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黑木耳代料栽培技术规程

无公害黑木耳代料栽培技术规程

ID:6482898

大小:44.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1-15

无公害黑木耳代料栽培技术规程_第1页
无公害黑木耳代料栽培技术规程_第2页
无公害黑木耳代料栽培技术规程_第3页
无公害黑木耳代料栽培技术规程_第4页
无公害黑木耳代料栽培技术规程_第5页
资源描述:

《无公害黑木耳代料栽培技术规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无公害黑木耳代料栽培技术规程   1要点范围   本要点提出了无公害黑木耳代料栽培过程中有关原种、栽培种生产的生产场地、厂房设置和布局、设备设施、使用品种、生产工艺流程、菌种管理、栽培管理技术、产品收获及病虫害防治要求,适用于本地区黑木耳代料栽培无公害生产。   2品种选用与菌种生产、管理  应使用符合国家《食用菌菌种管理办法》规定已登记注册的优良品种,并经过栽培试验证明该品种的种性适应本地区气候条件,抗逆性强,抗杂菌力强,菌丝生长健壮,原基产生整齐,子实体生长快,速生高产,商品性好的品种。如双丰1号、黑29等。   3菌种生产   3.1生产季节   根据生产季节、生产量的需要安排

2、生产时间,10月—翌年5月初为菌种生产期,母种、原种、栽培种的生产应严格执行NY528—2002《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   3.2生产场地选择  菌种生产厂(户)需具备合乎要求的标准生产厂房、交通方便、有水电、地势干燥、环境清洁、空气清新,300米以内无禽畜舍、无垃圾(粪便)场,无污水和其他污染源。   3.3菌种生产的厂房设置、设备、仪器   3.3.1厂房设置   厂房或车间结构:砖木、砖混结构,水泥地面,四壁、天棚光洁,厂房设计既能密闭保温又能通风。   厂内条件:有水源、电源、供热设备、通风设备。  厂房布局:按工艺流程分设配料室、灭菌室、冷却室、接种室和培养室。   

3、3.3.2配料机具   菌种配料所需基本设备:磅秤、拌料机械(拌料机、铁筛等)、装袋机。   3.3.3灭菌设备   灭菌设备:立式或卧式高压蒸汽灭菌锅、常压蒸汽灭菌锅灶等。   3.3.4接种设备  接种设备主要有接种箱及各种接种工具(接种锄、接种勺、接种镊、紫外线灯、酒精灯、乳胶手套、三角烧瓶等)。   3.3.5菌种培养设备、仪器   恒温箱、培养室(面积视栽培菌生产量而定,培养架层间距大于35cm、宽度80cm—100cm,要光滑、干燥)、排风机、暖气等。   3.3.6常用消毒药品:克霉灵、菇保一号、气雾消毒盒、酒精(75%)、石炭酸(5%苯酚)、新洁而灭(0.25%)等。

4、   3.4菌种分级、鉴别贮藏  分级:一级菌种(母种)、二级菌种(原种)、三级菌种(栽培种)。  母种鉴别:菌丝粗壮、密集、洁白、整齐、呈棉絮状、后期颜色加深、能分泌褐色色素。  原种鉴别:菌丝洁白、菌丝生长均匀密集,前缘平面整齐,上下一致,菌种瓶(袋)内菌种与瓶(袋)壁紧贴,水球无色为适龄菌种。  母种贮藏:低温保存4℃—6℃冰箱中。  原种贮藏:保存于避光、干燥、4℃—10℃洁净低温处。   3.5生产工艺流程   无公害备料→培养基配制→装袋(瓶)→灭菌→冷却→接种→菌丝培养(检查)→成品   3.6培养基配制   3.6.1原料的选择   木屑选用无霉变的柞、桦阔叶木屑为主

5、料,杨、柳等阔叶木屑使用量不可超过30%;代料栽培黑木耳的主要辅料如麦麸、豆饼粉等应为经认证的无公害产品的新鲜的副产品;添加的钙离子用石膏或碳酸钙。   3.6.2培养基配方 (1)原种:木屑78%,麦麸20%,石膏1%,蔗糖1%。 (2)原种、栽培种:木屑86.5%,麦麸10%,豆饼粉2%,石膏1%,石灰0.5%。   3.6.3配制方法  按配方比例准确称好主料和辅料(冬季生产需提前将所用木屑放到室内解冻,所需豆饼粉在低温处用容器提前6—12小时浸泡),先将主料堆放在洁净的水泥地上,再将麦麸、石膏、石灰拌匀后加入主料中,加适量水的同时将豆饼(糖水溶液)加入主料中,反复搅拌均匀(用

6、手紧握料而指缝间有水渗出却不滴落为准),水分含量在60%—65%,PH值6.5—7.0之间。   3.7装袋灭菌   3.7.1装袋   原种的制作可选用玻璃瓶或规格为15cm×28cm×0.45c聚丙烯菌袋,栽培种的制作可选用17cm×33cm×0.4c—0.45c聚丙烯菌袋或聚乙烯菌袋。  人工装料时要边装料边用手压实,要求上下松紧度一致(菌袋装料时以不变形、袋面无皱褶、光滑为标准)。原种菌袋包装采用装料→压实料面→窝口→扎棍→覆棉花→盖纸盖→系胶筋。栽培种菌袋包装采用装料→压实料面→窝口→扎棍。原种湿重0.6公斤,栽培种湿重1.15公斤。当天装的菌袋(瓶)要在当天灭菌,不能放置

7、过夜,以免产生杂菌,发酵、酸败。如当天不能灭菌,应放到冷凉通风处过夜。   3.7.2灭菌  高压蒸汽灭菌,工作压力在1.1kg—1.5kg/cm2,温度121℃—125℃,原种灭菌需维持1—1.5小时,栽培种灭菌需维持3—4小时。  常压蒸汽灭菌:足火中气,开始火力大,始终保持水沸腾,4小时之内温度达到100℃,同时注意补充锅内水量(需用开水补水)。灭菌温度升至100℃—103℃,维持6—8小时,达到灭菌效果。  无论是高压灭菌还是常压灭菌,排净冷空气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