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退税实务讲解1

出口退税实务讲解1

ID:6490395

大小:29.50 KB

页数:0页

时间:2018-01-15

出口退税实务讲解1_第页
预览图正在加载中,预计需要20秒,请耐心等待
资源描述:

《出口退税实务讲解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出口退税实务讲解1  在我国,出口货物增值税实行零税率,即相应的销项税额为零。正是由于销项税额为零,使得进项税额无法得到实际的抵扣,因此,需要以退税的形式使得无法抵扣的进项税额得到实际的抵扣。  目前,在实务上,出口退税在“销项税额”方面并非执行真正的零税率而是一种“超低税率”,即征税率(17%、13%)与退税率(各货物不同)之差,即税法规定的出口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的计算比率。  我国对具有一般纳税人资格的生产企业的出口退税实行“免、抵、退”办法。“免、抵、退”的含义如下:  “免”是指生产企业出口自产货物免征生产销售环节的增值税;  “抵”是指以本企业本期出口产品应退税额抵顶内销产

2、品应纳税额。  “退”是指按照上述过程确定的实际应退税额为负数时,即生产企业出口的自产货物在当月应抵顶的进项税额未能完全抵扣时,对未抵扣的部分予以全部或部分退还。  一、归纳起来,“免、抵、退”税的计算可分为四个步骤:  (一)计算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  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牌价×(出口货物征收率-出口货物退税率)  -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  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征收率-出口货物退税率)  相关会计处理为:  根据“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3、)  (二)计算当期应纳税额  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上期末留抵税额  若应纳税额为正数,即没有可退税额(因为没有留抵税额),则仍应交纳增值税;若应纳税额为负数,即期末有未抵扣税额,则有资格申请退税,但到底能退多少,还要进行计算比较。  (三)计算免抵退税额  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牌价×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额抵减额  免抵退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料价格×出口货物退税率  免税购进原料包括从国内购进免税原料和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其中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的组成计税价格公式为:  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的组成计税价格

4、=货物到岸价+海关实征关税和消费税  (四)确定应退税额和免抵税额  1、若应纳税额为零或正数时,即:没有留抵税额,当期应退税额为零;免抵税额=免抵退税额,免抵退税额全部作为“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相关会计处理为: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2、若应纳税额为负数,即:有留抵税额时,则可以免抵退税额为限享受退税:  (1)若期末未抵扣税额≤免抵退税额,则:当期应退税额=期末未抵扣税额,当期免抵税额=免抵退税额-期末未抵扣税额

5、。  相关会计处理(根据税务局“免抵退审批通知单”)为:  借:应收补贴款-出口退税(与通知单上所载“应退税额”一致)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与通知单上所载“免抵税额”一致)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与通知单上所载“免抵退税额”一致)  (2)若期末未抵扣税额≥免抵退税额,可全部退税,则:当期应退税额=免抵退税额;当期免抵税额=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0。  相关会计处理为:  借:应收补贴款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  “应收补贴款”所

6、对应的金额,才是真正的退税,根据“当期应退税额”的计算过程可得知,退的是期末未抵扣完的留抵进项税额。  应收补贴款科目在会计上属于过渡科目,不应结转利润,待补贴款到账后,该科目余额自然归零。  由此可见,“出口退税”贷方专栏核算的是“当期免抵税额”与“当期应退税额”之和,即税法中规定的“当期免抵退税额”(=出口销售额*退税率)。  而出口货物实际执行的“超低税率”计算的“销项税额”被计入了“进项税额转出”贷方专栏。如果将该部分数额与“出口退税”贷方专栏数额相加,其实也就是内销情况下,应当交纳的销项税额。在内销情况下,增值税(销项税)应由购买方支付,但由于出口实行免税政策,购买方免于向销售方支

7、付增值税款(这就是免税的结果),对此,国家以“出口退税”的办法进行补偿。在这个意义上讲,出口退税就相当于销项税,其目的就是用于进项税的抵扣,抵扣有余的部分则给予退还。  在免抵退税的计算方法中,计算“当期免抵税额”主要是为了账务处理的需要。免抵税额即为“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科目的数额,如果不计算出免抵税额,在财务处理时将无法平衡。  二、现结合实例说明如何进行计算和账务处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