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覆盖件冲压工艺过程图的形成

汽车覆盖件冲压工艺过程图的形成

ID:6317969

大小:1.01 MB

页数:17页

时间:2018-01-10

汽车覆盖件冲压工艺过程图的形成_第1页
汽车覆盖件冲压工艺过程图的形成_第2页
汽车覆盖件冲压工艺过程图的形成_第3页
汽车覆盖件冲压工艺过程图的形成_第4页
汽车覆盖件冲压工艺过程图的形成_第5页
资源描述:

《汽车覆盖件冲压工艺过程图的形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Q/AM250.4—2005Q/SZS沈阳中顺汽车有限公司发布2005-04-18实施2005-04-18发布汽车覆盖件冲压工艺过程图的形成Q/SZSJ2050104—2005沈阳中顺汽车有限公司企业标准1Q/SZSJ2050104—2005目次前言II1范围12冲压工艺过程图的作用13冲压工艺过程图的内容14冲压工艺过程图的制图要求25冲压工艺过程图上的标注26冲压工艺过程中的其他注意事项.9IQ/SZSJ2050104—2005前言本标准从2005年4月18号起实施。本标准由技术部整车模具研究室提出。本标准由沈阳中顺汽车有限公司总师办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

2、:技术部整车模具研究室。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小龙、乐军、陈凯、孔祥勇、张万、张俊。本标准批准人:IQ/SZSJ2050104—2005汽车覆盖件冲压工艺过程图的形成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我公司的工艺过程图的基本规则本标准适用于汽车覆盖件的工艺过程图2 冲压工艺过程图的作用2.1 检查讨论成形性、加工性,将其结果具体以图来表现。2.2 工序间的加工内容及加工范围明确化。2.3 明确加工基准及制件基准。2.4 实型制作时基准点的指示,以及冲压的转角基点及转角角度指示。2.5 作为各工序工序图的制成依据及NC编程的基准。2.6 制件公差的折入及回弹折入指示。3 冲压

3、工艺过程图的内容3.1 冲压方向各工序的冲压方向。3.2 送料方向各工序制件送料方向。3.3 制件的基准点、基准线转角时的转角基点。3.4 制件转角角度及转角顺序2回以上转角时,以简图指示。图1 3.5 百线制件装配状态的确认,明确基准点与百线的关系。3.6 模具制造时研模用工艺孔(C/H)3.7 实型及模具制作时用检查点(C/P)13Q/SZSJ2050104—20051.1 翻边线及翻边范围、方法。(正翻、侧翻)(平面、断面)1.2 整形、成形形状及方法。1.3 修边线(含展开形状)及修边范围,修边方法。1.4 拉延模压料面形状主要通过二个视图表示。1.

4、5 拉延凸模轮廓线形状平、断面指示(含压边圈线)。1.6 到底标记。1.7 废料刀布置图及吃入量示意图。1.8 气顶杆布置图在俯视图上画出。1.9 前后序刃口衔接图。1.10 阶梯拉延、封闭拉延平、断面表示,并指示范围。1.11 重要部位拉延形状用1:1以上比例图示(过拉延等)。1.12 成形圆角表示凹模圆角、凸模圆角等。1.13 回弹折入折入量、方向。1.14 后序成形时凸、凹模、压料芯的分界特例时及设计上要特别注意的地方要重点指示。1.15 拉延筋指示形状、范围。1.16 侧冲加工方向及加工范围。1.17 坯料尺寸、形状及排样。1.18 工序示意栏制件

5、简图、工序号、模具号、使用设备、闭合高度、有无联合安装。1.19 技术要求制件材质、料厚、R/L指示、加工及设计上的注意点、基准侧(板内、板外)指示,及其它注意事项。1.20 标题栏除用户特殊要求外,使用本厂的标题栏。2 冲压工艺过程图的制图要求2.1 比例采用1:1、1:2、1:3特大件可用1:4,图框使用A0或A0加长。2.2 在拉延的冲压方向作图。2.3 后序与拉延冲压方向相差太大时(用一张图表示有困难时,后序用其它视图表示)。2.4 应表达全部的加工内容。2.5 工艺过程图可作为各序的工序图。2.6 DL图独立于各工序的模具图纸,独立编排页次。3 冲

6、压工艺过程图上的标注13Q/SZSJ2050104—20051.1 冲压方向图1 1.2 送料方向图2 1.3 基准点1.3.1 所有制件都有要设置基准点。1.3.2 DL图和模具图的基准点都用表示(圆的直径为Φ16)。1.3.3 基准点应以0~5结尾,尽量取整。1.3.4 原则上利用制件图上的百线交点作为基准点,有时也可为下图所示。图3 1.3.5 基准点尽量设在拉延模的凸模上13Q/SZSJ2050104—2005图1 1.1.1 基准点设定在制件中央,这样模具中心与冲床中心即可一致。图2 1.1.2 标出模具中心与基准点的距离。图3 1.1.3 要标出

7、基准点的车身坐标。13Q/SZSJ2050104—2005图1 1.1 制件转角、转角顺序1.1.1 与零次基准线相邻的百线必须画出。图1 1.1.2 2次以上转角时,转角及转角顺序,图示画出一次转角二次转角图2 1.2 模具制作研模用工艺孔(C/H孔)为了研模定位,全工序设置2处研模用工艺孔,此工艺孔设置在形状面比较平缓的地方。图面指示:(使用时以1:1比例读入)图3 单件与分切在最后一序的用2个C/H孔即可,如果分切不在最后一序用4个C/H孔。1.2.1 实型制作用检查点指示13Q/SZSJ2050104—2005在零件边界处,每300mm最少有3个C/

8、P点且在百线上图1 1.1.1 机床中心线表示符号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