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膜法水处理技术.docx

全膜法水处理技术.docx

ID:62718139

大小:23.07 KB

页数:22页

时间:2021-05-17

全膜法水处理技术.docx_第1页
全膜法水处理技术.docx_第2页
全膜法水处理技术.docx_第3页
全膜法水处理技术.docx_第4页
全膜法水处理技术.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全膜法水处理技术.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全膜法水处理技术这是我看到的比较全面的介绍全膜法水处理的文章,大家可以学习一下.第四章膜法水处理膜分离法是利用选择性透过膜为分离介质.当膜两侧存在某种推动力(如压力差、浓度差、电位差)时,使溶剂(通常是水)与溶质或微粒分离的方法。一般包括电渗析、反渗透、超滤、扩散渗析等,其中的反渗透、超滤相当于过滤技术。用选择性透过膜进行分离时,使溶质通过膜的方法称为渗析;而使溶剂通过膜的方法则称为渗透。电渗析法是以电位差为推动力的膜分离法,用于从水溶液中脱除离子,主要用于苦咸水脱盐或海水淡化。其膜是导电膜,即阳离子

2、交换膜和阴离子交换膜。以压力差为推动力的膜分离法,根据溶质粒子的大小及膜的结构性质(超滤膜、纳滤膜、反渗透膜等),又可分为超滤、纳滤、反渗透等。反渗透法可用于溶剂的纯化和溶液浓缩。反渗透法大部分应用于水的纯化.主要是苦咸水脱盐或海水淡化。反渗透法的另一个重要应用为制备高纯水。膜是分离技术的核心。膜材料的化学性能、结构对膜分离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般是高分子材料制成的膜,有纤维素膜、芳香聚酰胺类膜、杂环类膜、聚砜类膜、聚烯烃类膜和含氟高分子膜等。膜分离法的特点:①不发生相变、常温进行、适用范围广(有机物

3、、无机物等)、装置简单、易操作和易控制等。②膜法水处理具有适应性强、效率高、占地面积小、运行经济的特点。所以,国内外已把电渗析法、反渗透法或膜分离法与离子交换相结合的方法应用于锅炉水处理。第一节电渗析电渗析是膜分离技术的一种,它是在直流电场作用下,以电位差为推动力,利用离子交换膜的选择透过性,把电解质从溶液中分离出来,从而实现溶液的淡化、浓缩、精制或纯化的目的。电渗析的进展:对电渗析基本概念的研究始于20世纪初,采用动物皮、膀胱膜或人造纤维、羊皮纸等进行实验室研究,但无工业应用价值;随着合成树脂的发展

4、,1950年,朱达试制出具有高选择性的阴、阳离子交换膜后,才奠定了电渗析技术的实用基础;1954年美、英等国将电渗析首先用于生产实践中,淡化苦咸水、制备工业用水和饮用水。此后,电渗析技术逐步引入中东和北非。1959年起,前苏联也开始研究和推广应用。日本主要利用电渗析法浓缩制盐,1969年日本国内食盐有30%是用离于交换膜电渗析法生产的,1970年才将电渗析技术用于苦咸水淡化。、电渗析基本原理及过程1.渗析过程(1)渗析的原理渗析是最早被发现和研究的一种膜分离过程,它是一种自然发生的物理现象。当两种不同

5、浓度的盐水用一张渗析膜(半透膜或离子交换膜)隔开时,浓盐水中的电解质离子就会穿过膜扩散到稀盐水中去,这种过程称为渗析过程,亦称扩散渗析。渗析过程的推动力是浓度梯度,因此又称浓差渗析。图4-1渗析过程示意图图4-2浓差渗析回收酸渗析过程是缓慢进行的,随着盐分浓度梯度的降低.盐的扩散也逐渐减少,直到膜两边浓度相同,建立了平衡,盐分的迁移也就完全停止。(2)渗析的应用①血液透析②从酸碱废液中回收酸碱。浓差渗析回收酸见图4-2。料液中由于H2SO4和FeSO4的浓度高,其中Fe2+、H+、SO42-均有向渗析

6、液H20中扩散的趋势,由于使用阴离子交换膜作渗析膜,因此理论上阴膜只允许SO42-透过膜进入渗析液,而H+离子由于水合离子半径小,迁移速度快,故也能透过膜迁移到渗析液中。H+和1/2SO42-等摩尔透过膜,以保持溶液的电中性。但是Fe2+离子则不透过阴膜。经过一段时间的渗析后,料液中的H2SO4即进入渗析液中,实现了FeSO4和H2SO4的分离,即可实现回收废硫酸的目的。1.电渗析过程电渗析过程是电解和渗析扩散过程的组合。电渗析制取淡水的基本过程:利用离子交换膜的选择透过性,即阳膜理论上只允许阳离子通

7、过,阴膜理论上只允许阴离子通过,在外加直流电场作用下,阴、阳离子分别往阳极和阴极移动,它们最终会于离子交换膜,如果膜的固定电荷与离子的电荷相反,则离子可以通过,如果它们的电荷是相同的.则离子被排斥,从而可以制得淡水。电渗析运行时可能发生的过程见图4-3。图4-3电渗析运行时可能发生的过程(1)反离子迁移离子交换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反离子迁移是电渗析运行时发生的主要过程,也就是电渗析的除盐过程,反离子迁移效应大于0.9。(2)同名离子迁移与膜上固定基团所带电荷相同的离子穿过膜的现象。即浓水中阳离子穿过阴膜

8、,阴离子穿过阳膜,进入淡室的过程,就是同名离子迁移。这是由于离子交换膜的选择透过性不可能达到100%。当膜的选择性固定后,随着浓室盐浓度增加,这种同名离子迁移影响加大。(3)电解质浓差扩散由于膜两侧溶液浓度不同,在浓度差作用下,电解质由浓室向淡室扩散,扩散速度随浓度差的增高而增大。(4)水的渗透在电渗析过程中,由于淡室水浓度低,基于渗透压的作用,会使淡室的水向浓室渗透。浓度差愈大,水的渗透量也愈大,这一过程会使淡水产量降低。(5)水的电渗透反离子和同名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