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测试题及答案[1]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测试题及答案[1]

ID:6416832

大小:3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1-13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测试题及答案[1]_第1页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测试题及答案[1]_第2页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测试题及答案[1]_第3页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测试题及答案[1]_第4页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测试题及答案[1]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测试题及答案[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测试题及答案学校姓名总分一、填空。(20分,每空1分)1、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和()的统一。2、语文课程总目标第五条是“能主动进行()学习,在()中学习,运用语文。3、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资源和()资源。4、语文教学应在师生()的过程中进行。5、()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6、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欣赏和评价的能力。7、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和()的重要方式,写作能力是()的综合体现。8、1—4年级从()、()入手,是为了降低起始段的难度,

2、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和()。9、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二、选择题(从每个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1-5每小题2分,6-10每小题3分,共25分)1、贯彻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首先应该做到()A.充分地传授知识B.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C.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D.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课程2、新课改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在小学阶段()A.以综合课程为主B.以分科课程为主C.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D.分

3、科课程为主,综合课程补充3、“关注个体差异”就是根据学生实际存在的爱好、兴趣和差异()A.完全由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B.将学生分按优中差分班教学C.使每个学生的特长都得到发挥D.大力培养单科独进的尖子生4、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A.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B.更好地提高学生成绩6C.满足社会家长提高升学率的需求D.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5、新课程强调将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转化为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其价值观是指()A、充分认识知识对社会的价值B、学科、知识、个人、社会价值有机地结合C、让学生尊重知识尊重教师D.将知

4、识转化为巨大的经济利益6、关于课程的基本理念,“新课标”正确恰当的表述是:() ①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②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③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④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②C、②③④①D、①④②③7、关于第一学段识字与写字,新课标提出:()①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②1~2年级要多认少写。③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④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A、①②③④B、③④C、②③④D、①③④8、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 ①朗读②分角色读。③表演

5、读。④默读A、①②③④B、①④C、②③D、③④9、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于学生的:() ①合作精神②创新意识③参与程度④探究精神A、①②③B、③④C、②④D、①②③④10、学生作文修改的评价要:() ①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内容②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态度③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过程④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方法A、①B、①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三、判断题(在你认为正确或错误的说法后面的括号内打√或打×;每小题1.5分,共15分)1、新课程改革实际上就是新一轮的教材改革。()2、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

6、的人。()3、新课程在小学阶段是以分科课程为主,在初中阶段是以综合课程为主。()4、新课程把中小学教材由“国定制”改为“国审制”,形成了教材编写、出版、选用混乱的局面,不利于教师把握教学和考试的标准。()5、《纲要》提出的要使学生“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6的培养目标,只能在语文、美术、音乐课中才能实现,其他课程没有办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6、《纲要》提出要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这一培养目标很有必要,不但应该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培养,其他课程也都应该关注和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7、《纲要》提出的要使

7、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目标,只能在思想品德课中才能实现,其他课程无法实现这一培养目标。()8、强调教师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表明传授知识已经不再是新课程对教师的要求了。()9、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把实验新课程的过程作为自己专业成长的过程。()10、新课程提倡的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就是要求老师讲课时多提问,学生积极地举手回答。()四、简述题。(每小题5分,共15分)1、你是怎样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2、你在教学中是怎样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3、为什么语文教育要重实践、重体

8、验?五、问题分析及对策。(每小题7分,共14分)1、时下,在一些课堂中,常常遇到这样的情景:老师说:“同学们喜欢哪段就学哪段,大家自由组合,选择同一学习内容的同学坐在一起。”于是,课堂成了“自由市场”,学生们交换位置,你争我抢,自由民主的气氛洋溢着这个空间。 作为教师你对这一教学现象怎么看?怎么办?   62、一位老师在批改学生的造句时,发现如下句子。想——我想听到花开的声音。活泼——河里的水很活泼。  悄悄——我们听不懂小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