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读题谈解题

从读题谈解题

ID:63362020

大小:42.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1-10-11

从读题谈解题_第1页
从读题谈解题_第2页
资源描述:

《从读题谈解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从“读题”谈“解题”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背景:学生在平时的练习或测验时,扣掉的分数有很大一部分是由于“读题”不准造成的。试题批改好发下来,大部分的错误都能自己订正。其实,“做题”犹如走路,不看清题目要求是很难正确答题的。本节课旨在探讨这一问题,希冀在“如何正确读题”这一环节能对学生的“解题”有所帮助和提高。★教学重点:如何正确读题★教学难点:如何正确读题和挖掘题中存在的信息★教学过程一、选择题1、长期盛放石灰水的瓶子的内壁经常会出现一层白膜,要洗去这层白膜,下列方法中最合理的是()A、用清水冲洗B、用盐酸清洗C、用氢氧化钠溶液清洗D、用盐酸清洗后再用清水清洗认真

2、读题,划出其中关键性的字眼分析思路:①“白膜”是怎么形成的?②“白膜”有什么性质?③“最合理”作何理解?④我们平时在保存、配制和使用石灰水时要注意什么?2、把下列物质分别加入足量的蒸馏水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能形成无色溶液的是()A、碳酸钙   B、硫酸铜    C、硝酸银   D、汽油认真读题,划出其中关键性的字眼分析思路:①什么叫“溶液”?②“溶液”一定具有的特性是什么?可能具有的特性是什么?③对于将“物质加入水中”这句话我们可以从多方面(是否能溶解,是否能形成饱和溶液,是否发生反应,是否有热量变化等)进行思考3、某气体中可能有氢气、甲烷、一氧化碳中的一种

3、或几种组成,将该气体燃烧后的产物依次通过无水硫酸铜和澄清石灰水,发现无水硫酸铜变蓝,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该气体的可能组成情况有()A、3种B、4种C、5种D、6种认真读题,划出其中关键性的字眼分析思路:①氢气、甲烷、一氧化碳燃烧后的产物分别是什么?②检验水和二氧化碳气体的试剂分别是什么?③如果要同时检验水分和二氧化碳气体,应该先检验哪一个?为什么?④题干中还有哪些地方可以改动,答案将会有所不同?二、填空题1、实验室制氧气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前后二氧化锰在固体混合物中质量分数是(“不变”或“变大”或“变小”).回收二氧化锰的步骤是__________。

4、分析思路:①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常见方式有两种,此处是不是都行?②二氧化锰在实验室制氧实验中的作用是什么?③氯酸钾制氧实验结束后试管内残留的固体成分是什么?各自具有怎样的性质?2、某温度下硝酸钾的溶解度为50g/100g水,利用50克水配制一份该温度下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应该加入的固体质量是克。分析思路:①溶解度的定义是怎么描述的?它表示的意义是什么?②不饱和溶液和饱和溶液的是怎么定义的?③如何判断某温度的硝酸钾溶液是否达到饱和?3、通过查阅资料可知,加热固体碳酸氢铵[NH4HCO3]或加热固体碳酸氢钠[NaHCO3]都能得到二氧化碳气体,其化学方程式分别是:①NH

5、4HCO3NH3↑+H2O+CO2↑②2NaHCO3Na2CO3+H2O+CO2↑如果某同学想制取少量的二氧化碳气体,他可以选择上面的(“①”或“②”),理由是。分析思路:实验室制取气体一般有哪些要求?三、简答题1、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如下左图。(已知:NaOH+HCl→NaCl+H2O)乙图甲图(1)根据pH变化图像判断,该反应的实验过程是按照(填“甲”或“乙”)图进行。(2)图像上A、B、C三点表示的溶液中,表示反应物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的是(填“A、B或C”)点的溶液,呈现无色的是(填“A、B或C”)点的溶液。(3)C点所对应的溶液

6、中的溶质的化学式为。分析思路:①氢氧化钠和盐酸的反应属于何种反应类型?②该类反应有何特点?③酚酞变色的原理是什么?④不能使酚酞变色的溶液一定是中性的吗?2、某同学为了测定实验室中氯酸钾样品的纯度,取2.5g该样品与0.5g二氧化锰混合。加热该混合物t1时间后(假设杂质不参加反应),冷却,称量剩余固体质量,重复以上操作,依此得加热t2、t3、t4时间后剩余固体的质量,记录数据如下表:(K-39,Cl-35.5,O-16)加热时间t1t2t3t4剩余固体质量(g)2.122.082.042.04(1)求完全反应后产生氧气的物质的量。(2)求该样品中氯酸钾的纯度。分

7、析思路:①化学方程式有哪些意义?②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是什么?③带入化学方程式中的已知量有什么要求?④题中的数据分别包括哪些物质在内?⑤物质的量和质量之间怎样进行换算?⑥纯度的定义是什么?回家作业:整理本节课内容并思考试题中还可能存在怎样的变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