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上海加快发展和应用机器人促进产业转型

关于上海加快发展和应用机器人促进产业转型

ID:6599448

大小:41.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1-19

关于上海加快发展和应用机器人促进产业转型_第1页
关于上海加快发展和应用机器人促进产业转型_第2页
关于上海加快发展和应用机器人促进产业转型_第3页
关于上海加快发展和应用机器人促进产业转型_第4页
关于上海加快发展和应用机器人促进产业转型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上海加快发展和应用机器人促进产业转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关于上海加快发展和应用机器人促进产业转型提质增效的实施意见机器人是“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集机械、电子、控制、计算机、传感器、人工智能等多学科先进技术于一体,其研发、制造、应用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大力发展并推广应用机器人,既是上海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培育“四新”经济、发展智能制造装备的需要,也是上海应对人口红利减弱、优化产业人口结构的需要,对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转型提质增效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为贯彻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推进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加快推进本市机器人产业发展及应用,特

2、制定以下实施意见。一、发展趋势和现有基础从外部环境看,全球机器人技术创新、产业应用与市场需求呈现新的发展态势,产品技术正在由第一代示教再现型机器人向第二代感知型机器人发展,未来将向基于移动互联的第三代智能机器人发展;应用领域由汽车工业为主,加快向电子、船舶、医药、航空、航天、食品等领域推广;市场需求正由发达国家为主向发展中国家为主转变,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我国各地纷纷规划机器人产业园区,国内企业纷纷进军机器人领域,但大多为加工组装,低端产品面临潜在过剩风险,高端核心功能部件主要依赖进口,推广应用难度较大。从上海自身看,

3、上海机器人产业发展已经具备一定基础,上海已成为我国产业规模最大的机器人产业集聚区,形成了外资企业与内资企业、本地企业与国内其它企业在沪竞相发展格局,形成机器人研发、生产、应用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集聚了一批本体和功能部件企业、系统集成商、相关大学和科研院所。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核心功能部件依赖国外技术、自主本体企业尚未形成规模、自主研发的机器人难以满足市场要求、系统集成缺乏核心竞争力、服务机器人滞后于工业机器人等。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及主要目标(一)指导思想按照上海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大力培育“四新”

4、经济、发展智能制造装备的总体要求,围绕价值链部署产业链,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充分发挥机器人在产业转型升级中的支撑与牵引作用,发挥上海产业、技术、人才、应用等综合优势,加快构建机器人本体、核心功能部件、系统集成等全产业链协同推进模式;坚持示范应用带动机器人产业发展,推广普及以机器人为代表的自动化生产改造提升劳动力密集环节,替代大量低知识技能劳动力,实现生产过程智能化,促进产业转型提质增效。(二)基本原则1.产业发展和示范应用并举。充分发挥市场需求的拉动作用,鼓励相关行业推广和扩大机器人使用范围,通过市场需求推动产业发展,引导机器人

5、制造企业面向需求开展技术攻关和创新。2.本体和核心功能部件并举。大力培育自主化的机器人本体企业,并通过本体企业带动核心功能部件研发及产业化。同时,通过核心功能部件的自主化突破,促进本体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3.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并举。把发展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既重视面向大批量生产的工业领域需求,也重视教育、家政社区、助老助残、医疗保健等服务领域需求。4.自主开发和外部引进并举。瞄准制约机器人发展的关键瓶颈开展自主联合攻关,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同时,发挥外资企业技术溢出效应,缩短技术及应用差距。(三)发展目标力

6、争使上海成为我国最大的机器人产业基地,建设成为我国机器人产业高度集聚的研发中心、制造中心、服务中心和应用示范中心,整体实力进入世界一流阵营。1.产业发展目标。支持国际龙头企业在沪发展壮大,培育和引进2~3家国内本体骨干企业,培育5家左右核心功能部件企业,以及10家左右具备整体设计能力和解决方案提供能力的专业化机器人系统集成企业。2015年全市机器人产业规模力争达到200亿元,2020年达到600~800亿元。2.推广应用目标。加大机器人在工业和服务业重点领域的应用力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优质成品率,降低产品生产成本和低知识技能用工量

7、。2015~2020年,本市应用机器人数量年均增加30%以上,平均每年新增机器人3000台以上,平均每年新建5条以上机器人示范应用生产线。三、产业发展及推广应用重点(一)产业发展重点一是壮大本体研发制造。一方面大力发展工业机器人,包括六自由度机器人、并联机器人、重载搬运机器人、洁净机器人等。另一方面积极培育服务机器人,包括教育机器人、家政机器人、助老助残机器人、医疗机器人以及应用于特殊环境下的安防、排爆等特种机器人。二是突破核心功能部件瓶颈。加大自主联合攻关力度,着力突破精密减速器、伺服电机及驱动器、控制系统等功能部件瓶颈;同时,

8、加大传感器、视觉系统、执行机构等基础部件的攻关力度。三是推进系统集成及应用。以应用需求为导向,重点培育一批系统集成企业,建立以系统集成企业为牵引、本体及零部件企业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实现机器人全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二)推广应用重点围绕本市产业需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