量,因而是不可交易、难模仿和难替代的独特的优势因素。三是延展性。企业核心能力如果运用得当,能为企业拓展多种产品或服务市场提供动力,使企业在竞争中获胜。㈢核心能力的意义20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