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教材分析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教材分析

ID:6492606

大小:83.0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01-15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教材分析_第1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教材分析_第2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教材分析_第3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教材分析_第4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教材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教材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教材分析建昌小学沈晓云(一)识字与写字【课标调整】2011版实验版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2.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4.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5.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6.学习独立识字。能借

2、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学会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2.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4.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5.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6.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能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

3、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第一学段识字量由“1600—1800个”改为“1600个左右”,写字量由“800-1000个”改为“800个左右”。纵观整个小学阶段,识字写字总量并没有减少,而是要求更具有弹性。2011版课标适当降低了第一、第二学段识字写字量的要求,也比较符合我们学生实际情况。第一学段识字写字的确是重点,但不能因为是重点就把过多的生字一下子呈现给学生,不是所有学生都能接受得了。识字写字的过程中还要关注学生识写兴趣的培养、识写习惯(习惯其实也是一个兴趣的延续)养成、识写方法的学习等。【明确目标】苏

4、教版教材安排的识字教学主要有两种形式:集中识字,包括词串识字(识字1、2、5、6),会意识字(识字3、7),形声字归类识字(识字4、8);还有随文分散识字。本年段识字写字方面主要应关注以下目标的落实:1、激发识写兴趣,培养主动识字意识学段目标第一条提出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学生兴趣的保持最终会延伸成为一种良好的习惯,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字情、学情采用多种科学地识字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的主动性。2、形成识字方法,发展独立识字能力中国汉字博大精深,象形字、

5、会意字、形声字等,肩负着文化传承的特殊使命。在教学中遇到有特点的字,我们应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科学分析所要学的生字,引导学生形成一定的识字方法,形成学生识字方法的“类结构”,从而扩大学生的识字范围,提高学生独立识字能力。这是科学识字的要求,也是汉字教学科学化的途径。3、养成写字习惯,提升写字质量2011版课标从第一到第四学段始终强调“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强调书写的规范和质量。(“实验稿”主要在第一学段课程目标中提出这样的要求,其他学段不再提出)。在评价建议中同时指出“义务教育的各个学段

6、的写字评价都要关注学生写字的姿势与习惯,引导学生提高书写质量。”在课标教学建议中也强调,识字、写字不仅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每个学段都要指导学生写好汉字”,明确规定,“第一、第二、第三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要在日常书写中增强练字意识,讲究练字效果”。其中“第一学段要关注学生写好基本笔画、基本结构和基本字”。4、学习音序查字法练习安排内容安排目标要求练习一分角色读对话背诵《汉语拼音字母表》了解《汉语拼音字母表

7、》的作用,背诵字母表,为学习音序查字法作准备练习二分角色读对话找朋友的游戏,字母排序巩固大写字母的识记练习三分角色读对话在情境中练习查字典在朗读中学习音序查字法,练习查字典【链接教学】在识字写字教学中,从这几方面入手落实目标:一、多种识字方法结合1、字理识字通过对汉字造字方法的分析,运用联想、直观等手段来把握汉字字形与义、音的关系,达到识字目的。字理教学,在挖掘汉字固有的因素上,还要让学生融入自己的再造想象,调动他们的参与意识和进取探究的热情,使学习气氛活跃起来,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记得牢固扎实。平时

8、教学中经常遇到的象形字,会意字、形声字许多都是有自身的演变规律的,承载着汉字文化。教材中识字单元的识字3、7通过形象直观的插图帮学生理解汉字的演变,达到识字目的。教师在教学中不必过多地介绍会意字构字知识,而且识字7中的“停、闻”等字也不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六书”构字法中的“会意”字。在进行这类课型教学时,首先要引导学生从观察图画入手,让学生在图与字的比较、对照中,对汉字结构和意义有所“意会”,交流彼此的发现,进而从识一个字迁移至学一类字,从而提高识字能力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