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春华 意大利比萨斜塔与中国嵩岳寺塔建筑形态及保护比较分析

侯春华 意大利比萨斜塔与中国嵩岳寺塔建筑形态及保护比较分析

ID:6350310

大小:48.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1-11

侯春华 意大利比萨斜塔与中国嵩岳寺塔建筑形态及保护比较分析_第1页
侯春华 意大利比萨斜塔与中国嵩岳寺塔建筑形态及保护比较分析_第2页
侯春华 意大利比萨斜塔与中国嵩岳寺塔建筑形态及保护比较分析_第3页
侯春华 意大利比萨斜塔与中国嵩岳寺塔建筑形态及保护比较分析_第4页
侯春华 意大利比萨斜塔与中国嵩岳寺塔建筑形态及保护比较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侯春华 意大利比萨斜塔与中国嵩岳寺塔建筑形态及保护比较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意大利比萨斜塔与中国嵩岳寺塔建筑形态及保护比较分析登封市文物局侯春华位于意大利托斯坎纳大区的比萨斜塔与位于中国河南省登封市的嵩岳寺塔,同为世界文化遗产,同属宗教塔楼建筑。但二者却因不同的文化土壤,成为了不同历史风格的建筑杰作。本文尝试从精神场及建筑选址、空间环境及建筑功能、建筑构造及材料、建筑风格、古迹保护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以期对增进中欧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交流有所补益。1.精神场及建筑选址比较分析1.1精神场。宗教中心往往以其独具的精神场能,辐射着周边地区,造就了众多的宗教建筑杰作。比萨斜塔和嵩岳寺塔同属于其所属时代的宗教中心地区,是宗教中心精神场作用的历史明证。比萨斜塔建于公元117

2、3年至1372年,先后历时200年,距离罗马城不足200公里,不仅代表着比萨共和国的繁荣,更见证了中世纪基督教的鼎盛历史。嵩岳寺塔建于公元520年至524年,位于北魏以洛阳为中心的佛教中心地区,距离北魏洛阳城不足100公里,嵩岳寺原为北魏宣武帝的离宫,孝明帝时期改为以嵩岳寺塔为中心的佛寺,是北魏佛教繁荣的历史见证。1.2宗教精神与建筑选址。基督教认为自己是救赎人类的宗教,人们的生活离不开上帝的指导,教堂往往选址于市镇中心位置,比萨大教堂-7-建筑群同样选址于比萨市城中心区域。佛教是一种追求超尘脱世的学说,因此,佛寺更多选址于山清水秀之地,以达到远离市井、便于修行的目的。同时,佛教传入中国

3、后,在建筑选址方面,充分运用了中国传统的风水学,更加注重建筑本身与自然环境的协调性。嵩岳寺塔选址于嵩山一个半环抱的山包中,山高林密、明堂开阔,北靠玉柱峰,南向熊山,东西两侧皆有山岭护卫,北河自北向南绕东而过,是一处理想的风水景观地。由于选址地点周边山势较高,又有北河导洪,使得嵩岳寺塔1500多年来免受雷电、飓风和山洪的威胁。1.3地质环境的耦合效应。比萨斜塔和嵩岳寺塔选址地点的地质结构差异,导致了不同的建筑耦合效应。比萨塔选址于古地中海海岸边缘沉积层的地质构造面上,塔基下的浅层地质层面厚约10m,由10000年前的浅水区沉积的各种软质粉土沉淀物构成,地下水位深在1m和2m之间,地基较为松

4、软,导致比萨斜塔向南倾斜了5.2m。嵩岳寺塔选址于25亿年前嵩阳运动形成的太古宙沉积地层上,地质构面主要由石英石、伊利石等构成,地基较为坚实,嵩岳寺塔近1500年来向东南方向倾斜了0.751m,倾斜程度与所在山体坡度基本一致,概由地球重力场影响所致。2.空间环境及建筑功能比较分析2.1空间布局及建筑功能。钟塔和佛塔分别是基督教堂和佛寺的标配,但由于不同宗教和历史阶段的差异,使得比萨斜塔和嵩岳寺塔在空间布局和建筑功能上存在较大差异。比萨大教堂建筑群由大教堂、洗礼堂、钟塔、墓地等组成。其中,比萨斜塔是比萨大教堂的附属建筑,塔体通高53.3m,是中世纪比萨城的制高点,-7-顶层内置金属钟。比萨

5、塔除了报时作用外,同时还承担了防御警戒等作用。嵩岳寺建筑群原为规模较大的佛寺,据唐代李邕《嵩岳寺碑》记载,嵩岳寺曾有堂宇千余间,现存嵩岳寺塔、嵩岳寺碑、大雄宝殿、伽蓝殿、白衣殿等建筑。其中,嵩岳寺塔是佛寺的中心建筑,体现了中国早期佛寺与印度佛寺相同的布局。嵩岳寺塔主要是供奉佛舍利的建筑,塔内设有天宫和地宫,两个天宫分别位于宝珠中部和相轮中,20世纪80年代先后出土了存放佛舍利的银塔、舍利罐、佛舍利等文物;地宫位于塔体基座下,共出土北魏红砂岩造像等文物70件。2.2景观环境。中欧文化的差异,导致比萨斜塔与嵩岳寺塔周边景观环境的差异。由于欧洲景观更多凸显了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成就。受此文

6、化影响,比萨大教堂建筑群是通过建筑自身的艺术美,以及奇迹广场上的绿地,共同构筑了比萨大教堂的景观环境。中国的佛寺建筑更加注重人工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融合,除嵩岳寺塔周边的山体、密林与河流之外,嵩岳寺内还种植有被称为中国菩提树的千年银杏树,以及古槐、古柏等古树名木,共同构筑了嵩岳寺塔的景观环境。3.建筑构造及材料比较分析3.1建筑结构。比萨斜塔和嵩岳寺塔都属于塔楼式建筑。比萨斜塔为8层圆柱形建筑,塔高53.3m,塔壁底部厚约4米,顶部厚约2m,比萨斜塔的圆形套筒式建筑构造,有利于保持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即便在塔体倾斜之时,亦保持了整体建筑结构的稳固。嵩岳寺塔高37.045m,塔壁厚约2.5m,-

7、7-塔体为空心,外部15层,内部9层,内外层数交叉布局,有利于保持建筑横向受力的均衡。塔身外部为正十二边形,由于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分别开了一个券门,为保持券门面塔体结构的稳固性,塔体内部采用正八边形构造,每一个塔壁都至少能形成一个梯形结构,保证了塔体的受力均衡;同时,建筑师在每个券门两侧辅以八边形倚柱,对券门面塔体起到了加固性作用。3.2建筑材料。比萨斜塔总重1.42万吨,全部由白色的大理石砌成,大理石质地优良,每块大理石做得十分规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