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三礼”中的孝道思想

浅析“三礼”中的孝道思想

ID:6341534

大小:35.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1-10

浅析“三礼”中的孝道思想_第1页
浅析“三礼”中的孝道思想_第2页
资源描述:

《浅析“三礼”中的孝道思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三礼”中的孝道思想关键词:《周礼》  《礼记》  《仪礼》  孝道摘要:中国的孝道始盛于西周,周人治理天下也已将孝道作为其礼乐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三礼”即 《周礼》、 《礼记》、  《仪礼》三部儒家经典著作,它们的成书年代虽有争论但其中所富含的孝道思想反映出孝道在西周的盛行,对后代孝道观念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孝道是周代礼乐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孝道大行于四周,从一些典籍及金文资料中可以找到文献证据,其中“周礼”中关于孝道的记载十分丰富,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西周的孝道观念。 《周礼·地官·大司徒》 日:“以乡三物教万民

2、,而宾兴之。一日六德:知 、仁、圣、义 、忠、和 ;二日六行孝 、友 、媚 、娴 ,任 、恤 ;三日六艺:礼 、乐 、射 、御书、数。”其中 “六行”之一的 “孝”,贾疏日: “善于父母为孝。” 《礼·地官·师氏》谓:  “孝德,尊祖爱亲,守其所以生者也”,其对 “孝德”的解释,是从生命来源的角度涉及到孝的产生和创造生命的父祖。由贾疏知,“孝”作为 “六行”之一,是向万民施以正面教育的内容,如有不孝不友者 ,会有刑加之其身。  “师氏”之职则 以三德——至德、敏德、孝德——及三行——孝行、友行、顺行——孝国子 (《倜礼·地官·师氏

3、》);“大司乐”之教圈子,又以中、和、祗,庸、孝、友为先 (《礼·春官·大司乐》)。由以上记载可以看出,周代的各级官吏治理人民,大都是以教化为务,尤其重视民德,而在这里孝道是关民德的重要方面。 《礼记·昏义》说 :“夫礼 ,始于冠,本于昏,重于丧,祭,尊于朝 、聘,和于射,乡,此礼之大体也。”由此看,周礼虽号称 “经礼,曲礼千”,但大体上可分作上述八大类。而此八类所表达的内容,也就是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这五种关系。《礼记·中庸》说:“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日君臣也,父子也 ,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

4、也。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在这 “五伦”中,父子 、兄弟、大妇三伦属血缘关系,君臣、朋友二伦属政治关系。而仁、义这是处理这两类关系的准则 ,其中仁是处理血缘关系的,以亲亲为基本内容,包括孝、慈、良、顺 、友 ,悌等伦理道德范畴;义足处理政治关系的,以尊尊为基本内容,包括忠、信、节等伦理道德范畴。 礼记·祭 在曾子论孝道时说 :“礼者,履此者也。”孔疏日:“履践履也,言欲行礼于外者,必须履践此孝者也。”这是说礼是用以实践孝道的,是孝道的表现形式,孝道是礼,尤其是有关家庭血缘关系的礼所表现的重要内容。 一、冠礼足

5、表示男子成年而举行的仪式 ,它的形成比较早,创制于原始社会。到了西周,其变成了礼的一大类 ,即所谓的 “八纲”  (冠、婚、丧、祭、朝 、聘、射、乡)之一。《礼记 ·曲礼上》说:  “二十日弱 、冠。”又说 :  “男子二十,冠而字。”  L记·檀弓_匕》说:  “幼名,冠字,五十以伯仲,死谥,周道也。”由此可知,冠礼是为男子二十加冠并命字之礼。  《周礼·士冠礼》讲的就是周代贵族家庭中,男子成年加冠仪式的全部过程。冠礼中晟值得注意的就是,行礼必须在宗庙中进行,而且要祭告祖先。《礼记·冠义》说:  “是故古者重冠,重冠故行之于庙。

6、行之于庙者,所以尊重事,尊重事而不敢擅重事,不敢擅重事,所以自卑而尊先祖也。”此言冠礼在家族的宗庙举行,并祭告祖先,则表明了尊祖孝亲之义。冠礼的告庙是表示该家族又一后嗣已成人,也就是继承祖先事业的开始。礼记·冠还说:“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 ,而后礼义备。以正君臣、亲父子、和长幼。君臣正、父子亲、长幼和。而后礼义立。” “已冠而字之,成人之道也……成人之者,将责成人礼焉也。责成人礼焉者,将责为人子、为人弟、为人臣、为人少者之礼行焉。将责四者之行于人,其礼可不重与?故孝

7、弟忠顺之行立,而后可以为人。可以为人,而后可以治人也。”这里又将冠礼的重要性提到正君臣、亲父子、和长幼的高度来论述,意思是说,从加冠之日起,这个青年就正式成了社会的一员,将承担起为人子、为人弟、为人少者的责任“孝弟忠顺之行立 ,而后可以为人”,正是在冠礼中所体现的孝道观念。二、婚礼为男子娶妻之礼,  《仪礼 ·士昏礼》贾疏引郑玄《目面  日: “士娶妻之礼,以昏为期,因而名焉。”既为男子娶妻,其形成应当晚于冠礼,它产生于父系氏族公社之晚期,后来也被纳入了礼的范畴。《仪礼·士昏礼》详细记载了周代士这一阶层的婚礼仪式。自从历史进入父权

8、制时代以后,婚姻便成了本家族延绵子剐这一目的而选择的手段,周代丈夫娶妻的目的主要有以下两点:第一,为了存续家族的血统,使祖先永不绝祀。《礼记·哀公问》引孑L子日“天地不合,万物不生。大昏,万世之嗣也。” 《礼记·昏义》则日:  “昏礼者,将合二姓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