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菌种培训教材(十一)黑木耳栽培技术

液体菌种培训教材(十一)黑木耳栽培技术

ID:6487157

大小:77.5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8-01-15

液体菌种培训教材(十一)黑木耳栽培技术_第1页
液体菌种培训教材(十一)黑木耳栽培技术_第2页
液体菌种培训教材(十一)黑木耳栽培技术_第3页
液体菌种培训教材(十一)黑木耳栽培技术_第4页
液体菌种培训教材(十一)黑木耳栽培技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液体菌种培训教材(十一)黑木耳栽培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液体菌种培训教材(节选十一)2010年4月10日第二章栽培管理技术黑木耳栽培技术一、生产季节根据我地区的自然条件,一年可以栽培两个周期(春茬和秋茬木耳),每个周期4个月,春茬2-3月生产栽培袋,4-6月划口出耳;秋茬7-8月生产栽培袋,9-11月划口出耳;稻田地黑木耳一季。二、生物学特征及生长环境要求1、形态特征:黑木耳子实体呈胶脂状,耳片呈波浪型,黑色或褐色;鲜品是透明或半透明状,耳根收缩有弹性,外形和手感酷似人耳,也是其名称来源;干品:硬而石质,呈角质状,黑色或暗黄色,有脉络皱纹。泡发率为1:10-15

2、。2、生长史:孢子——菌丝体——子实体——孢子我们栽培的过程一般是从菌丝体到子实体的过程。从生产栽培袋到出耳结束需要3-5个月,分成两个阶段:菌丝体生长阶段和黑木耳生长阶段,其中菌丝体生长阶段需要30-45天左右。3营养:野生的黑木耳主要生长在腐(枯)木上,分解其中的营养,供菌丝体和木耳生长,我们栽培黑木耳主要是利用木屑、玉米芯等原料,菌丝体分解纤维素、木质素的能力非常强,选择的木屑要求是硬质的阔叶树木屑为好,如:柞木、栎木、桦木等,另外需大量的氮源、维生素及矿物质,主要来源是麸皮、糠壳等,在实际生产中,为

3、适合出菇季节,尽可能缩短生产周期并获得较理想的产量,木屑的营养成分远远不够,必须人为添加一些氮源做为补充和调整,一般以添加如麸皮、糠壳等糠壳类为好,调整C/N比在30-33:1之间,这样其料C/N比稳定、长效、不易挥发浪费,可长期提供菌丝及黑木耳的生长。4、温度:黑木耳属于中温型的菌类,菌丝生长温度范围为5-35℃,以25-28℃为最适温度。培养基内温度低于5℃菌丝停止生长,温度高于35℃时,细胞脱水,衰老死亡。子实体生长阶段10-25℃均能生长。黑木耳属于变温结实,15-25℃为最适温度(出耳床内温度),

4、温度小于10℃时,原基分化相当的慢,黑木耳在25℃以上时生长速度非常快,木耳的品质非常的差,耳片厚度偏薄形成“流失耳”。如果长期温度过高,会造成菌袋内感染杂菌。5、湿度及水分:在黑木耳的两个生长阶段也有所不同。菌丝生长阶段:培养基含水量60%,空气相对湿度45-60%;子实体生长阶段,培养基含水量60%,空气相对湿度80-95%。在子实体生长阶段:原基形成期的湿度:80-85%;原基分化期的湿度:85-90%;黑木耳生长期湿度:90-95%。6、空气:黑木耳属于好氧性真菌,要求在通气条件较好的情况下才能生长

5、良好。所以黑木耳在陆地或稻田地栽培的发展优势相当强,也就是模仿野生木耳的生长环境条件,加强其管理,使其达到良好的经济效益。通风的作用有:补充菌丝生长所需要的氧气,促进菌丝的生长,木耳原基的分化,缩短栽培周期,有效抑制杂菌生长。缺氧的表现:初时有白色水珠,然后变成黄色。7、光线:光线对黑木耳的菌丝生长的一定的抑制作用,故养菌阶段应采取避光措施,在木耳生长阶段,光照有种于木耳原基的形成,中后期可使木耳的黑色物质增加,使木耳变黑,增加干重。光线一般要求是散射光,而不是太阳直射光。8、PH值:木耳菌丝可在PH值4-

6、9的培养基中存活及生长,传统的PH值是在5.5-6.5之间。现在生产中PH值控制在8-9之间,目的是为了防止杂菌污染。用液体菌种时,PH值应该在6.5-7.5之间。三、栽培袋的制作1、原料的选择:(1)木屑(锯木),以阔叶、硬杂木为好,软木屑经过营养搭配也可以的树种:硬木:柞木、青杆木、栎木、桦木、榆木、槐木。软木:杨柳木、椴木等,不能单独使用。木屑的粗细程度:1-3mm,细木屑透气性差,菌丝生长缓慢;木屑偏粗形成无效菌丝,营养流失,减少产量。(2)麦麸:主要补充氮源及微量元素、矿物质,要求:a、选择新鲜的

7、,陈年隔夏的不能用;b、选择中麸;c、无麦麸可用稻糠代替;稻糠营养成分不够需加量,比例为1:1.5。(3)豆饼粉:补充氮源,越细越好,无霉变的。(4)石膏:补充钙元素,缓冲培养料的变酸程度。建筑用的细石膏粉即可。(5)石灰:是木耳生产的“千斤油”,补充钙元素,提高PH值,增加抗菌能力。一般选用生石灰,不用白石灰,有太多的添加剂。(6)各种秸杆可作为主料;棉杆、豆杆,不可单独使用,混合料营养全面。玉米粒、葵花盘注意:软质秸杆不能用,如稻草、麦秸、高粱秸、稻壳等。2、配方:(1)木屑(硬杂木)81%,麦麸15%

8、,豆饼粉2%,石膏10%;(2)木屑61%,玉米芯20%,麦麸15%,石灰10%,石膏1%,豆饼粉2%。3、拌料:(1)干拌:按配方准备各种原料,先把麦麸、豆饼粉、石膏、石灰加在一起,搅拌均匀。如加玉米芯要提前预湿。(2)湿拌:含水量在60%,为水比为1:1.1-1.2。干拌好的加水调湿,搅拌均匀。测PH值为8-9。不足加石灰水调解。用液体菌种接种的,PH值应该在6.5-7.5之间。(3)闷堆1-2小时,目的是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