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网线损测算装置在台区线损计算中的应用

配网线损测算装置在台区线损计算中的应用

ID:6676740

大小:29.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1-22

配网线损测算装置在台区线损计算中的应用_第1页
配网线损测算装置在台区线损计算中的应用_第2页
配网线损测算装置在台区线损计算中的应用_第3页
配网线损测算装置在台区线损计算中的应用_第4页
配网线损测算装置在台区线损计算中的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配网线损测算装置在台区线损计算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配网线损测算装置在台区线损计算中的应用配网线损测算装置在台区线损计算中的应用  摘要:利用配网线损测算装置作为线损管理的工具,实时地快速获得理论线损计算结果,掌握第一手的低压台区线损现状资料,摸清不同类型低压台区线损的分布规律,对进一步开展低压台区承包管理及降损工作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同时也为测算农村合表电价取消后,农村低压损失对地区整体线损所产生的影响,提供重要的实测依据。  关键词:线损管理理论线损计算配网线损测算装置  1低压台区线损传统计算法  低压电网配电结构非常复杂,有三相四线、单相、三相三线等供电方式,且各相电流也不平

2、衡,各种容量的变压器供电出线数不同,沿线负荷分布没有严格的规律,同一干线可能有几种导线截面。同时又缺乏完整、准确的线路参数和负荷资料。要详细、精确计算低压电网线损比计算高压配网困难的多。在实际低压线损理论计算中一般采用选择典型台区进行实测计算。  主要方式有:  ①统计法计算  在实际低压线损理论计算中采用选择典型台区进行实测(代表日总表与各分表计量数据差),并计算出线损率,然后利用典型代表日所在月低压系统总售电量,计算得到低压系统天平均线损损耗。  △A=月低压售电量×(实测低压线损率/(1-实测低压线损率))÷月历天数  ②分段

3、计算接户线和电表的电能损失  接户线按100m长每月0.5kw*h,进行估算,即:  △A=5L(kW*h)  式中:L——接户线长度,km  电能表按单相表每月1kw*h,三相三线表每月2kw*h,三项四线表每月3kw*h进行估算。  ③电压损失率法:计算方法和步骤如下:  确定低压电网的干线及其末端。凡从干线上接出的线路称为一级线路,从上线支线支出的线路称为二级支线。以下步骤均指一个计算单元。  在低压电网最高负荷时测出配变出口电压U(max),末端电压U'max计算最大负荷时,首、末端的电压损失率△U(max)%:  △U(m

4、ax)%=(U(max)-U'(max))/(U(max))*100%  式中:U(Max)——最大负荷时配变出口电压(V)  U'(max)——最大负荷时干线末端电压(V)  按下式计算最大负荷时的功率损耗率:  △P(max)%=Kp×△U(max)%  式中:  Kp=■  式中:x——导线电抗(Ω)  R——导线电阻(Ω)  φ——电流与电压间的相角  按下列公式计算代表日电能耗损率及耗损电量  △A%=F/f×△P(max)%  △A=A×△A%  式中:f——负荷率,各单位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F——损失因数(一般查表得到

5、)  A——代表日配变供电量(kwh)  若配变出口无电度表,可按下式计算损失电量  △A=3Imax(△U(max)-Imax×sinφ×x)F×t×(kWh)  式中:IMax——最大负荷时测录的首端电流(A)  对于负荷较大,线路较长的一级支线,测录支接点及支线末端电压,然后按上述步骤计算支线的电能损耗。  一个单元的损耗电量=(干线的损耗电量+主要一级支线的损耗电量)/K  其中:K为干线及一级支线占计算单元的损耗电量百分数  一台配变电压器的低压网络的总损耗电量为其各计算单元总损耗电量之和。  2配电线损测算装置简介  由

6、于传统的理论线损采集、计算和统计方法涉及环节多、数据来源不可靠、数据不完整、工作量大、人为因素较多,已不能适应企业向精细化管理发展的要求。因此,对获取准确的真实值以进行配网线损理论计算的技术创新提出了更高、更紧迫的要求。  配电线损测算装置的应用就是要整合配电网现有各种方法,通过对配网线路的运行参数进行实测,实现在线计算10KV线路及台区的理论线损,更好地解决上述的问题。提供一个快速、有效的管理工具。同时,在保证理论线损更加准确性前提下,减少线损管理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2.1配电线损测算装置的设计与实现  配网线损测算

7、装置是以单片微处理器为核心及其相应接口组成的小型智能化监测仪器。是一种采用过采样技术采集交流信号,用数字滤波、Mcu控制处理,根据《线损计算导则》规定的方法,实时计算配网理论线损的新型终端设备。它由电流互感器检测出三相电流的大小,通过由放大器组成的信号调理单元,变换成能被模数转换单元接受并与电流互感器一次侧输入电流成比例大小的电压信号,经单片微处理器的采集、模数转换、特定的软件计算处理得到所需要的数据,进一步送给显示单元和串口通讯单元。  线损主端的具体结构设计如下图所示,线损主端包括嵌入式处理器202a、交采及通讯通道模块202b

8、、SDRAM(SynchronousDynamicRandomAccessMemory,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芯片202c和NandFlash(闪存)电路202d。交采及通讯通道模块202b、SDRAM芯片202c、NandFlash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