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圆红冬孢酵母的产油培养条件

毕业论文-圆红冬孢酵母的产油培养条件

ID:6637698

大小:515.39 KB

页数:25页

时间:2018-01-20

毕业论文-圆红冬孢酵母的产油培养条件_第1页
毕业论文-圆红冬孢酵母的产油培养条件_第2页
毕业论文-圆红冬孢酵母的产油培养条件_第3页
毕业论文-圆红冬孢酵母的产油培养条件_第4页
毕业论文-圆红冬孢酵母的产油培养条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毕业论文-圆红冬孢酵母的产油培养条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圆红冬孢酵母的产油培养条件ThecultivationconditionsofRhodosporidiumToruloidesforoilproduction学生姓名学号所在学院食品科技学院班级所在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申请学位工学学士指导教师职称教授副指导教师职称答辩时间目录摘要ⅠABSTRACTⅡ1.前言11.1微生物油脂及其特点11.2微生物油脂的研究进展11.3圆红冬孢酵母研究进展21.4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和研究内容31.4.1研究目的及意义31.4.2研究内容32材料与方法32.1材料32.

2、1.1试验菌种32.1.2主要试剂32.1.3主要仪器32.1.4主要溶液及培养基的配置42.2圆红冬孢酵母培养方法42.2.1斜面培养42.2.2种子液培养液培养42.2.3产油培养42.3分析方法42.3.1圆红冬孢酵母生长曲线的测定42.3.2菌体生物量的测定52.3.3.1苏丹黑B染色法52.3.3.2索氏提取法53.结果与讨论53.1菌体形态特征观察53.2圆红冬孢酵母的生长曲线测定73.3苏丹黑染色法评价酵母产油量83.4培养基配方中碳氮比优化94.结论9鸣谢10参考文献11摘要本文以产

3、油微生物圆红冬孢酵母为研究对象,研究营养限制条件下菌体生长和油脂积累特征。通过对圆红冬孢酵母生长的观察,比较油脂提取量的多少,找出圆红冬孢酵母产油培养条件。论文实验以葡糖糖为碳源,以酵母粉为氮源,研究在碳源充足情况下,氮源用量对酵母产油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培养10-24h的酵母细胞作为菌种,在培养基葡糖糖含量为8%,酵母粉的用量为0.04%的营养条件下,圆红冬孢酵母的油脂产量最高。关键词:圆红冬孢酵母;油脂;产油培养5AbstractAoleaginousyeast,Rhodosporidiumt

4、oruloides,wasstudiedonitspatternofcellgrowthandoilaccumulationinthispaper.Theoptimuncultivationconditionsforoilaccumulationwereresearchedthroughtheobservationonthecellgrowthandlipidcontentincells.Glucosewasusedasthecarbonsourceandyeastextractpowderwasus

5、easnitrogensourceintheexperiments.Theresultsshowedthatwhentheyeastwasinoculatedatthecellcultivationtimeof10-24h,theamountofglucoseandyeastextractpowderinthemediumwere8%and0.04%respectively,R.toruloidesproducedthemostamountofoil.Keywords:Rhodosporidiumto

6、ruloides;Oil;Oilproducingculture6圆红冬孢酵母的产油培养条件食品科学与工程1.前言1.1微生物油脂及其特点微生物很多都具有转化油脂能力,只要在适当的条件下拥有足够的含碳化合物、碳源就能体现出这种能力。其实产油微生物很广泛,水、陆、空都有分布,种类也相当丰富,产油微生物的大群体中主要有细菌、霉菌、酵母及藻类。不过,占比较大的是真核微生物霉菌和酵母。[1,2]产油微生物储存在菌体细胞内的油脂主要是脂肪酸甘油酯。微生物油脂也叫做单细胞油脂。微生物油脂成分一般与植物油脂的组成成

7、分相似,是指多不饱和脂肪酸为主的油脂。产油微生物能够简单地进行改造,所以发展前景非常可观。因为多数菌种的油脂组成与植物油脂组成相类似,所以有很多原料油脂用于生物柴油的生产[3]。到现在为止,世界各个国家包括美国、德国、日本等面世了商品化的细菌油脂,还有某些微生物油脂在一些地区已允许在婴幼儿食品中添加[4]。可使微生物定向合成有特殊脂肪酸组成成分或者某些功能性油脂的油脂,现在有基因工程、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如细胞诱变、原生质体融合等这些方法[5],同时药物、营养保健品等生产领域也有运用。现在,通过微生物油脂

8、获取多不饱和脂肪酸已经成为很重要的一种获取方式,[6]并有很多研究人员致力于其中。用于规模化生产的产油微生物菌种应具备一定的条件[7]:(1)具备或者改良后具备合成油脂的能力;(2)能利用多种原料进行发酵,培养装置简单;(3)所产微生物油脂具有食用安全性;(4)菌种生长速度快,抗污染能力强;(5)微生物油脂的提取和处理过程简便。实验室定性分析微生物油脂的方法主要是苏丹黑染色法,就是先通过苏丹黑染色测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而本实验时采用苏丹黑镜检法来判别油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