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柳先生传-翻译、注解、赏析

五柳先生传-翻译、注解、赏析

ID:6447758

大小:65.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1-14

五柳先生传-翻译、注解、赏析_第1页
五柳先生传-翻译、注解、赏析_第2页
五柳先生传-翻译、注解、赏析_第3页
五柳先生传-翻译、注解、赏析_第4页
五柳先生传-翻译、注解、赏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五柳先生传-翻译、注解、赏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4.五柳先生传一、文学常识: 陶渊明是山水田园诗派创始人,王维、孟浩然是该派代表。作者陶渊明,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田园诗人、隐逸诗人,又名潜,字元亮,一字渊明。自号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潜,谥号靖节。著有《陶渊明集》。本文选自《陶渊明集》。本文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文学传记。本文是按史传体例来写,以“传”概述任务生平行事,以“赞”评价任务品格。二、全文翻译就往、到招待摆设有时这种情况就高兴得忘了吃饭。天性嗜好喝酒,家中贫穷,经常没有酒喝。喜欢读书,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上过分深究;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喜欢荣华利禄羡慕语气助词作为把因此体会、领会亲

2、戚朋友知道他这种情况,有时摆设酒来招待他。他去喝酒就喝个尽兴,亲戚朋友经常得到嗜好天性高兴的样子就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因此把它作为号。安安静静,很少说话,不羡慕荣华利禄。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名和字。也清楚地知道什么处所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hào)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shì)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zhé)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zeng)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hè)穿结,箪(dān)瓢屡空,晏(yàn)如也。常著文章自娱

3、,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他大概是无怀氏时候的百姓?或者是葛天氏时候的百姓吧? 一边喝酒一边做诗,为自己的志向而感到无比快乐。酒杯这辈、此类此人心情急切的样子不热衷于发财做官。”这话大概说的是五柳先生一类的人吧?评论说:黔娄的妻子曾经说过:“不为贫贱而忧愁,忧愁的样子传记结尾的评论性文字能表达自己的志向。忘记得失,凭这点过完自己的一生。凭志趣表达很饭篮子和瓢里经常是空的,可是他安然自若。经常写文章来消遣时光,写消遣时光安然自若的样子经常遮蔽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不能遮蔽风雨和阳光。粗布短衣上面有洞和补丁,指衣服上有洞和补丁粗布短衫空寂的样子土墙周围希望一定喝醉。喝醉就

4、回家,一点也不舍不得离开。竟不离开舍不得回家已经一定期望  赞曰:黔(qián)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chóu)乎?衔觞(shāng)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yú)?"三、重点问题1.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对读书问题发表的督导见解是:不求甚解。2.“赞语”中“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这两句体现了五柳先生的品德。“传文”中的“闲静少言,不慕荣利”,体现了五柳先生的思想性格。“好读书,性嗜酒”体现了五柳先生的生活爱好。“环堵萧然,不蔽风日”体现了五柳先生居室的简陋。3.“亲旧知其如此”中的“此”指代的是性嗜酒,家

5、贫不能常得。4.文章集中点出作者的性格特点的句子是: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常著文章自娱。5.文章中写出作者具有安贫乐道的精神的句子是: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6.“赞”语中与传文中“不慕荣利”相照应的一句话是: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7.请联系五柳先生的《桃花源记》、《归园田居》(其三)和《饮酒》,说说“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中的“志”是什么?“志”是洁身自好,淡泊名利,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回归自然。8.用“//”给第一段标出层次,并概括层意。第一层:介绍五柳先生,突出其真隐士形象。第二层:叙写五柳先生的性格和志趣。9.先生既然“好读书”,为什么又“

6、不求甚解”呢?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理解(简答)。因为他“不慕荣利”,读书只求得精神上的享受与满足。10.文段中又一个广为流传的成语是什么?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现在这个成语的意思是什么?“不求甚解”。古义: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上过分深究。今义:指读书粗枝大叶,不求深入理解。11.文中那些语句表现了五柳先生的性格和志趣?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形象?性格:闲静少言,不慕荣利。点出了五柳先生的隐士心境,这是他性格之中最突出的地方。志趣:读书、饮酒、写文章。形象:贫困却悠闲自适的隐士形象。12.陶渊明“好读书”,为什么“不求甚解”?(完整答案)这与他“不慕荣利”有关,他读书的目的

7、是一种求知的满足,精神的享受,所以“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他既不求名,也不求利,只求精神上得到安慰,他的不求甚解是他率真、自然性格的反应。13.从第一段“曾不吝情去留”的句子,可以看出“五柳先生”是一个性情率真、洒脱的人。14.如何理解“每有会意,变欣然忘食”的含义?就是说明陶渊明的“好读书”是真正喜爱读书,沉溺于书中。15.五柳先生的三大爱好反映出他怎样的精神品质?①好读书:是他求知的满足,精神的享受,不追求名利的体现。②饮酒:是他率真、放达性格的体现。③著文章自娱:是他不慕荣利的体现。与世人追名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