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就业难对社会的影响

当代大学生就业难对社会的影响

ID:6656522

大小:3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1-21

当代大学生就业难对社会的影响_第1页
当代大学生就业难对社会的影响_第2页
当代大学生就业难对社会的影响_第3页
当代大学生就业难对社会的影响_第4页
当代大学生就业难对社会的影响_第5页
资源描述:

《当代大学生就业难对社会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当代大学生就业难对社会的影响一、大学生就业难可能造成社会影响1、影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质量,容易导致心理挫伤和应激行为大学生大多都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初步形成阶段,对自身能力和发展前景有着美好的憧憬和向往。然而,当他们临近毕业,甚至一入校,就开始面临逐渐严峻的就业形势,一些心理素质较低的学生较容易在心理中蒙上一层难以抹去的阴影。而当这种阴影成为一种“情结”的时,无疑会不同程度地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质量。调查表明,当前高校校园中有5%的大学生情绪不稳定,他们急需“心理救助”。当大学文凭和能力不足以成为他们找到合适的工作,安身立命的保证时,期望于现实的巨大反差,可能会

2、造成一些心理本身存在一定缺陷的学生强烈的失落感和挫折感,一旦受消极外力的触动和激发,难免会做出一些不理智的过激行为。如2003年1月,浙江某大学学生怀疑招工公正性竟刺杀公务员事件。又如2004年发生在云南大学的“2·23”恶性凶杀案。这些血的事实都发生在毕业生的身上。2、冲击公众的教育投资心理和消费心理,可能引发新一轮道德失范和社会不公6据调查,在我国家庭消费的排序中,68.8%的家庭将教育消费排在第一位或第二位;希望子女能够接受高等教育的家长占被调查者的89.8%。这种心理在下岗职工家庭中更为强烈。77.6%的父母要求子女达到大专以上学历,而这其中,56.6%要求子

3、女达到本科或硕士学历。而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现象的出现可能会对广大家庭的教育投资和消费产生两种不利影响,即一是一些经济宽裕的家庭,会不断加大教育投资,一味追求子女的高学历,而忽视其实用性;二是一些经济相对较差或比较困难的家庭,尤其是广大农村家庭,可能因不堪日益沉重的教育投资而迫使子女失学。如河北一些农村的家庭已经一改往日“砸锅卖铁资助孩子读大学”,在经济并不十分紧张的情况下让子女主动失学。如果高校毕业生就业吃紧形势继续发展,在“供过于求”的职场杠杆作用下,不少求职者很难显示出公平竞争、不卑不亢的气度。为了尽早找到好的工作,一些“能力”较强的学生极易使用非正常的方法,如跑关

4、系、找熟人、搞贿赂,而一些“能力”较差的学生为了讨好招聘者,甚至还得心甘情愿地“作践自己”,直至做出一些超常规的努力。另一方面,由于政策性、制度性的限制安排,如职场的“经验准入”、名额限制等,人为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门槛,实际上可能产生新的“社会隔离”和社会不公,破坏劳动力市场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理念和氛围,进一步可能导致部分学生和家长的权益被剥夺感,引发反社会的心理与行为。3、大学生就业难影响到高等教育对社会作用的发挥6如果“毕业即失业”的情况持续增加并累积若干年,那将会对整个城市社会的稳定产生冲击和威胁。一方面,大学生的社会批判力较强。人数少或零星状态还不会引起

5、社会注意,一旦人数积累到一定数量,他们将形成一股很大的社会冲击力量;另一方面,城市一旦出现大批有文化的青年失业者,社会舆论的压力也将陡然增加。如果说新一代农民工如引导不好、管理不善对城市社会稳定的负面影响和冲击,主要地将是实体层面的;那么,大学生毕业即面临失业对城市社会稳定的负面影响和冲击,主要地将是思想文化层面的。家庭是最基本的社会单元。背负着个人夙愿和家庭寄托的贫困大学生,逾八成(80.3%)认为上大学可以改变命运。对于这些过于期望“读书改变命运”的农村家庭而言,大学学费成了他们家庭中最大的一笔投资。但就业的压力,“毕业即失业”的现实,却让他们发现自己在“改变命运

6、”面前的无力。贫困毕业生多来自“老、少、边、穷”地区,没有丰厚的经济基础,缺乏可依靠的“人脉”,面对令人咋舌的就业成本,只能无奈地“望职兴叹”。随之而来,由“就业难”而引发的“还贷难”成了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引发的一系列“后遗症”之一。据农业银行四川省分行的统计,大学毕业生未按期还贷率高达56%,其中45%是因为就业困难。大学生还贷情况不佳,无疑加大了银行发放助学贷款的顾虑,贫困毕业生刚刚走出校园就面临着诚信危机。与此同时,有些高校甚至以不还贷为由扣发毕业证、学位证,使贫困大学生找工作难上加难,更没有办法按时还贷,由此陷入了可怕的恶性循环。64、农村大学生就业难影响和谐

7、社会与新农村建设大学生每年学费及生活费等各项支出约需1万元,一个家庭供养一个学生本科毕业,需4万元。绝大多数供养过大学生的农村家庭,均负债累累,出现了经济与教育的反比规律:即一户家庭的孩子书读得越多,家庭的经济状况就越差;供养大学生越多,其家庭就越贫困。以青海省为例:农牧民近年人均纯收入(2001年为1610元,2002年为1710.8元,2003年为1817.38元,2004年为2004元)计,几乎每个农村籍学生家庭都有沉重的贷款和债务负担。农民家庭不惜举债供孩子读书,农村籍大学生在城市找不到工作,回到农村也难以找到合适的岗位,有的虽被临时聘用或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