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对化学的传统实验改革创新的探索

新课程背景下对化学的传统实验改革创新的探索

ID:6699790

大小:4.35 M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1-22

新课程背景下对化学的传统实验改革创新的探索_第1页
新课程背景下对化学的传统实验改革创新的探索_第2页
新课程背景下对化学的传统实验改革创新的探索_第3页
新课程背景下对化学的传统实验改革创新的探索_第4页
新课程背景下对化学的传统实验改革创新的探索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课程背景下对化学的传统实验改革创新的探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新课程背景下对化学传统实验改革创新的探索摘要在新课程背景下对化学传统实验的设计实施了“三个转向”。在实验大赛中获省实验调演一、二等奖各一个,市二等奖一个。其中,“绿色的氯气的制备与性质微型实验”是将氯气的制备、性质和有害气体的处理在密封的“井穴板”中完成的微型绿色化实验;“数字化中和滴定实验”是集传统的酸、碱中和滴定与传感器、数据采集器、计算机于一体的化学实验;“电化学多功能实验仪”是集电化学教学中所有实验于一体的实验仪器。关键词理念更新微型绿色化现代化多功能化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自然学科。新课程实施4年来,广大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

2、感态度与价值观各方面得到极大的提升,学生积极主动,自主探究的学习条件和良好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也得到了进一步改善。但在这一过程中,仍有部分教师的教学理念比较落后,在课堂教学中弱化中学化学实验教学,针对这一情况,我校化学组组织全体教师学习新课标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的有关文件与文章,同时参加省、市开展的高中新课标骨干教师的培训,了解新课标实施的背景、意义、指导思想、目标和课程设置,对新课标中的“三维”目标要求有了深刻的理解。首先,教师反思了教学理念。新课标要求体现学生主体地位,体现大众教育,体现素质教育,体现新型的师生关系,较好把握课程与教学的新理念。其

3、次,教师反思了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我教你学”,教学存在盲目性。而新课程体系中要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分类指导,提高教学的针对性。第三是教师反思了教学手段。传统的教学手段——“一支粉笔、一张纸加上实验演示和投影”的方式呈现出来的课堂教学手段比较落后。新课程中要求利用现代化的教学仪器,根据课本实际需要设置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励学生的学习志向。四是教师反思了化学实验教学。根据新教材中不再分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有些教师就以课程紧无时间或该实验有污染不环保等为借口,淡化了教师的演示实验和学生的分组实验。我们认为:搞好中学化学实验教

4、学能有利于化学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利于全面落实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有利于训练学生的思维科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但是在实验教学中,还存在以下误区:其一是强调实验装置微型化,而忽略绿色环保;其二是只强调教师的演示实验,忽略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其三是强调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而忽略了实验的现代化;其四是强调个体实验的结果而忽略单体实验的多功能性。因此,实验教学的强化和创新问题是高中课改亟须解决的问题。如何解决以上的问题,我校化学组与实验室的老师在这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着重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转向”。一、使化

5、学的传统实验——氯气的制备向微型化、绿色化转向第10页共10页新课程教育倡导科学探究为主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方式;重现学生的亲身经历和体验;强调创设生动而有意义的学习情境。新课标赋予化学实验更多内涵和教学系功能,需要我们转变传统的实验教学理念,重新审视化学实验教学。例如传统的实验存在学生看的实验多,亲自做的实验少的现象。但是我们知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动手实验少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不利于学生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价值观。例如,氯气的制取、净化、收集、尾气的处理装置(如图1)。首先,只适合教师的演示,

6、在课堂上只有部分同学能清晰看到实验现象;其次在装置拆除过程中有大量有害气体产生会图1污染环境;再次,不利于学生做分组实验。因此,设想将只适合于演示实验的装置能否改为小型化,以尽可能少的化学试剂来获得明显、清晰的反应结果和理解化学实验原理和技术。例如图2装置是氯气的发生装置,性质实验及尾气处理集一体的装置,该装置的最大优点:一是可以分组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观察、分析能力。二是实验用量少,现象明显。不足是该装置在拆除过程中仍有有害气体污染环境。根据上述情况,我们设计了一套既环保又微型化又便于学生分组实验的装置,即“绿色的氯气的制备和性质微型实验”。1

7、.设计意图图2氯气的制备和性质实验是高中化学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在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中具有代表性,为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必须将教师的演示实验改为分组实验,而要做到分组实验,实验装置必须实施微型化;同时为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创新思维,实验装置的微型化必须体现绿色化,在实验拆除过程中必须无有害气体产生。2.实验原理氯气的制取是利用高锰酸钾固体和浓盐酸在常温下反应来制取。反应装置可以用塑料的“井穴板”做反应容器,而“井穴板”放在密封盒中,利用气体的扩散原理进行Cl2的相关性质实验,如:①Cl2使湿润的红纸褪色

8、,②干燥的红纸不褪色,③Cl2使品红溶液褪色,④Cl2与碘化钾淀粉溶液反应变蓝色。最后利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多余的Cl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