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恨歌教案

长恨歌教案

ID:65644488

大小:73.07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1-09-12

长恨歌教案_第1页
长恨歌教案_第2页
长恨歌教案_第3页
长恨歌教案_第4页
长恨歌教案_第5页
长恨歌教案_第6页
长恨歌教案_第7页
长恨歌教案_第8页
长恨歌教案_第9页
长恨歌教案_第10页
资源描述:

《长恨歌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notforcommercialuse《长恨歌》学案以意逆志以意逆志就是用自己的想法去揣度别人的心思。是孟子提出的一种欣赏诗歌的基本方法。孟子说:“说诗者,不以文害辞(指拘于文字而误解整个语句的意义),不以辞害志(因拘泥于辞义而误会或曲解作者的原意)。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孟子万章上》)就是说,我们在解说、欣赏诗歌的时候,不能就表面意思去理解字词,更不能拘于个别字眼去理解诗句,而应该从作品的整体出发,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理解诗作的主旨,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知人论世知

2、人论世即了解一个人要研究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孟子主张“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孟子万章下》)我们在欣赏、吟咏古人的诗歌作品时,应该深入探究他们的生平和为人,全面了解他所生活的环境和时代,与作者成为心灵相通的好朋友。要尽量利用现存的各种史传材料和后人评述,全面把握作者的心灵历程和精神世界。以意逆志解读文辞,揣摩情意融入体验,体会情趣超越原意,推陈出新知人论世诗人不同,诗风各异境遇不同,诗情有别时代不同,精神迥异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白居易生平及其创作成就2、品味语言,鉴赏诗歌艺术手法3、把握长恨歌的主题知人论世白居易,字乐天,号

3、香山居士。与元稹并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唐德宗贞元年间(800)中进士,由校书郎累官至左拾遗。他关心朝政,屡次上书言事,遭权贵忌恨,被贬为江州司马。后历任苏州、杭州刺史,很得民心。官终刑部尚书。相传白居易三岁时就开始念诗,五岁就写出许多首诗,至九岁时,已经能掌握诗的韵律,且善于对句了。十岁生日那天,亲朋好友都来祝贺。饭后,其舅父叫白居易到堂上对句:“曹子建七步成诗。”白居易稍一思索,便有了腹稿,但他故意默然不语。舅父以为他对不上来,取笑他道:“神童神童,今日如虫。”白居易笑着说:“我早已对上,只未说出而已。”众人大奇,催白居易快说,白居易便说道

4、:“白居易一时无对。”舅父听了颇为高兴。白居易长大后,舅父带他到长安向当时年已花甲的名诗人顾况求教。白居易见到顾况说:“顾大人,我是来向您请教的。我写了一卷诗,请大人指教!”顾况一见是乡下来的,很不耐烦。当他看到诗卷上的名字是“白居易”时,更觉得可笑,说:长安米贵,‘白居’不‘易’啊!你还是快回乡下去吧!”“我是在乡下居住,很快就要回去。只是听说您是很有学识的人,想请您过过目。要是您重任在身,来不及看,我可先读一首,请您听一听。”说罢,白居易翻出一首诗,读了起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当顾况听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时,不

5、由自主地站了起来,他伸过手去,把诗卷接了过来,并收白居易为弟子。顾况对白居易说:“你能写出这么好的诗,‘居’天下何难!”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居香山,自号香山居士,祖籍山西太原。以四十四岁被贬江州司马为界,一生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1.前期:二十九岁一举成进士,在仕途上一帆风顺,主要是“兼济天下”。作品以针砭时弊、反映民生疾苦的“讽喻诗”为主,如《新乐府》《秦中吟》,三十五岁写《长恨歌》。2.后期:815年因造谣中伤被贬(宰相武元衡),从此过上了“独善其身”的生活。另著有《白氏长庆集》诗歌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与元九书》

6、?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寄唐生》?为君、为臣、为民、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也。——《新乐府序》最大的艺术成就——倡导新乐府运动?中唐诗歌流派?形式:即事名篇,采用乐府诗歌的形式而不沿用古乐府名称?内容:多反映现实生活,关心民生疾苦,揭露社会弊端,力求使诗歌起到干预社会、补救时政的作用?诗人:白居易、元稹等?诗风:多平易朴实,语言通俗直切。白居易文章精切,尤工诗,其诗善于叙述,语言浅显,流传广泛。最大的艺术成就是与元稹一起倡导了“新乐府运动”,就是用新题写时事的乐府式的诗。其诗重视诗歌讽喻功能,强调揭露社会弊端、反映民生疾苦,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

7、合为事而作”,肯定诗歌的教育意义和政治作用。其讽喻诗如《新乐府》、《秦中吟》,深刻反映了时政弊端与民生疾苦。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写作缘起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元年(806),作者时任盍屋(zhcuzhi)(今陕西周至)县尉。据白居易的朋友陈鸿说,他与白居易、王质夫三人于元和元年十月到仙游寺游玩。偶然间谈到了唐明皇与杨贵妃的这段悲剧故事,大家都很感叹。于是王质夫就请白居易写一首长诗,请陈鸿写一篇传记,二者相辅相成,以传后世。因为长诗的最后两句是“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所以他们就称这首诗叫《长恨歌》,称那篇传叫《长恨歌传

8、》。结构梳理(1)这首诗歌的题目是《长恨歌》,恨是什么意思,长恨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