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向奎与清代学术史研究

杨向奎与清代学术史研究

ID:6380336

大小:43.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1-12

杨向奎与清代学术史研究_第1页
杨向奎与清代学术史研究_第2页
杨向奎与清代学术史研究_第3页
杨向奎与清代学术史研究_第4页
杨向奎与清代学术史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杨向奎与清代学术史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杨向奎与清代学术史研究作者:武少民  摘要:杨向奎在晚年,用十年时间撰写了总计350万字左右的八卷本《清儒学案新编》,该书具有清代学术思想史和清代学术思想史料选辑的双重作用,由此可窥见清代学术思想发展的渊源及流派。杨向奎赞扬清初学者治学的博大精神,认为他们都具有学究天人,自立门户的特点,可比先秦诸子。杨向奎还重点对纵贯清代二百多年的显学——乾嘉学派进行了深入研究,他高度评价乾嘉学者的学术成果并盛赞其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杨向奎同时认为与乾嘉朴学派之考据并起的,有常州学派之经学,这两派,如双峰对峙、泾渭分流,至清末不衰。  关键词:杨向奎;清代;学

2、术史;学案;乾嘉学派;常州学派  中图分类号:K249.3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1017(2007)01-0094-04  杨向奎(1910—2000),著名历史学家。早在1935年前后,他就和自己的老师顾颉刚合撰10万字左右的《三皇考》,深受顾颉刚的器重。建国后,参加侯外庐主编《中国思想通史》第四卷写作的过程中,受到侯外庐社会史与学术思想史相结合研究方法的启迪,对其日后从事清代学术史研究产生一定积极影响。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出版了《中国古代社会与古代思想研究》一书并发表了《谈乾嘉学派》一文,认为清初学者最初即有反理学的传统,而

3、后来的考据学者不谈政治,不反对理学,只谈考据,以方法为目的,致使清初以来的考据遂失去其思想内容而偏枯。1979年又发表了长达5万字的《清代的今文经学》。七十多岁后,更是老当益壮,撰写了总计350万字左右的八卷本《清儒学案新编》,对清代二百多年的显学——乾嘉学派进行了重点研究,认为梁启超把汉学的兴起比做欧洲文艺复兴的观点是可取的,对乾嘉学者的研究成果,我们今天是不能低估的,因为他们所发掘的中国古代文化精华,为现代中国文明开辟了先路。    一、十年一剑:《清儒学案新编》的编撰    有关清朝学者的学案,早在清中叶就有唐鉴(1778—1861)《清

4、学案小识》,该书由五大学案组成,即传道、翼道、守道、经学、心宗学案,意在表彰程朱道学,全书共15卷,著录256人。民国时期,由徐世昌(1855—1939)主持纂修的《清儒学案》,卷帙浩繁,内容丰富,共208卷,上起明清之际孙奇逢、黄宗羲、陆世仪,下到清末民初王先谦、柯劭忞,著录1169人。对这两部学案,后来学者多表不满,如钱穆(1895—1990)认为唐鉴《清学案小识》一书陋狭,缺于闳通,而徐世昌《清儒学案》一书泛滥,短于裁别。于是钱穆在抗战时期,受当时国民政府之命,在成都郊外赖家园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撰写了一部新的《清儒学案》,以清代理学为中心

5、,全书约四五十万字,分四编,从《夏峰学案》到《东甫学案》,共六十四学案,可惜抗战胜利时,此稿尚未付印,全稿装箱,由国立编译馆运往南京,中途坠落江中。全书仅存《序目》一篇,由于没有底稿,钱穆再也没写成此书,直到晚年,还深以为憾。张舜徽(1911—1992)在《清人笔记条辨》一书中也对这两部书发表评论,认为唐鉴《清学案小识》一书识见甚卑,门庭甚偏,而徐世昌《清儒学案》一书卷帙过丰,别择未谨。  杨向奎同样也对徐世昌《清儒学案》一书很不满意,认为该书的传记部分,不能起学术思想史的作用;其选资料也不典型,不能起学术思想史料的作用。因此杨向奎发愤著《清儒

6、学案新编》一书,希望该书成为具有清代学术思想史和清代学术思想史料选辑的双重作用,由此可窥见清代学术思想发展的渊源及流派。在案主评传部分,着重于学术思想内容的分析,在学术思想史料选辑部分,则旨在反映案主之学术思想风貌。本书选取的都是足以反映当时学术特点的学者,大体人自一案,师承、家学、交游等随案记述,不另立门户。但杨向奎对徐世昌《清儒学案》也不是全盘否定,认为有了自己的新学案后,旧学案也不应当废。因为旧学案收入的人数很多,有一千一百多人,而新学案最多收入二百人;此外旧学案选辑了很多资料,虽然对有些人只写了几笔,但还是有一定价值的。  杨向奎对自己

7、所撰《清儒学案新编》,充满自信,并极富使命感,他说:“我撰写这部书的目的,是要对清代学术思想、哲学思想作一番总结。我认为我应该写成这部著作。不然的话,以后这套学问就恐怕没有人去做了。”[1]可谓老骥伏枥,壮心未已。杨向奎为撰写《清儒学案新编》,在耄耋之年,仍笔耕不辍,前后用了十年时间,“我做完这件事,大约要十年时间。我已经过了七十三岁,快七十四岁了,大约要到八十四岁才能完成改编《清儒学案》的工作。”[2]真可谓十年一剑。《清儒学案新编》(共八卷)由齐鲁书社出版,此书出版历时十年,总计350万字左右,1985年开始出版第一卷,1988年出版第二卷

8、,1994年出版第三至八卷。  《清儒学案新编》1—3卷主要写清初百家争鸣时期的学者。第1卷首先是《清儒学案新编》缘起及叙例,然后是孙奇逢,汤斌,傅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