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线、射线、线段》说课稿

《直线、射线、线段》说课稿

ID:6700900

大小:25.98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1-22

《直线、射线、线段》说课稿_第1页
《直线、射线、线段》说课稿_第2页
《直线、射线、线段》说课稿_第3页
资源描述:

《《直线、射线、线段》说课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直线、射线、线段》说课稿团山中学刘贵梅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直线、射线、线段》,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教材是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二节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直线、射线、线段的表示方法以及直线的基本性质,它是今后学习几何知识的基础。特别是直线的基本性质,它在人们的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本节课看似简单,但在教材中却处于重要的地位。对于学生来说,无论在知识上,还是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

2、,都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2.教学目标新课标指出,教学目标应包括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这三方面,而这三维目标又是紧密联系的一个整体,借此,我将这三维目标进行整合,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1)掌握直线、射线、线段的表示方法,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事实。掌握直线、射线、线段的联系和区别。(2)通过学习直线、射线、线段的表示方法,使学生建立初步的符号感。(3)在现实情境中理解直线、射线、线段等简单的平面图形,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3.教学重难点重点:直线射线线段的表示方法以及直线的基本性质

3、。难点:文字语言和图形语言之间的转化。二.说学情教师对自己所教学生作深入了解是有必要的,初中阶段的学生好动,注意力易分散,好奇心强,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表扬,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这些特点,一方面,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机会和条件,让学生发表见解,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三.说教法和学法教法: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从七年级学生好奇、好问、好动手等特点出发,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直观演示,在教法上力求体现启发式教学,教师恰当点拨,适时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

4、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法上主要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让学生在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做一做,比一比等方法中不断发展空间观念,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四.说教学过程数学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互动的过程,是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为有序有效地进行教学,我主要安排了以下教学环节:(一)情景导入(约3分钟)(二)合作研讨(约20分钟)(三)巩固练习(约10分钟)(四)总结收获(约4分钟)(五)课堂检测(约8分钟)(一)情景导入生活化的情境是学生熟悉、

5、喜爱和了解的,在课堂上再现生活情景,会让学生感到很亲切,因此我这样设计导入语:“同学们,我们先来欣赏几幅图片,想一想:如果以数学的眼光来看,我们可以把它们近似地看成什么图形呢?”设计意图:这样的导入,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线段、射线和直线的特征,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二)合作研讨鉴于七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所以在认识直线、射线、线段的区别和联系以及表示方法上,我出示自学提纲,放手让学生自学课本去解决,有需要的可以同桌相互交流补充。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6、和分析能力。阅读课本第125-126页,自学以下问题:1、直线、射线、线段的区别和联系:2、线段、射线、直线的表示方法探索直线的性质是本节课的重点,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让学生对以下两个问题先想一想,再亲自动手画一画,你能得到什么结论?接着利用课件动画演示,更加直观明白。①过一点O可以画几条直线?②经过两点A、B可以画几条直线?猜想:如果你想将一根小木条固定在木板上,至少需要钉几个钉子?直线的性质: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简述为: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应用:建筑工人在砌墙的时候经常在两个墙角分别立一根标志杆,在两

7、根标志杆之间拉一根参照线,这根参照线就是直的。这其中的道理是:。(三)巩固练习1.把线段向一个方向延长就得到___;向两个方向延长就得到__。2.请用两种方式表示图中的两条直线。3.木匠师傅锯木料时,一般先在木板上画两个点,然后过这两点弹出一条墨线,其中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四)总结收获1、这节课我们学了哪些知识?①直线、射线、线段的区别和联系②直线、射线、线段的表示方法③直线性质: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两点确定一条直线)2、在这节课的学习中你有什么感受和经验?设计意图:课堂小结

8、对一节课起着“画龙点晴”的作用,它能体现一节课所讲的知识和数学思想。因此,在小结时,我引导学生概括本节内容的重点,交流活动中的感受和经验。在相互交流中认识自我,学习他人。(五)课堂检测1.过一点可作      条直线,过两点可作     条直线,过三个点中的任意两个点可作           多少条直线;2.种树时,只要定出两个树坑的位置,就能确定同一行的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